缺硒会产生很多地方病,如1935年在我国黑龙江省首先发现的克山病、以发育期儿童软骨变性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关节畸形的大骨节病。当地内外环境缺硒与两者发病密切相关,硒水平越低,病情也就越严重,硒水亚与病情呈显著负相关。硒与白内障也息息相关,缺硒易致白内障的发生。
2024-11-09
通过药品、保健品和食品均能提高人体硒水平。其中以食品最为安全,我国《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中以元素硒含量计算强化量:乳制品、谷类及其制品为140~280mgkg,儿童用乳粉为60~130pgkg含乳饮料为50~200ug/kg;可用于硒营养强化剂的化合物有亚硒酸钠、硒酸钠、硒蛋白、富硒食用菌粉、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硒化卡拉胶、富硒酵母等。全国营养科学大会修订的硒的膳食供给建议范围为每日60~250μg。
2024-11-09
抗氧化、拮抗重金属,减少动脉血管的损伤因素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硒在血管内可形成一个硒蛋白的溶栓系统,溶解微小血栓,增加心梗区的血液循环,缩小梗死区,有利于受损心肌的修复。
2024-11-09
中医学的“肾”和现代医学谈到的肾的概念大不一样中医学“肾”的范围要远远超出现代医学所谓肾的范畴中医学把肾称为“人体先天之本”,所谓“本”的意思指的就是生命之根本。肾有多种功能,它与生命诸多方面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2024-11-09
心血管事件是导致慢性肾病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因素大部分慢性肾病患者最后都是死于心血管事件。硒能保血管内皮,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这对改善慢性警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即硒保护心血管,同时候护了肾。
2024-11-09
硒是一种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在抗氧化、增强免疫力、解毒排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份含硒高的食物排行榜,旨在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哪些食物富含硒元素。虽然这些食物都富含硒元素,但每个人的营养需求和身体状况不同,因此建议在日常饮食中保持多样化,适量摄入各种食物,以确保营养均衡。同时,对于特定健康状况的人群,如缺硒或需要特殊饮食的人群,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
2024-11-12
吃硒对人体有多方面的好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坏处,特别是当摄入过量时。在补充硒元素时,应注意适量原则,避免因摄入过量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有任何不适或疑虑,请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应处理。抗氧化作用:硒是人体内多种抗氧化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防止细胞损伤和老化,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和心肌,预防慢性病。2.增强免疫力:硒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有助于预防感冒、流感等疾病。硒还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机体抵抗力。
2024-11-12
富硒的含义是富含微量元素硒。硒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Se,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VIA族,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硒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方式主要分为无机硒和植物活性硒两种。无机硒如亚硒酸钠和硒酸钠,通常从金属矿藏的副产品中获得;而植物活性硒则是硒通过生物转化与氨基酸结合而成,一般以硒蛋氨酸的形式存在。
2024-11-12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诸多重要的功能。虽然硒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但过量摄入硒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急性硒中毒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肝肾功能损害等。慢性硒中毒主要表现为头发脱落、指甲变形、皮肤瘙痒等症状。为了维持人体健康,需要保持适量的硒摄入,一般成年人每日硒的推荐摄入量为 60 - 400 微克。
2024-11-12
科学补硒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一、通过食物补充硒,硒酵母片,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硒补充剂,它是利用酵母开发出来的有机硒。与无机硒相比,硒酵母中的硒更易被人体吸收,而且毒性相对较低。其含硒量因产品而异,通常会在产品说明书中标明。亚硒酸钠片:这是一种无机硒补充剂,价格相对较低,但吸收和利用效率可能不如有机硒。在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医嘱,因为过量服用无机硒可能会导致中毒。
2024-11-12
硒的安全性取决于其形式和剂量。有机硒(主要是硒代蛋氨酸)和离子硒(如亚硒酸盐和硒酸盐)具有很高的生物利用度,但元素硒很难被胃肠道吸收,除非纳米级。食品中的有机硒对人体相对安全,而补充化学物质的无机硒则显示出从治疗效果到毒性作用的狭窄窗口。硒的缺乏会导致情绪低落和敌对行为,而硒的过量摄入则可能导致毒性效应。因此,在考虑使用硒作为疾病预防或治疗手段时,应当遵循专业医疗建议,并确保其剂量处于安全范围之内。
2024-11-12
富硒农产品的发展呈现出多方面的良好态势,传统农产品富硒化:原本常见的农产品,如大米、小麦、玉米、蔬菜、水果、茶叶等,通过科学的种植和养殖技术,使其富含硒元素,成为富硒农产品。富硒农产品产业不再局限于种植和养殖环节,而是向上下游不断延伸。向上游发展包括富硒肥料、饲料等生产资料的研发和生产;向下游发展则涉及富硒农产品的加工、包装、销售以及富硒农业的旅游观光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2024-11-12
正确服用有机硒补充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需求量:不同人群的硒需求量不同,例如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需求量各不相同。此外,特定职业或生活习惯(如经常使用电子产品、吸烟、饮酒)的人群可能需要更多的硒。2.选择合适的硒源:市面上较好的硒源是第四类有机硒,如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它已被批准作为有机硒元素补充剂。3.遵循服用原则:补硒应遵循“缺多少补多少”、“定量补充”、“坚持正确的服用方法”和“食补为主,药补为辅”的原则。4.注意服用时间:服用硒片的时间没有严格规定,但空腹时服用为佳,最好在早饭前空腹半小时服用,以减少胃酸对硒的溶解,提高硒的利用率。
2024-11-12
富硒酵母作为有机硒补充剂,在市场上确实占有重要地位,但要说它是否是“目前最广泛的”有机硒补充剂,则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考量。首先,从硒的形态来看,硒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无机硒和有机硒两种形态存在。无机硒主要包括硒酸钠和亚硒酸钠等,而有机硒则包括富硒酵母、硒酸酯多糖、硒蛋白、纳米硒等多种形态。在这些有机硒形态中,富硒酵母因其独特的生物转化能力和安全性,被广泛用作硒的补充剂。
2024-11-13
富硒酵母是一种通过生物技术手段使酵母细胞富集微量元素硒而得到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或营养补充剂。以下是对富硒酵母的详细解释,富硒酵母是在培养酵母的过程中加入硒元素,使硒与酵母体内的蛋白质和多糖有机结合,转化为生物硒的一种产品。2.特性:富硒酵母中的硒主要以有机硒的形式存在,如硒代蛋氨酸、硒代半胱氨酸等,这些有机硒形态相较于无机硒(如亚硒酸钠)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率和更低的毒性。
2024-11-13
富硒酵母的开发研制历程是一个涉及多学科交叉、技术不断创新的过程。以下是对其开发研制历程的详细梳理:早在1817年,科学家Jons Jakob Berzelius就发现了硒元素。在后续的研究中,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硒在人体和动物体内的重要性,它主要参与合成硒代半胱氨酸、硒代甲硫氨酸和多种硒代蛋白(酶),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清除体内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等生物学功能。
2024-11-13
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在抗氧化方面,硒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之一,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伤害。一、酵母与硒结合的过程,酵母与硒的结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首先,选择特异性高硫需求量的酵母菌种,在发酵过程中为其提供缺乏硫元素而富含无机硒的培养基。由于硫和硒的化学相似性,硒可以被整合到酵母细胞的蛋白质结构中,本质上是替代了其中的硫元素。
2024-11-13
富硒酵母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步骤和技术要点。以下是富硒酵母生产工艺的主要流程和关键点:一、生产工艺流程1.原料准备:选购优质酵母菌种,如酿酒酵母、饲料酵母等。准备富含硒的原料,如富硒培养基、富硒微生物菌剂等。2.酵母菌的培养与繁殖:将酵母菌种接种在富硒培养基上,放入培养箱中,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氧气等条件。
2024-11-13
富硒酵母的检测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过程,主要包括硒含量、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等的检测。以下是关于富硒酵母检测的详细介绍:一、硒含量检测,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富硒酵母中丰富的硒元素对人体有着重要的保健作用。因此,硒含量是富硒酵母检测的重点之一。检测方法通常包括:1.原子荧光光度计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通过测定样品中硒的原子荧光强度来确定硒的含量。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的特点。
2024-11-13
除了富硒酵母外,还有其他多种硒补充剂可供选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硒补充剂及其特点:一、无机硒补充剂,亚硒酸钠:特点:是第一代硒源,价格相对亲民,常被用作硒补充剂。注意事项:但过量摄入可能导致亚硝酸盐中毒,引发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此外,亚硝酸盐还与胃癌和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2024-11-13
射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从医疗检查到工业应用,再到日常使用的电子设备,辐射无处不在。然而,过度暴露于辐射之下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包括细胞损伤、基因突变乃至癌症。幸运的是,自然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防护手段——硒。硒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更是对抗辐射引发损失的天然屏障。通过清除自由基、修复DNA损伤和增强免疫系统,硒有效地减轻了辐射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在辐射无处不在的现代社会,确保充足的硒摄入对于维护个人健康和预防辐射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硒的摄入,让它成为我们健康生活的守护者。
2024-11-14
硒在体内主要以硒蛋白的形式存在,这些硒蛋白可以与有害金属元素如铅、铬、镉、汞、砷等相结合,形成无毒的金属-硒蛋白复合物排出体外。通过这种方式,硒能够阻止这些有害金属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硒在拮抗重金属毒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重金属的天然解毒剂。通过合理的硒补充,可以帮助人体抵御重金属的侵害,保护身体健康。
2024-11-14
硒在延缓免疫系统衰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自由基具有高度的化学反应活性,会攻击免疫细胞的细胞膜、细胞器以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 Px)等抗氧化酶的重要组成成分。GSH - Px 可以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转变为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同时将有害的过氧化物还原成无害的羟基化合物,从而清除体内的过氧化氢、有机氢过氧化物等自由基,保护免疫细胞的完整性和正常功能。
2024-11-14
硒通过其强大的抗氧化能力和对细胞的保护作用,以及增强免疫力和防癌抗癌等生物学效应,为延缓衰老提供了坚实的生物学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重硒的摄入,以维持身体的健康和年轻态。增强免疫力:硒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通过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硒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从而间接延缓衰老过程。
2024-11-14
富硒大米已成为主要的富硒农产品。安徽巢湖、江苏洪泽湖、河南唐河县、南京六合区、湖北恩施市、黑龙江鸡东县等16个地区都已开发出质量较高的富硒大米。其中有的获市级科技进步奖,有的获国家质量安全认证及“无公害”农产品等称号,有的还进入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亦出口到蒙古和意大利等国家。
2024-11-15
最近十几年,国内外的医学工作者对硒在防治癌察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甲状腺激素调节、获得性免疫缺陷合征(艾滋病)、神经系统衰减、抗重金属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美国在硒与防治疾病的现代试研究中,采用复合补硒的趋向是值得重视的。
2024-11-15
自2009年10月第一届“国际硒与环境和人体健康会议”举办以来,至今已召开了五届,其中有三届的召开地点是在中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尹雪斌博士应邀在第四届“国际硒与环境和人体健康会议”上做了“中国功能农业:从研究到实践”的报告。
2024-11-15
不管是否知晓,硒都时刻与你相随,任劳任怨地在你身体的细胞里辛勤地工作着,维护你的健康,赋予你生命和活力。实际上,硒与钙和碘一样对维持生命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11-15
生物体内的自由基是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它能诱导氧化反应,使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类发生超氧化反应所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会使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对机体内各组织器官都会造成氧化性损伤。
2024-11-15
过剩的自由基对机体各组织会造成很多损害。正常的动脉内膜都是光滑的、富有弹性的,当有较多的自由基存在于血液中时,这些自由基会对动脉内膜细胞造成氧化性损害,血管内膜由此产生瘢痕,变得粗糙。
2024-11-15
2024-11-15
硒能有效调节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调节脱碘酶的活性来实现的“3。甲亢时,硒能抑制脱碘酶的活性,使甲状腺细胞合成甲状腺素的量减少,使其维持在正常水平
2024-11-15
美国和欧洲的一些研究都发现体内血硒水平与血液胆固醇含量之间存在着某些联系。芬兰进行的研究显示,当血清硒含量低于45ug儿时,患冠心病(CHD)和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的风险及致命和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及脑卒中死亡率都大大提高
2024-11-15
人体的硒水平评估通常以血液、尿液、头发等组织的总硒含量作为指标;跟土壤、膳食中硒含量、疾病状态等都有关系。人体硒水平一般通过血液、头发、尿液等组织的总硒含量来评估,其中血液、尿液的硒含量可以作为人体硒水平的监视器实时监控,会随着每天摄入硒的含量以及硒制剂进入人体消化道的时间变化而实时变化。
2024-11-16
血硒水平与癌症总死亡率呈负相关,低硒地区的食管癌、胃癌、肝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高、中硒地区间。癌症患者组织硒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而酗酒者肝脏硒水平最低。
2024-11-16
通过药品、保健品和食品均能提高人体硒水平。其中以食品最为安全,可以通过选择富硒的食品来进行补充,如草菇、动物内脏(如猪肝、肾)、五谷粗粮、茶叶类和海产品(如贝壳类、虾蟹、鱼以及紫菜和海带)。
2024-11-16
食品安全依法管控,此前,国家曾公布富硒食品的硒含量标准。这些标准规定了富硒食品中硒含量指标及检验方法,适用于对应的各类食品。
2024-11-16
我国人民缺硒的情况日渐严重,补硒势在必行。如!何做到科学补硒,是人们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只有认真学习掌握硒的相关科学知识,才能做到科学补硒,防,治疾病,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要想科学地认识硒,首先要从认识硒的作用入手。硒是人和动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2024-11-16
我国人民缺硒的情况日渐严重,补硒势在必行。如何做到科学补硒,是人们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只有认真学习掌握硒的相关科学知识,才能做到科学补硒,防,治疾病,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硒摄入后,经过吸收进入血液,再行代谢需要一些时间,这个过程预计短于1天。定量补硒后,血液中的硒含量会有一个峰值,然后经过机体组织的利用和排泄,逐渐回落。
2024-11-16
硒和其他营养素一样,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会不断地被机体转换、利用和排泄。硒也是一种易排泄的元素所以我们每日必须摄取足量的硒来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尤其生活在缺硒地区的人,更应该重视。
2024-11-16
缺硒会直接导致克山病、大骨节病等问题,杨光圻教授在克山病地区20多年的研究表明,人体每日硒的膳食补充量应至少为50ug,其依据是通过人体组织中含硒酶的活性基本达到平台期来计算。
2024-11-16
硒作为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在帕金森氏症的防治中展现出潜在价值。它通过硒蛋白发挥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帮助减轻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症状。当前,帕金森氏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神经调控技术,而含硒化合物因其神经保护作用而被视为一种新的治疗希望。研究发现,特定的硒蛋白如硒蛋白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等,可能通过减少氧化应激来抵抗帕金森氏症。然而,硒的摄入量需要严格控制,因为过高或过低的硒水平都可能加剧病情。因此,未来的研究将着重于阐明硒蛋白的具体作用机制,并探索安全有效的硒摄入方式,以期为帕金森氏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2024-11-16
老年斑,医学上称为脂溢性角化病,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它主要出现在老年人的皮肤上,通常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斑点、丘疹或斑块,颜色可以从浅褐色到黑色不等。其形成主要是由于皮肤的老化,角质形成细胞增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在人体内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如抗氧化作用、调节免疫功能、参与甲状腺激素代谢等。1.抗氧化方面,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 Px)的重要组成成分。这种酶能够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转变为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同时使有毒的过氧化物还原成无害的羟基化合物,从而保护细胞膜及细胞内的成分免受氧化损伤。
2024-11-16
高龄老人硒含量高于常人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一、硒的生理功能与人体需求,硒是防止器官病变与老化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它能迅速与血液中的血蛋白结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有效防御自由基对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损害,从而有助于延缓衰老过程。此外,硒还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和活性,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2024-11-16
硒确实可以提高先天性免疫。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中发挥着多种重要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以下是对硒提高先天性免疫的详细解释:一、硒的免疫增强作用促进免疫细胞增殖:硒是人体中至少30种硒蛋白的必不可少成分,这些硒蛋白可直接参与免疫细胞的生长、激活和效能发挥。当病原微生物入侵人体时,硒蛋白会刺激免疫细胞快速增殖,产生各种抗体和杀伤细胞,对“敌人”形成有力打击。
2024-11-16
硒对提高细胞免疫有着重要作用。在免疫细胞层面,它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无论是 T 淋巴细胞的细胞免疫功能,还是 B 淋巴细胞参与的体液免疫相关环节都能得到强化。同时,可提升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使其更有效地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在细胞因子调节方面,硒能促进白细胞介素 - 2 产生,刺激 T 淋巴细胞增殖。还能调节干扰素 - γ 水平,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吞噬能力,助力免疫应答。从抗氧化角度看,硒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成分,可清除免疫细胞代谢产生的大量自由基。当病原体入侵,免疫细胞激活产生活性氧杀伤病原体时,硒能防止活性氧过量损伤免疫细胞,保障免疫细胞持续有效工作,增强细胞免疫能力。
2024-11-16
硒是一种对人体至关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在维持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免疫系统中,硒对体液免疫的影响尤为显著。体液免疫是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抗体的产生来对抗外来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以下是硒如何提高体液免疫功能的详细解析:一、抗体生成的促进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产生的蛋白质,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到病原体表面的抗原上,从而启动一系列免疫反应,最终清除病原体。硒能够促进抗体的生成
2024-11-16
补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银屑病病情。以下是对此观点的详细解释:一、硒的生理功能与银屑病的关系1.增强免疫功能: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能够参与到多种生化反应过程中,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硒元素可以促进T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加B细胞的免疫反应,从而提高整个身体的免疫防御能力。银屑病的发生与患者的免疫功能异常有关,因此硒的免疫调节作用有助于对抗银屑病。
2024-11-16
补硒对白癜风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目前还不能说有确切的疗效。白癜风发病与自身免疫、氧化应激等相关。在自身免疫层面,部分患者免疫异常,免疫系统会攻击黑素细胞,硒可调节淋巴细胞功能,维持免疫平衡,抑制对黑素细胞的过度攻击。从氧化应激角度看,体内自由基过多引发氧化应激会破坏黑素细胞抗氧化防御系统,硒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成分能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保护黑素细胞。
2024-11-16
一、硒的抗炎机制,1.抗氧化作用:硒是一种具有抗氧化特性的微量元素,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在哮喘发病过程中,氧化物产生的代谢产物会对支气管平滑肌产生强烈影响,导致支气管黏膜水肿和气道狭窄。硒通过抗氧化作用,可以减轻这种氧化应激反应,从而缓解哮喘症状。硒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如白三烯、组胺等,这些炎症因子在哮喘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硒可以降低气道炎症反应,减轻哮喘症状。
2024-11-16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影响肺部。尽管现代医学已经有了多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但肺结核仍然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微量元素硒在肺结核防治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硒不仅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还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学效应,这些特性使得硒成为肺结核防治的一个潜在辅助手段。硒是免疫系统正常运作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增强机体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
2024-11-16
硒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硒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有防治效果。在抗氧化方面,COPD 患者因香烟烟雾等因素使肺部氧化与抗氧化失衡,活性氧过量。硒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关键成分,可增强抗氧化能力,将过氧化物还原,保护肺泡和气道黏膜细胞免受自由基侵害。在免疫调节上,COPD 患者免疫易紊乱,易呼吸道感染致病情加重。硒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抵御病原体,减少患者呼吸道感染频率,降低病情急性加重风险。
2024-11-16
补硒有助于减少呼吸道感染。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能显著增强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提高血液免疫球蛋白水平,从而增强抵抗力。同时,硒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症介质产生,保护呼吸道黏膜免受损伤。临床研究显示,补硒可降低呼吸道感染率,改善生活质量。一、硒的免疫增强作用,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增强免疫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能促进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使血液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或维持正常,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此外,硒还能显著增强巨噬细胞杀伤微生物的活性,这些都有助于抵抗呼吸道感染。
2024-11-16
硒在抗乙肝等病毒方面效果显著,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抗氧化作用,在乙肝等病毒感染人体后,机体代谢紊乱,会产生大量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会对细胞的脂质、蛋白质和 DNA 等生物大分子造成损伤,从而破坏细胞结构和功能。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 Px)的活性中心元素,GSH - Px 能利用谷胱甘肽将过氧化氢还原成水,将脂质过氧化物还原成无毒的羟基脂肪酸,从而减轻自由基对肝细胞的氧化损伤,保护肝细胞的完整性,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这对于减轻乙肝病情的发展以及缓解病毒感染带来的肝脏病变至关重要。
2024-11-16
硒是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免疫系统具有重要作用14810。研究表明,硒能够抑制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其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免疫功能:硒能够增强自然杀伤细胞、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硒还具有调节免疫应答的作用,能够有效抑制HPV病毒的复制和扩散。2.抑制病毒复制:硒元素能够与HPV病毒DNA结合,阻断病毒DNA的复制过程,从而有效降低HPV病毒的数量和活性。3.抗氧化作用:硒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害,减少病毒引起的氧化应激。
2024-11-16
硒确实可减少心肌炎病毒的复制。硒是一种对人体至关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在维持心肌细胞组织形态和功能上起到重要保护作用。研究显示,硒可以直接作用于病毒,阻断病毒的复制与变异,具有出色的免疫调节功能。补硒不仅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有效防止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而且还能减少多种引起心肌炎的病毒的复制,如柯萨奇A、B组病毒等。因此,适量补硒对于维护心肌健康、减少心肌炎病毒的复制具有积极作用。
2024-11-16
硒作为一种对人体至关重要的微量元素,在抗病毒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其抗病毒的作用机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探:一、增强人体免疫力硒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这是硒协助防治病毒性疾病的基础。体内保持足够的硒含量可以维持人的免疫活性和正常氧化还原调控能力,从而抵御病原体侵袭。硒几乎存在于人体所有免疫细胞中,有保护胸腺、维持淋巴细胞活性和促进抗体形成的作用。补充适量硒元素可帮助提高机体免疫力,抵御感冒、心血管疾病、肠胃道疾病、肝病、癌症等疾病的侵扰。
2024-11-17
硒作为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健康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包括抗氧化、免疫调节等。近年来,研究发现硒对抗艾滋病毒(HIV)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以下是硒抗艾滋病毒作用的几个方面:一、硒与免疫功能1.增强免疫细胞活性:硒能够增强杀伤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促进抗原和促细胞分裂剂诱导T细胞增殖。硒缺乏则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2.维持CD4+T细胞数量:硒的补充与HIV感染者CD4+T细胞数量的维持有关,而CD4+T细胞数量是衡量HIV感染者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
2024-11-17
硒可作为多种病毒的阻抗剂。一方面,在抗氧化层面,病毒入侵引发免疫反应产生大量自由基,造成氧化应激。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部分,能清除自由基,减轻对机体细胞的损伤,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如在流感、乙肝病毒感染时保护相关细胞。另一方面,在免疫调节方面,硒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增强 T、B 淋巴细胞功能,还能提高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使其有效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2024-11-17
硒作为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肝脏健康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它能增强肝脏的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细胞活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从而增强肝脏对感染和炎症的抵抗力。在肝病治疗中,硒帮助改善肝脏的氧化应激状况,减轻肝脏受损程度,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此外,硒还能减轻肝炎病人的病程、降低肝硬化发生率,并加强肝病患者对抗感染的能力。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成分,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害。在急性肝损伤情况下,硒的补充可帮助对抗氧化压力。硒酵母对化学性肝损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而硒与维生素E联用则效果更佳。硒还能拮抗肝纤维化,阻断自由基对肝脏细胞的损伤。
2024-11-17
肝损伤病人硒浓度显著低于常人,这一现象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和影响:一、肝脏代谢功能改变,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在硒的代谢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当肝脏受到损伤时,其正常的代谢功能紊乱。例如,肝细胞受损可能导致对硒的摄取、转运和储存机制出现故障。正常情况下,肝脏会参与将摄入的硒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形式,并将其运输到需要的部位。但肝损伤会干扰这一系列精细的代谢步骤,使得硒在体内的分布和浓度失衡。
2024-11-17
补硒确实可以减轻酒精性肝损伤。以下是对此观点的详细解释:一、硒对肝脏的保护作用,硒是一种对人体至关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在肝脏中的需求量很大。当人体的硒摄入量不足时,肝脏的代谢功能紊乱,体内的大量自由基和毒素会堆积在肝脏上,造成肝细胞损伤,进而引发肝炎等肝脏疾病。而适量补硒则有助于改善酒精性肝炎和脂肪肝等疾病的病情发展。
2024-11-17
在非酒精性肝损伤中,氧化应激是关键因素之一。由于代谢紊乱等原因,体内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如活性氧(ROS)。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 Px)的重要组成部分,GSH - Px 可将 ROS 转化为无害的水和氧气,减少自由基对肝细胞的攻击和损伤,保护肝细胞的细胞膜、线粒体等重要结构,维持肝细胞的正常功能。2.减轻脂质过氧化,过量的自由基会引发脂质过氧化反应,导致肝细胞内脂质代谢异常。补硒可以增强抗氧化防御系统,抑制脂质过氧化的链式反应,降低肝脏中丙二醛(MDA)等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含量,从而减轻肝细胞的脂肪变性,缓解非酒精性肝损伤的病情。
2024-11-17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 Px)的重要组成成分。在正常生理状态下,GSH - Px 可以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把体内有害的过氧化物还原为无害的羟基化合物,从而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当发生化学性肝损伤时,例如药物、化学毒物等因素导致肝脏内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OS)和过氧化物,GSH - Px 在硒的参与下能有效发挥抗氧化作用,减轻这些有害物质对肝细胞的氧化损伤。以对乙酰氨基酚中毒为例,这种药物过量使用会使肝脏产生大量的 ROS,而含硒的 GSH - Px 能够迅速分解这些 ROS,保护肝细胞的脂质膜、线粒体等结构免受氧化破坏。
2024-11-17
硒作为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在甲状腺健康和疾病防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硒参与了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活化及代谢过程,并在甲状腺的抗氧化系统和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硒缺乏与多种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包括甲状腺肿、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低T3综合征、甲状腺癌等。因此,适量补硒被认为是改善甲状腺功能、降低甲状腺抗体水平的有效方法,对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尤其有益。
2024-11-17
全民补碘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政策,其初衷在于防治碘缺乏病。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碘缺乏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肿大(俗称“粗脖子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丁病及不育症、早产儿、死产以及先天畸形等。因此,全民补碘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4-11-17
实行碘、硒同补确实可能带来更好的疗效,特别是在维护甲状腺健康方面。以下是对这一观点的详细阐述:一、碘与硒的协同作用,碘的作用: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必需元素,对维持甲状腺功能至关重要。缺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障碍,引起甲状腺肿大、甲减等疾病。硒的作用:硒是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微量元素,能够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硒与碘之间存在协同作用,硒可增加甲状腺对碘的摄取,同时提高脱碘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从而改善甲状腺激素代谢,抑制促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减轻甲状腺肿大。
2024-11-17
一、对人体健康的关键作用1,硒和碘一样,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不可或缺。硒在人体中参与抗氧化防御系统,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酶能够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就像碘对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关键作用一样,对维持细胞的健康和功能意义重大。例如,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适量的硒有助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自由基引发的氧化应激对血管的损害,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2024-11-17
硒干预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可能有一定的疗效,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且并非所有患者都能显著受益。以下是对硒干预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中应用的详细分析:一、硒的作用机制,1.抗氧化与抗炎作用:硒蛋白是抗氧化剂,也是抗炎剂,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甲状腺组织的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2.调节免疫功能:硒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甲状腺组织的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减轻甲状腺的破坏。
2024-11-17
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高血糖会引起体内的一系列代谢变化,其中包括产生过量的自由基。由于氧化应激反应增强,为了对抗这些自由基,身体会消耗大量的抗氧化物质,硒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 Px)的关键成分,参与抗氧化防御机制,在这个过程中被大量消耗。例如,当血糖升高时,葡萄糖的自动氧化和糖化反应加速,会产生超氧阴离子等自由基,促使 GSH - Px 发挥作用,导致硒的利用和消耗增多。同时,高血糖会使肾脏的滤过功能发生改变。肾脏在代谢过程中会对血液中的成分进行过滤和重吸收,在糖尿病状态下,肾脏对硒的重吸收可能受到影响,使得硒更容易随尿液排出体外,从而导致血液中硒浓度降低。
2024-11-17
硒是一种具有胰岛素样作用的微量元素,它能够帮助降低血糖水平。硒可以通过增强组织细胞吸收糖的能力,促进血糖在细胞中转化为糖原,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同时保证细胞的能量代谢。硒还有促进葡萄糖运转,防止胰岛细胞被氧化破坏,修复受损的胰岛细胞功能,进而促进糖的分解代谢,因此具有降糖功效。1.增强组织细胞吸收糖的能力,硒能够增强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这是其胰岛素样作用的重要体现。硒通过激活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促进葡萄糖从血液进入细胞。这一过程类似于胰岛素的作用,但硒的作用机制更为复杂,涉及多种信号通路的调节。
2024-11-17
胰岛素抵抗是 2 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补硒可以对胰岛素信号通路起到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硒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受体底物(IRS)蛋白的磷酸化等环节,增强胰岛素信号的传递,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更好地调节血糖水平。这不仅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本身的病情,也能间接减少因长期高血糖引发的各种并发症,比如可以改善因胰岛素抵抗导致的脂代谢紊乱,进而减轻糖尿病脂肪肝等并发症。2.调节血糖代谢相关酶活性,补硒还能影响体内一些与血糖代谢相关的酶的活性,例如调节葡萄糖激酶的活性,促进肝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协助维持血糖稳定。血糖稳定了,就能避免因血糖波动大而对各器官组织造成的慢性损害,抑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
2024-11-17
近年来,关于硒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和观点。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新观点:一、硒与糖尿病风险的非线性关系,以往的研究多关注硒缺乏与糖尿病风险增加之间的关系,但近期的研究揭示了硒与糖尿病风险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这意味着硒的摄入量过高也可能增加糖尿病的风险1。这种U型或J型的关系提示,硒的适宜摄入量对于预防糖尿病至关重要。
2024-11-17
正常的血管内皮细胞能够分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如一氧化氮(NO),它可以调节血管的舒张和收缩,维持血管张力平衡。缺硒会导致体内抗氧化能力下降,因为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 Px)的重要成分,该酶能够清除自由基。在缺硒状态下,自由基增多,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 NO 的合成与释放,使血管收缩功能增强,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同时,受损的内皮细胞容易引发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这是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2024-11-17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心血管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缺硒区域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富硒地区。具体来说,缺硒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而适量补硒则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1.脂质过氧化物的清除:硒具有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脂质过氧化物,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免受损伤。当硒缺乏时,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升高,可能引发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进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2024-11-17
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氧化应激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系统失衡,导致活性氧(ROS)和活性氮(RNS)过量生成,进而损伤细胞和组织。硒是多种抗氧化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这些酶能够清除体内的过氧化物和自由基,从而减轻氧化应激。研究表明,硒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血压。硒还能够影响和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的合成与释放,进而影响血管的扩张和收缩。
2024-11-17
有研究表明,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补硒试验后,发现经过补硒治疗的患者血清硒水平升高,且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升高。这说明含硒制剂可通过提高高血压患者血清硒水平,进而改善其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紊乱状况,有助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防治。高血压患者在补硒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摄入量适宜且不过量。同时,还需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以维持健康水平。硒对高血压并发症具有辅助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降低血脂与血液黏稠度、保护血管完整性、抗氧化与清除自由基、调节血压与心血管健康等方面。
2024-11-17
硒的抗氧化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1.基本原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被氧化修饰后,会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这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关键步骤。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 Px)的重要组成成分,这种酶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功能。它能够清除体内的过氧化氢、脂质过氧化物等有害的氧化产物,减少氧化应激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2024-11-20
硒在防治冠心病方面确实展现出良好的效果。以下是对硒防治冠心病效果的详细阐述:1.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患者体内硒元素通常处于缺乏状态,这种缺乏会促进冠心病的发展。补硒能够破坏脉管壁损伤堆积处的胆固醇,从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2.减少心绞痛发作:硒元素具有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的作用。临床研究显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硒制剂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降低,心电图改善率提高,ST段压低持续时间缩短。
2024-11-20
硒作为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多方面的益处,特别是在防治高血压方面。以下是硒防治高血压机理的探讨:一、抗氧化作用,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酶能够清除体内的过氧化氢和脂质过氧化物,保护细胞膜免受自由基的损害。自由基的积累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进而引发高血压。因此,硒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正常功能,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2024-11-20
硒通过其抗氧化作用在高血压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适量补充硒元素可以降低血脂和血液黏稠度、保护血管膜的完整性以及降低血压水平,从而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硒元素的补充应适量进行,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高血压患者还应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饮食控制、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来综合控制血压水平。
2024-11-20
硒主要是通过对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和相关蛋白的影响来调节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许多细胞功能的正常发挥依赖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精确调控。硒可以作用于细胞膜上的钙通道,如电压门控钙通道和受体门控钙通道。以电压门控钙通道为例,当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时,这些通道会打开或关闭,从而控制钙离子的内流。硒可能通过改变通道蛋白的构象或调节通道蛋白的磷酸化状态,来影响钙通道的开放概率。例如,在一些细胞实验中发现,硒可以与钙通道蛋白上的巯基(-SH)基团结合,这种结合可以改变通道蛋白的功能特性,使得钙通道对细胞膜电位变化的敏感性发生改变。
2024-11-20
硒对血栓形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硒能够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当机体内硒缺乏时,聚集的过氧化物会抑制前列环素的合成与分泌,限制其血管舒张效应,导致血管收缩活性增强。硒的补充有助于恢复前列环素的正常功能,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风险。
2024-11-20
硒在调节前列环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硒与前列环素的关系,前列环素是一种具有强烈血管扩张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物质,它在维持血管正常功能和预防血栓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而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多种生物酶的合成与活性调节,其中包括与前列环素合成与代谢相关的酶类。
2024-11-20
硒可能通过促进 PI3K/Akt 信号通路的激活来发挥抗凋亡作用。例如,硒可以增加 PI3K 的活性,使 Akt 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升高。磷酸化的 Akt 可以抑制促凋亡蛋白 Bad 的活性,Bad 是 Bcl - 2 家族中的促凋亡成员,它通常可以与抗凋亡蛋白 Bcl - 2 或 Bcl - xl 结合,抑制它们的功能。当 Akt 使 Bad 磷酸化后,Bad 与抗凋亡蛋白的结合被解除,Bcl - 2 和 Bcl - xl 可以发挥抑制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 C 的作用,从而阻止细胞凋亡程序的启动。
2024-11-20
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探索硒在癌症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硒来预防和治疗癌症。此外,个性化医疗的概念也可能被引入到硒的防癌研究中,以实现精准补硒。硒防癌研究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硒在预防和治疗癌症方面展现出的潜力,以及其在多种癌症类型中的积极作用。
2024-11-20
20 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在对癌症分布的地理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在某些癌症发病率较低的地区,土壤和食物中的硒含量相对较高。例如,在一些土壤硒含量丰富的地区,当地居民的癌症总体死亡率明显低于硒缺乏地区。这些观察结果初步提示硒可能与癌症的发生存在某种关联。随后,在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开始给实验动物喂食不同硒含量的饲料,观察癌症的发生情况。发现硒缺乏的动物组更容易发生化学致癌物诱导的肿瘤,这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硒抗癌作用的关注。不过,当时这些研究只是简单的关联观察和初步的动物实验,尚未深入了解硒抗癌的具体机制。
2024-11-20
硒是一种对人体至关重要的微量元素,其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表明,硒不仅能够通过多种机制预防肿瘤的发生,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的发展。本文将从硒的生物学功能、硒与肿瘤的关系、硒的防癌机制以及硒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2024-11-20
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硒已经显示出一定的应用价值。例如,硒可以作为放疗和化疗的辅助治疗手段,减轻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此外,硒还可以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增强抗肿瘤效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硒的使用剂量需要严格控制,过量的硒摄入可能会产生毒性作用。
2024-11-20
在实验室培养肺癌细胞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向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硒化合物,观察肺癌细胞的生长情况。例如,使用硒代蛋氨酸(一种有机硒化合物)处理肺癌细胞系 A549。结果发现,随着硒代蛋氨酸浓度的增加,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降低,通过检测细胞增殖标记物(如 Ki - 67)的表达也证实了这一点。同时,通过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发现 Bax 蛋白表达上调,Bcl - 2 蛋白表达下调,表明细胞凋亡增加。此外,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发现更多的肺癌细胞停滞在 G1 期,这些结果充分证明硒在体外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
2024-11-20
补硒有助于防止肝癌发生,这一观点得到了多项研究的支持。硒作为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抑制病毒复制和促进细胞凋亡等作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硒的摄入量与肝癌的发病率呈负相关。临床研究也表明,补硒能够降低肝癌的发病率。例如,一项在中国进行的研究发现,补硒组的肝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因此,适量补硒对于预防肝癌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补硒应注意适量,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避免过量摄入导致的硒中毒。
2024-11-20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环境、饮食习惯等。近年来,微量元素硒在胃癌预防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硒作为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能够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将从硒的生物学功能、硒与胃癌的关系、硒的防癌机制以及硒在胃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2024-11-20
临床研究中,对于食管癌患者补充硒的最佳剂量、剂型以及补充时间等还没有明确的标准。而且,食管癌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疾病,硒在与其他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放疗)联合应用时的协同或拮抗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不过,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硒有望在食管癌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024-11-20
在实验室利用大肠癌细胞系(如 HT - 29、SW480 等)进行的实验中,向细胞培养液中添加硒化合物,观察到随着硒化合物浓度的增加,大肠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通过检测细胞凋亡相关指标,如 Annexin V - FITC/PI 双染法和 TUNEL 检测,发现大肠癌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同时,对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的检测显示,Bax 蛋白表达上调,Bcl - 2 蛋白表达下调,这与硒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相符合。
2024-11-20
硒对乳腺癌形成的阻抑作用已经得到了多项研究的支持。硒是一种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在抗氧化、增强免疫力、促进细胞修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硒的摄入量与乳腺癌的发病率呈负相关。在硒摄入量较低的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较高。临床研究表明,补硒能够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例如,一项在中国进行的研究发现,补硒组的乳腺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2024-11-20
硒参与了体内多种酶的合成和代谢过程,这些酶对于维持胃肠道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健康的胃肠道黏膜有助于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硒通过保护胃肠道黏膜的完整性,保证了营养物质吸收的途径畅通,使患者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能够更好地被吸收利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预防和纠正营养不良,增强患者的体质以更好地对抗疾病。
2024-11-20
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依赖于一些异常激活的信号传导通路,硒可以对这些信号通路进行抑制。例如,在某些类型的白血病中,硒能够抑制 PI3K/Akt 信号通路的活性,该通路的过度激活会促进细胞的存活、增殖和抗凋亡。硒通过抑制 PI3K/Akt 信号通路,可阻断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信号传递,从而发挥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的作用。
2024-11-20
在实验室培养鼻咽癌细胞(如 CNE - 1、CNE - 2 等细胞系)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向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硒化合物,观察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例如,使用亚硒酸钠处理鼻咽癌细胞,结果发现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加,鼻咽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降低,通过检测细胞增殖标记物(如 Ki - 67)的表达也证实了这一点。
2024-11-20
支持补硒可降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观点,1.抗氧化性能:硒具有抗氧化性能,可以帮助身体对抗自由基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害,从而减少损伤和炎症,有助于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2.减少DNA损伤:硒还可以减少DNA损伤和细胞因子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前列腺癌的发生和生长所必需的。3.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有研究显示,补充硒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对肿瘤细胞的攻击能力,从而防止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2024-11-20
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导致一系列毒副作用,如白细胞降低、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硒具有解毒功能,可以与重金属结合形成金属硒蛋白复合物,从而发挥解毒、排毒作用。在化疗前后服用较大剂量的硒,可以减轻这些毒副作用,帮助患者更好地耐受化疗。
2024-11-20
硒的防癌、抗癌生物学机能涉及多个层面,包括抗氧化、免疫调节、细胞凋亡诱导、血管生成抑制以及遗传稳定性维护等。硒的防癌、抗癌生物学机能涉及抗氧化、免疫调节、细胞凋亡诱导、血管生成抑制以及遗传稳定性维护等多个方面。这些作用共同构成了硒在防癌、抗癌中的重要地位。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硒在癌症预防和治疗中的详细机制,为开发基于硒的新型抗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024-11-21
人体在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以及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污染等影响时,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具有高度的化学反应活性,它们会攻击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大分子,如 DNA、蛋白质和脂质等。硒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以硒代半胱氨酸的形式存在于多种抗氧化酶中,其中最主要的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GPx 可以利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将过氧化氢(H₂O₂)、有机过氧化物等自由基还原成无害的水和醇,从而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降低细胞发生癌变的风险。
2024-11-21
硒主要通过影响Caspase(含半胱氨酸的蛋白酶)家族基因的级联反应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Caspase家族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能够切割细胞内的关键蛋白质,从而引发细胞凋亡。研究表明,甲基硒酸(MSA)等硒化合物能够诱导Caspase-8的活化,进而激活Caspase-9或/和Caspase-7,并最终激活Caspase-3。这一系列反应导致PARP(一种多功能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酶,与DNA的损伤修复相关)切割和DNA断裂,从而使细胞进入凋亡程序。
2024-11-21
硒在体内主要通过硒蛋白发挥其生物学功能。除了提到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还有其他重要的硒蛋白,如:硒蛋白P (Sepp):在硒的运输和分配中起关键作用,同时也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碘甲状腺原氨酸脱碘酶 (DIO):参与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对维持正常的代谢率和能量平衡至关重要。
2024-11-21
DNA 甲基化是在 DNA 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将甲基基团添加到特定的 DNA 区域(通常是 CpG 岛)。硒通过影响 DNA 甲基转移酶的活性来调节 DNA 甲基化水平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硒缺乏会导致 DNA 甲基转移酶的活性降低,使得 DNA 甲基化水平整体下降,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调控。提供甲基供体,硒参与体内的一碳代谢循环,而一碳代谢循环可为 DNA 甲基化提供甲基供体。当硒水平不足时,一碳代谢循环受阻,甲基供体生成减少,这会间接影响 DNA 甲基化的正常进行,导致某些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不足,使原本应被抑制的基因异常表达,增加疾病风险。
2024-11-21
硒对肿瘤血管生成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以下从多个专业角度为你详细阐述:一、硒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1.抑制内皮细胞增殖,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是肿瘤血管生成的关键步骤之一。硒能够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其增殖能力。研究发现,硒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的表达与活性,使内皮细胞停滞在细胞周期的某一阶段,如 G1 期或 S 期,从而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减少新生血管的形成。
2024-11-21
VEGF 是肿瘤血管生成中最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硒可以在多个水平上抑制 VEGF 的表达。在转录水平上,硒可通过抑制缺氧诱导因子 - 1α(HIF-1α)的活性来减少 VEGF 的转录。HIF-1α 是一种在缺氧条件下被激活的转录因子,能与 VEGF 基因启动子区域结合促进其转录,硒可通过抑制相关信号通路使 HIF-1α 的活性降低,从而减少 VEGF 的产生。在翻译后水平,硒还可影响 VEGF 的修饰和分泌过程,进一步降低其促血管生成活性。
2024-11-21
硒作为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在防癌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除了已知的抗氧化作用和免疫调节功能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见解和研究方向值得关注:一、硒与DNA修复,硒参与DNA修复过程,有助于维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硒蛋白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在DNA修复中发挥作用,减少DNA损伤,从而降低癌症的风险。
2024-11-21
原理:免疫系统在识别和清除癌细胞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硒能够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多种功能,包括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免疫细胞的杀伤力等。例如,硒可以促进 T 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其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同时,硒还能提高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的活性,使其更有效地清除体内的癌细胞;此外,硒还可以调节巨噬细胞的功能,增强其吞噬和消化癌细胞的能力。
2024-11-21
癌症高危人群与硒缺乏之间的关系并非绝对,但硒的缺乏确实可能增加患癌的风险。以下是对这一关系的详细解释:1.硒的抗癌作用:硒是一种对人体至关重要的微量元素,具有显著的抗癌作用。它不仅能抑制多种致癌物质的致癌作用,还能通过抗氧化作用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害,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2.硒缺乏与癌症风险:多项研究表明,硒缺乏与癌症风险增加之间存在关联。土壤、农作物中含硒量越低,居民癌症死亡率越高;摄取硒越少的人群,癌症死亡率也越高。
2024-11-21
与维生素 E 的协同增效,维生素 E 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主要存在于生物膜中,能够防止脂质过氧化链式反应的启动和传播。而硒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等酶系发挥抗氧化作用,可清除细胞内的过氧化氢和有机过氧化物等。维生素 E 在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中,自身会被氧化成生育酚自由基,而硒可以通过 GPx 将生育酚自由基还原为维生素 E,使其得以再生,从而增强维生素 E 的抗氧化能力。同时,维生素 E 也可以保护硒蛋白中的硒,避免其被过度氧化而失去活性,两者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效的抗氧化循环。
2024-11-21
硒的抗氧化活性氧自由基机理主要体现在其对活性氧自由基(ROS)的清除作用上,这一过程主要通过硒蛋白,尤其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来实现。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作用,GPx是一种含硒的抗氧化酶,它能够催化过氧化氢(H2O2)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分解,将其转化为水和醇类,从而消除这些活性氧自由基对细胞的潜在伤害。GPx的活性中心含有硒代半胱氨酸(Sec),这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
2024-11-21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等多种抗氧化酶的重要组成成分 。这些抗氧化酶在体内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清除各种有害自由基和过氧化物,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和正常生理功能。当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过氧化氢(H₂O₂)时,GPx 在硒的参与下,能够利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将 H₂O₂还原成无害的水(H₂O),同时 GSH 自身被氧化为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随后,在谷胱甘肽还原酶的作用下,GSSG 又可以被还原为 GSH,从而实现循环利用,持续发挥抗氧化作用。
2024-11-21
硒进入机体后,会与体内的氨基酸共价键结合,形成硒蛋白,从而表现出其生物学作用。硒蛋白的合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硒代甲硫氨酸或硒代半胱氨酸掺入蛋白质分子的特定位置。这种掺入是由信使核糖核酸(mRNA)上的特定密码子介导的,确保硒蛋白的正确合成。人体中已发现的硒蛋白有多种,它们根据在细胞内的位置和功能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这些硒蛋白在抗氧化、激素调节、矿质元素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11-21
分子模拟和计算化学技术用于预测和优化硒蛋白模拟物的结构和功能。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理解硒蛋白的三维结构,以及其活性位点如何与底物相互作用。通过计算模拟,可以设计出具有类似功能的合成分子,这些分子可以在特定的生物环境中稳定存在并发挥作用。有机合成和无机合成技术用于制备硒蛋白模拟物。这些技术包括使用各种化学试剂和催化剂,通过多步反应合成复杂的分子结构。合成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反应条件,以确保产物的纯度和产量。
2024-11-21
硒蛋白确实具有复杂多样的生物学功能,以下是一些目前已知的主要方面以及尚未完全明确仍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内容:1.已知机制,部分硒蛋白参与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和功能调节。例如,硒蛋白有助于维持淋巴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促进 T 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的活性等,从而在机体的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硒蛋白还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来影响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方向,维持免疫系统的稳态。
2024-11-21
硒在人体内的吸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器官和生物分子的参与。以下是硒在人体内吸收的详细解释:一、硒的吸收途径,硒主要通过食物进入人体,经过胃肠道的吸收进入血液。此外,硒也可以通过呼吸道粘膜和皮肤进行吸收,但这两者的吸收量相对较少。二、硒的吸收形式1.有机硒与无机硒:硒在自然界中存在两种形式,即有机硒和无机硒。有机硒如硒代蛋氨酸、硒代胱氨酸等,其吸收率通常高于无机硒如亚硒酸盐、硒酸盐等。
2024-11-21
肾脏是硒排泄的主要器官。血液中的硒化合物会被肾小球滤过,进入原尿。其中,大部分的硒会在肾小管被重吸收,但仍有一定量的硒最终会随尿液排出体外。这部分经尿液排泄的硒主要来源于体内硒代谢产生的含硒化合物,如硒代氨基酸的代谢产物等。2.影响因素,肾脏对硒的排泄量与人体的硒摄入量有关。当摄入硒量增加时,肾脏排泄硒的量也会相应增加,以维持体内硒的动态平衡。此外,肾脏功能的状态也会影响硒的排泄,例如肾功能不全时,硒的排泄可能会受到阻碍,导致体内硒水平升高。
2024-11-21
硒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是指硒被人体吸收、利用和代谢的程度。生物利用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硒的形式、食物基质、个体差异以及肠道健康状况等。以下是硒在人体内生物利用度的一些关键点:一、硒的形式,硒在食物中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有机硒和无机硒。有机硒主要包括硒代氨基酸(如硒代半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而无机硒则包括硒酸盐和亚硒酸盐。有机硒的生物利用度通常高于无机硒,因为它们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2024-11-21
人体每天对硒的生理需要量是一个范围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性别、生理状态以及个体差异等。以下是对人体每天硒需要量的详细阐述:一、权威机构建议的硒摄入量1.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每日硒的摄入量为60~400微克(μg)。2.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补充200微克硒,但也有资料表明其推荐每日补充量为50微克。
2024-11-21
机体在应激重负荷下硒消耗量增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应激重负荷会使机体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引发氧化应激反应。自由基具有高度的化学反应活性,会攻击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分子,如脂质、蛋白质和 DNA 等,对细胞造成损伤。硒是多种抗氧化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在应激状态下,为了清除过多的自由基,GPx 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会增强,从而加速对硒的利用,导致硒的消耗量增加。
2024-11-21
人体对硒的最大安全摄入量是一个相对确定的数值。根据多个权威来源的信息,硒的最高安全摄入量(或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每日400微克。这一数值也被联合国组织FAO/WHO/IAEA所制定的营养素膳食标准所采纳。同时,不同权威机构对于硒的推荐摄入量也有所不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成年人每人每日硒元素的推荐摄入量为60微克,而中国营养学会则建议每日补充量为50到200微克。此外,也有说法认为硒的适宜摄入量为每日50~250微克。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研究背景、人群特征和营养需求所导致的。
2024-11-21
18 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每日推荐摄入硒量为 60 微克。成年人的身体各器官功能相对稳定,但硒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抗氧化、免疫调节等方面仍然起着重要作用。50 岁以上的老年人,其硒的推荐摄入量与成年人相同,也是 60 微克左右。但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对硒的吸收和利用能力可能会有所下降,所以在饮食上更应注意保证硒的充足摄入。7-12 个月的婴儿,每天适宜摄入硒的量为 20 微克左右。此阶段婴儿的生长发育迅速,对硒等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逐渐增加,母乳或配方奶通常能满足其对硒的基本需求。
2024-11-21
硒挥发性损失的原因1.化合物特性,一些含硒化合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挥发性。例如,硒化氢(H₂Se)是一种具有较强挥发性的气体,在特定条件下,含硒物质可能会转化或分解产生硒化氢而挥发损失。某些有机硒化合物,如一些硒代氨基酸衍生物,其分子结构中的化学键相对较弱,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或化学反应条件下,容易发生化学键的断裂或分子间的相互转化,导致硒以挥发性的形式从化合物中逸出。
2024-11-21
癌细胞是正常细胞在致癌因子的长期刺激下产生基因突变后形成的新生物,癌症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杀手。硒与癌的关系十分密切。
2024-11-22
硒通过以下几个可能的途径对癌的抑制发挥作用。(1)增强机体组织细胞膜磷脂活性,增强细胞膜的抗癌能力,使其对致癌因子不起反应,不易感。(2)抗氧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保护细胞膜不受氧化损伤,分解化学致癌因子,使其失去致癌活性(3)拮抗重金属:去掉矿物质致癌因子。
2024-11-22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剧,我国已成为癌症大国。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429万,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0%;癌症患者死亡约281万例,死亡率高于心脏病及脑血管病,居十大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疾病之首,其危害性远高于天灾人祸及广泛报道的传染性疾病。
2024-11-22
早在20世纪60年代,ShambergerR等对55~64岁美国白种人男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发现,肿瘤患者体内硒水平与死亡率存在负相关。人群平均基线血清硒水平为125.6ng/ml。通过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得出,肿瘤死亡率与血清硒水平存在非线性关系,当血清硒水平<130ng/ml时,肿瘤死亡率与血清硒呈负相关,即随着硒水平升高,肿瘤死亡率下降。
2024-11-22
20世纪80年代以来,硒营养摄入与癌症的关系持续受到关注。1984年,一项为期8年多的前瞻性营养干预研究在江苏省启东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启东市民主乡居民(20847人)连续8年食用富硒盐(15ppm),居民血硒水平明显升高,由(0.076±0.0237)μg/ml上升到(0.112+0.032)μg/ml。肝癌发病率由1984年的52.84人/10万人,逐年下降到1993年的33.38人/10万人。
2024-11-22
2004年,美国科学家联合应用大剂量硒与依力替康(肠癌化疗药物),进行人癌裸鼠动物模型实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其中对依力替康不敏感性肠癌和头颈部癌治愈率达到40%~80%,对敏感性肠癌治愈率达到100%。
2024-11-22
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针对克山病、大骨节病及牲畜所患白肌病应用亚硒酸钠治疗相继获得成功。而后,亚硒酸钠等无机硒药物被批准为处方药,因其见效快,现今国内仍有4家公司的6个批号的产品在售。20世纪末,酵母硒(含有机硒80%左右)因在江苏省南通地区肝炎、肝癌高发现场开展干预试验获得成功而批准成药。
2024-11-22
硒元素预防癌症的机制比较复杂,目前比较成熟的已被纳入教科书的可能机制主要集中在抗氧化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变某些致癌剂的代谢和直接作用等几个方面。
2024-11-22
事实上,导致差异的原因除了参与志愿者基础血硒水平不同外,还有罹患疾病不同、地域和生活方式不同、摄入的硒源不同等。只要仔细分析比较、查找原因,这种差异是可以有所解释的。更为重要的是,缺硒固然与多种疾病有关,但疾病是多因性的,缺硒仅是其中一个原因。非缺硒所致的疾病补硒未必有显著效果。
2024-11-22
2003年4月28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食品安全和应用营养中心,营养产品、标签和膳食补充剂办公室主任SchneemanBO博士签发了一份决议信,内容涉及对WellnessLifetyles公司申请的有关硒膳食补充剂两项维护健康主张的科学评价,解释了FDA做出的强制性决定,以及将它们用于硒膳食补充剂的依据。
2024-11-22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而导致的全身性、系统性、代谢性疾病。在临床糖尿病分为1型、2型和其他特异型。糖尿病持续高血糖即成为引发糖尿病多种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含硒酶类具有强力的抗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降低血液黏度、保护血小板、调节免疫应答等功效所以硒制剂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024-11-22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总人数已过1亿,其中2型糖尿病占93.7%,1型糖尿病为5.6%,其他特异型糖尿病为0.7%。糖尿病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第四大慢性疾病。
2024-11-22
1999年,吴凤兰等观察到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液中糖化低密度脂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给予富硒及维生素E饲料之后,血管损伤明显减轻,表明硒和维生素E抗氧化和抗蛋白质非酶糖化作用非常关键。
2024-11-22
人体单位硒含量最高的器官为甲状腺。硒对于维持人体甲状腺功能及防止一些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均具有重要作用。硒在甲状腺中的单位含量比人体所有其他器官的单位含量都要高(0.2~2ug/g),这本身就说明硒与甲状腺及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2024-11-22
甲状腺激素是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理功能的重要激素。硒在甲状腺激素的代谢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首先,在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过程中,硒参与甲状腺球蛋白的碘化过程,这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关键步骤之一。其次,硒还参与甲状腺激素的转化,将无活性的甲状腺激素前体转化为有活性的甲状腺激素形式,从而保证甲状腺激素能够正常发挥生理功能。
2024-11-22
于若木教授强调了硒对于预防疾病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贫硒地区居民的健康。她指出,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于提高免疫力、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具有重要作用。她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硒的补充,特别是对于那些生活在贫硒地区的人群,以防止因缺硒而导致的健康问题。倪嘉缵院士从化学的角度阐述了硒的生物学功能。他指出,自1957年硒被宣布为人类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以来,科学家们对硒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硒不仅参与抗氧化防御系统,还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影响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他的研究为理解硒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024-11-22
硒元素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17年,由瑞典化学家Jöns Jacob Berzelius在研究硫酸厂的残留物时首次发现。他注意到一种红色沉淀物,最初误以为是碲,但后来通过一系列实验确认这是一种新元素,并命名为“硒”(Selenium),源自希腊语中的“月亮”(Selene)。2.19世纪至20世纪初:毒性认识,在硒被发现后的几十年里,人们主要关注其毒性。硒的某些化合物确实具有毒性,过量摄入会导致硒中毒,表现为脱发、指甲脱落、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硒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一种有毒元素。
2024-11-22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硒。土壤中的硒主要以硒酸盐和亚硒酸盐的形式存在。植物通过根系吸收这些含硒化合物,经过一系列生理过程,将硒整合到植物蛋白等有机化合物中。例如,谷物(如小麦、大米)和蔬菜(如西兰花、洋葱)等植物性食物是人体摄入硒的重要来源。其中,富硒大米是在土壤含硒量较高的地区种植的大米,其含硒量相对普通大米更为丰富。
2024-11-22
硒,这一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微量元素,在中国的分布状况却令人担忧。经过大量研究和分析,中国已被证实为一个缺硒的国家,这一结论不仅基于土壤硒含量的测定,更体现在人体硒摄入的严重不足上。从土壤硒含量来看,中国科学家对全国范围内的土壤进行了系统的硒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地区土壤中的硒含量都低于国际公认的临界值,这意味着这些地区的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难以从土壤中吸收到足够的硒元素。具体来说,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县土壤硒含量达到或超过0.1mg/kg,这是人体健康所需的最低标准。
2024-11-22
硒元素在世界上的分布呈现出以下特点:一、地理区域分布1.美洲:硒储量最为丰富,占全世界硒资源的 52% 以上.2.亚洲:占全球硒储量的约 16%,中国是亚洲重要的硒资源国之一,湖北恩施拥有世界罕见的独立工业硒矿床.3.欧洲:硒储量约占 12%,其中芬兰、德国等国家相对富硒.4.非洲:占比约为 16%,赞比亚等国的硒资源较为突出.5.大洋洲:占比最少,仅 4% 左右.
2024-11-22
硒的工业提取主要依赖于有色金属冶金工业的副产品,尤其是铜电解过程中的阳极泥。以下是硒提取的主要步骤和方法:一、提取原料,提取硒的主要原料来自有色金属冶金工业,包括:铜电解的阳极泥(约占原料来源的90%)镍和铅电解的阳极泥,有色冶炼与化工厂的酸泥(从烟气中回收得到的尘泥或淋洗泥渣)二、提取方法,硒的提取方法主要分为火法提硒和湿法提硒。1.火法提硒,火法提硒是传统的提取方法,由于其对原料的适应性强、操作简单,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24-11-22
硒在地壳中的含量确实非常低,属于痕量元素。痕量元素是指在地壳中含量极低的元素,通常以百万分之几(ppm)或更低的浓度存在。硒的地壳平均含量约为0.05 ppm,这意味着在地壳中每10亿克岩石中大约只含有50毫克的硒。一、硒的地球化学特性,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具有多种氧化态,包括-2、+4和+6。在自然界中,硒主要以硫化物矿物的形式存在,如硒铁矿(FeSe2)和硒铜矿(CuSe)。此外,硒也可以以微量的形式存在于其他矿物中,如黄铁矿和闪锌矿。
2024-11-22
一、物理性质1.外观与状态:硒是一种有灰色金属光泽的固体,以多种同素异形体存在。其中最常见的是灰硒,它是一种脆性的、有光泽的晶体,外观类似于金属。此外,还有红硒和无定形硒。红硒是一种红色的、无定形的粉末,无定形硒是一种黑色的玻璃状物质。2.密度:硒的密度较大,灰硒的密度约为 4.81 g/cm³。这个密度值使得硒在材料应用中具有一定的重量感,比如在一些需要增加重量或者稳定性的硒合金材料中可以体现其优势。
2024-11-22
弱视儿童常常有自卑和自闭心理。无完善的立体视觉是弱视患儿的最大痛苦。如在患儿双眼视觉发育期不及时治疗,将造成终身视力低下,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内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的清除起主要作用。
2024-11-23
相较其他眼部疾病,硒与老年性白内障的相关研究资料是最多的。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的主流观点认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血硒水平显著低于无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但亦有人研究发现囊下性与核性白内障血清硒含量高于正常组,而皮质性白内障血清硒含量低于正常组。
2024-11-23
硒诱发白内障最显著的改变之一是晶体中钙迅速增加,注射亚硒酸钠后4天,晶体钙浓度增加5倍,尤其是核部位钙浓度增加最高。其可能的机制是晶体的Ca-ATP酶的某关键巯基被氧化而使其活性受到抑制,导致钙从晶体排出减少而在晶体核心积累,钙浓度增高细胞中含钙蛋白质水解酶被激活。
2024-11-23
肾是硒代谢和储存的重要器官,是人体中的一个大“硒”库,肾内硒含量非常高;肾病患者体内缺硒非常普遍。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当硒的摄入量不够时,首先,动用肾、肝等器官中的硒来补充代偿。当体内血硒水平降低时,肾内硒含量更将明显降低。硒与肾的健康密切相关。肾是人体比较脆弱的器官,容易滋生各种疾病防患于未然,补硒治肾未病,相关研究工作尚待总结和深入。
2024-11-23
肾是硒代谢和储存的重要器官,是人体中的一个大“硒”库,肾内硒含量非常高。但是,肾病患者体内缺硒非常普遍,如肾病综合征惠儿、糖尿病肾病和尿毒症等患者血硒水平均显著下降。硒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在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有抗氧化、抗衰老、防癌等作用。动物研究发现,当硒的摄入量不够时,首先是动用肾、肝等器官中的硒来补充代偿。这提示,当体内血硒水平降低时,肾内硒含量更将明显降低。
2024-11-23
食物、环境的污染会使人们受到重金属(如铅、镉、汞等)的侵袭,加重肾病进展。硒具有良好的解毒功能能促使一些重金属从肾排泄,拮抗这些重金属引起的肾损伤。如镉中毒,硒可以引起镉在器官、组织或细胞中的再公布,帮助镉从相对分子量小的生理活性重要的蛋白质向相对分子量大的蛋白质转移并易于排除,从而抑制镉对肾的损伤。
2024-11-23
中医学的这些论断虽然没有与硒的作用直接联系在-起,但我们认为实际上硒的生化作用相当于“气”的运作中医现代化研究将逐步包容这些内涵。特别是从硒在人体的分布来看,肾是含硒最丰富的器官之一,硒对这一人体生命之本应该有很大作用。
2024-11-23
补硒的功能食品种类很多,仅湖北恩施就有几百家企业生产的一千多种产品,安徽石台、湖南桃源、陕西紫阳的富硒技术也普遍得到推广,规模化企业不断增加。每年秋天,在世界硒都恩施召开的硒产品博览会上,各种各样的产品琳琅满目,但是质量参差不齐、良莠难分,能够被市场认可的不多。我们认为硒的利用率高、积蓄毒性较小、可长期服用的有以下几种。
2024-11-23
心脏是生命的发动机。心脏功能发生障碍,不仅影响人的生活质量,还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其死亡率很高。硒与心血管的关系密切。缺硒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发病原因。硒能有效保护心脏,改善心肌功能,维护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硒列入与心血管病有关的元素之一。
2024-11-23
硒与心血管病关系密切,能有效防治心血管病。芬兰、新西兰是缺硒地区,其冠心病发病率比富硒地区高7倍;美国缺硒地区冠心病死亡率比富硒地区高3倍。这些证据。说明硒对冠心病的重要作用。我国黑龙江省克山县发生的克山病,就是一起严重的由缺硒引起的心脏病事件。20世纪60年代末,在克山县发生了一种奇怪的心脏病,死亡率高,青少年多发。
2024-11-23
2024-11-28
缺硒与高血压高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硒元素与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补硒对治疗高血压还有独特优势。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缺硒区域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比富硒区域高3倍多,美国和日本的高硒地区高血压的发病率比低硒地区明显要低。
2024-11-28
硒防治高血压的主要机制是什么?硒能够直接清除氧自由基,且体内主要含硒功能蛋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使体内的脂质过氧化物变成无毒羟化物,从而保护细胞膜及组织免受损伤,维持细胞正常功能,进而改善机体代谢紊乱,使高血压得以控制。硒元素防治高血压作用机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024-11-28
既然脑卒中患者降压治疗是二级预防的关键,在降压治疗中加用有机硒也应该观察与培哚普利联用的益处,还应关注有机硒对脑卒中或TIA患者除协同降压以外的益处。我们随机抽取 112例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所有病例均服用经典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2024-11-28
已经服用常规降压药物后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再加用有机硒能起到什么作用?长期服用有机硒后,可以影响血管结构的改变,而高血压是血管结构及功能改变造成的结果。虽然硒在机体内存量有限,但它是很多重要酶的组成部分。理论上分析,如果长期服用有机硒能够影响血管的弹性或者收缩舒张功能,而使血管随之发生有益的变化。
2024-11-28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型,平时多见的是甲乙丙三型。甲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主要通过类便上口腔传染的自限性急性肠道传染病。甲型肝炎病毒(HAV)属于微小的RNA(核糖核酸)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强,耐酸碱,能耐受60℃至少30min,室温下可存活1周,25℃干粪便中能存活3天。
2024-11-28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见而多发的传染病,一般不引起人们的重视。若高热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或导致原有的疾病复发,或可危及生命。硒是唯一与病毒感染有一些直接关系的营养素,能有效抵抗病毒。
2024-11-28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基础硒水平往往较低,而血液中硒浓度的降低将会使艾滋病患者的心肌病和死亡风险增加。由于硒的抗氧化功能,人体在处于最佳血浆硒浓度时对病毒的免疫力也相应提高。
2024-11-28
美国通过对HV-1阳性成年吸毒者进行补硒(每日200ug)的研究发现,吸毒者病情有所改善,HV-1患者入院率显著降低。补硒能够抑制HIV-1病毒载量的增加。西非国家塞内加尔,由于是处于富硒地带长期摄入富硒农作物,艾滋病感染率仅为1%左右,远远低于其他非洲国家。
2024-11-28
有关AD的细胞和动物模型实验表明,硒和硒蛋白与AB的产生和脂质过氧化密切相关,硒蛋白针对AB的作用机制已有较多报道。近年来,研究重点转向富硒化合物以tau蛋白为靶标的治疗策略探究。CorcoranNM等对8种含硒化合物(硒酸钠、硒代胱胺二氢氯化合物、亚硒酸、亚硒酸钠、二氧化硒、硒代胱氨酸、硒代蛋氨酸、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氢氯化物)与硫酸钠作为对照的研究表明,硒酸钠能非常特异地、极其显著地提高蛋白磷酸酯酶2A(PP2A)的活性,降低海马区tau过度磷酸化和完全消除神经纤维缠结,能获得较好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防止神经退化。
2024-11-29
系统性硬化病是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及内脏器官纤维组织增生、硬化、萎缩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学者王久存等从以下两方面报道了系统性硬化病(又称硬皮病)。
2024-11-29
系统性硬化病主要病理特征为皮肤及相关结缔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内皮增生、血管闭塞、纤维化及硬化萎缩等。初期病变为真皮间质水肿,胶原纤维分离,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壁水肿,弹力纤维断裂。
2024-11-30
抗原-抗体系统紊乱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特征中系统性硬化病出现多种特异性抗原-抗体,如抗核仁抗体、抗拓扑异构酶-1抗体(Sc1-70抗体)、抗着丝粒抗体
2024-11-30
世上没有无源之水,也没有无根之木。任何一种疾病也必有其病因及各自的发病机制,系统性硬化病也不例外。但至今系统性硬化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在临床工作中,人们早已注意到,系统性硬化病起始于急性感染,如早期出现咽峡炎、扁桃体炎、皮肤红斑、雷诺现象等即为致病微生物感染的特征;若持续受到放射性、化学性毒物伤害,可引起系统性硬化病病情复发。
2024-11-30
由于系统性硬化病临床少见,病情复杂,且病因与发病机制未明等因素,目前临床治疗仍处于经验积累阶段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尚无公认的诊疗指南口。下面介绍2016年英国风湿病学会和英国风湿病卫生专业协会共同制订的《BSR和BHPR系统性硬化病治疗指南》,供参考。
2024-11-30
呼吸系统疾病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危害人类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根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成人慢阻肺的患病率为12%。硒能有效防治慢阻肺,维护国人之健康。
2024-11-30
硒能激发和增强肺泡、支气管黏膜细胞的活性提高其抗炎能力,尤其是对肺炎病原体的抵抗力,逐渐改善慢性炎症。抑制肺间质和支气管的纤维组织增生,减轻肺纤维化,增加肺和支气管的弹性,使咳嗽有力,促进排痰。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降低胆碱能神经的张力,增强咳嗽反射,使咳嗽有力,排痰顺利。
2024-11-30
硒可能通过以下作用发挥防治过敏性哮喘的功效。提高组织细胞,尤其是支气管黏膜细胞对过敏原的抵抗力,使其接触过敏原后,不再引发过敏反应。抗氧化功能,有效分解过敏原,尤其是有效分解具有蛋白质性质的过敏原。
2024-11-30
过敏性鼻炎是常见而多发的耳鼻喉科疾病。当过敏原刺激鼻腔黏膜时发生过敏反应,黏膜充血水肿,分泌大量的稀薄清水样鼻涕,喷嚏频繁,伴有咳嗽,有时伴有喘息头晕胸闷,十分难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2024-11-30
前列腺是男性机体内重要的生殖附属腺,对男性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而多发的疾病,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硒能有效调节前列腺功能,防止其增生。
2024-11-30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重要的第二步化学消化的场所。胆汁、胰液、肠液中的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将从胃中送来的食糜进行最后的消化,把多肽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在小肠蠕动过程中,这些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逐步被吸收,剩下的部分为残渣,被推入大肠。
2024-11-30
人体在缺硒的情况下,普通病毒的致病性会增强,例如柯萨奇病毒可使感冒患者出现没有麻痹的、类似脊髓灰质炎的症状,会有发热和皮疹。这进一步说明克山病的基本发病因素是缺硒。与克山病发病有关的因素中,除水土因素(硒缺乏)及其相关因素外,尚存在其他问题。所以更准确地说,克山病的地方性因素是硒缺乏。
2024-11-30
从1970年开始,在科研人员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国家在克山病病区推广服用亚硒酸钠来补充硒,有效地预防了克山病。至1980年,克山病病区基本上消除了克山病。
2024-11-30
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硒片则是一种便捷的补硒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众多的硒片产品中,北京人之康硒片以其优异的品质和良好的口碑,荣获硒片十大排名第一的殊荣。该产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确保了硒的高纯度和高吸收率。同时,该产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了其安全可靠性。北京人之康硒片是您补硒的首选产品。
2024-11-08
一般来说,成人每天摄入100-200微克的硒,可以满足日常需求。过量摄入硒可能对身体造成不适。因此,建议每天摄入一片硒片,根据产品包装上的剂量选择合适的硒含量。儿童对硒的需求量较低,一般建议按照成人剂量的一半进行摄入。在选择硒片时,注意查看产品说明,了解儿童适宜剂量。
2024-11-08
缺硒人群适合吃硒片。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在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如果人体缺乏硒,可能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克山病、大骨节病、癌症等。因此,缺硒人群可以适当补充硒片,以维持身体健康。
2024-11-08
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正常人可以适量摄入硒片。硒片具有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然而,在摄入硒片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需求,遵循医嘱,确保安全。过量摄入硒可能对身体造成不适,甚至中毒。因此,在选择硒片时,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制定合适的剂量和服用方案。
2024-11-08
硒片作为一种富含微量元素硒的保健品,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硒片被认为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日常保健。然而,在享受硒片带来的益处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何时可以停用硒片,以及如何合理调整剂量。
2024-11-08
硒一天中最佳服用时间在早餐后:早餐后是摄入硒的一个好时机。在早餐后服用硒片,可以让身体在一天中充分利用硒的营养价值。此外,早餐后胃肠道功能较为活跃,有利于硒的吸收。下午3-4点:下午3-4点是另一个理想的服用时间。此时,人体的新陈代谢较为旺盛,服用硒片有助于提高身体对硒的吸收和利用。
2024-11-08
有机硒是一种富含硒元素的保健品,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有机硒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一些自然食物中含有较高的有机硒,如巴西坚果、麦芽、大蒜、蘑菇等。市面上有多种有机硒补充剂,如硒酵母、硒蛋氨酸等。在选择有机硒补充剂时,请务必关注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有机硒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能够提高白细胞数量,增强人体抵抗力,有助于抵抗病毒和细菌的入侵。
2024-11-08
“药补不如食补”。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吃”与每个人的关系都很密切。一日三餐,逢年过节,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吃”上一顿美食,沟通感情,交流信息。现代人重讲究如何通过“吃”享受美味并获得健康,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此时你不妨在餐桌上增加一些富硒食物,配上七色蔬菜,如红色、黄色、绿色、白色、黑色、紫色及褐色(菇类、荞麦、全麦面粉等),肯定可以在进食的时候得到均衡的营养,摄入大量可以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的营养物质,达到提高免疫力、抗菌、抗病毒、延缓衰老的目的!
2024-11-08
硒是一种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害,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我们应该确保摄入足够的硒。
2024-11-04
硒片作为一种富含微量元素硒的保健品,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硒片被认为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日常保健。然而,在享受硒片带来的益处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其副作用和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2024-11-09
硒是一种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微量元素,被誉为“生命的火种”。它参与人体的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等多种生理过程。然而,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硒,必须通过饮食摄入。缺硒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将带你了解缺硒的症状及引发的疾病,提高对身体健康的警惕。
2024-11-04
富硒是指富含硒元素的产品。适量摄入富硒产品可以帮助我们补充硒元素,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在选择富硒产品时,我们需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的产品,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2024-11-10
硒被誉为“生命的火种”,是一种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理功能。在中国,有许多地区的土壤富含硒元素,生长出了富硒农产品,为人们提供了健康饮食的选择。
2024-11-09
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硒元素,必须通过食物或补充剂来摄取。而硒片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的补充硒元素的途径。通过适量地摄入硒片,人们可以确保身体获得足够的硒元素,从而发挥其生物学功能,预防因缺硒引起的各种疾病。
2024-11-09
癌症,这一让人闻风丧胆的疾病,每年都在全球范围内夺去无数生命。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硒片在癌症预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表明,适量补充硒片可以降低多种癌症的风险,如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硒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转移和侵袭,诱导癌细胞凋亡,从而遏制肿瘤的生长。
2024-11-09
硒片,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补充剂,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然而,如何正确补充硒片,让健康真正受益,却是一门学问。本文将为你揭示如何正确补充硒片,让健康与你同行。不同的人群对于硒的需求量是有所差异的。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日硒的推荐摄入量为60-100微克。然而,具体的剂量应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和所处环境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切忌盲目过量摄入硒片,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2024-11-09
选择优质的硒片产品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营养成分、品牌信誉、口碑到剂型和服用方式,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关键点。只有选择符合这些要求的产品,才能更好地发挥硒的保健作用,为我们的健康增添保障。让我们在选购硒片时,擦亮双眼,明智选择,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
2024-11-09
硒,被誉为“生命的火花”,在人体内发挥着多重重要作用。它不仅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的关键元素,还具有强大的抗氧化性能,能够有效抵抗自由基的侵害,延缓衰老。此外,硒还参与了免疫系统的调节,有助于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对于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缺乏运动的现代人来说,适量补充硒片尤为重要。它能有效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使我们时刻保持充沛的精力。同时,硒还能促进心脑血管的健康,降低血压、调节血脂,从而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024-11-09
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矿物质,对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饮食摄入适量的硒,可以有效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维护身体健康。然而,过量摄入硒也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因此在补充硒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2024-11-09
近视眼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视力问题,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硒与近视眼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本文将探讨硒与近视眼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饮食摄入适量的硒来预防和管理近视眼。
2024-11-04
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矿物质,对预防和治疗白内障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饮食摄入适量的硒,可以有效降低患白内障的风险,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增强眼睛的抗氧化能力,从而维护视力健康。然而,过量摄入硒也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因此在补充硒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2024-11-09
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矿物质,对预防和治疗青光眼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饮食摄入适量的硒,可以有效降低患青光眼的风险,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增强眼睛的抗氧化能力,从而维护视力健康。然而,过量摄入硒也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因此在补充硒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2024-11-09
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元素,硒的重要性在于它在人体中起着多方面的生物学作用:保护细胞免受氧化过程的影响,调节一些前列腺素新陈代谢途径,并降低血浆过氧化物的浓度。这些作用是由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来进行的。GSH-Px是一种硒依赖酶,分布于全身组织,参与不同的活动。因此,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应当重视补硒,补硒具有预防各种慢性肾病的功效 "
2024-11-09
硒与高血压关系密切。在抗氧化与血管保护方面,可减轻氧化应激,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在调节血管活性物质上,能激活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促进一氧化氮合成和释放,舒张血管,还可维持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平衡,抑制血压升高。对于心脏功能,硒能改善心肌代谢,减轻高血压对心脏损害,同时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稳定心肌细胞膜电位。适量补硒对高血压防治有益,但要避免过量。
2024-11-09
弱视,即视力发育不全,是指眼睛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视力低下。弱视不仅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可能对他们的未来造成深远的影响。目前,弱视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儿童视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医学界已经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弱视问题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024-11-09
在现代生活中,眼部疾病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健康问题。除了常见的近视、远视和散光外,青光眼、白内障、黄斑病变等也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而在这场眼部健康的保卫战中,一种名为“硒”的微量元素正逐渐崭露头角。本文将探讨硒与各种眼部疾病的关系,揭示这一矿物质宝藏如何助力我们守护明亮的双眼。
2024-11-09
硒与心血管病关系密切,能有效防治心血管病。芬兰新西兰是缺硒地区,其冠心病发病率比富硒地区高7倍美国缺硒地区冠心病死亡率比富硒地区高3倍。这些证据说明硒对冠心病的重要作用。
2024-11-09
硒作为一种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的微量元素,在预防脑血管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了解硒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并合理补充硒,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保护自己的脑血管健康。
2024-11-09
在现代社会,病毒性肝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病毒性肝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巨大痛苦,还可能导致生命威胁。而硒,这种神奇的微量元素,却作为一种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的微量元素,在预防和治疗病毒性肝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11-09
随着季节的更替,病毒性感冒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健康焦点。感冒虽不是大病,但却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小的困扰。而硒,这一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预防和治疗病毒性感冒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带您了解硒与病毒性感冒的关系,教您如何通过合理补充硒来增强免疫力,远离感冒的困扰。
2024-11-1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这一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它无声无息地侵蚀着患者的记忆、思维和行为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而硒,这一常见的微量元素,在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为您揭示硒与阿尔茨海默症之间的神秘联系,带您了解如何通过合理补充硒来守护大脑健康。
2024-11-10
系统性硬化病,也被称为硬皮病,是一种罕见的结缔组织疾病,其特点为皮肤增厚和硬化,同时可能累及内脏器官。尽管其确切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微量元素如硒可能在这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2024-11-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且进行性的呼吸系统疾病,表现为持续的气流受限。随着空气质量的下降和生活方式的改变,COP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杀手。硒,这一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预防和治疗COPD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024-11-10
本文将带您了解硒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探讨如何通过合理补充硒来增强抗过敏能力。研究表明,硒的摄入不足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失衡,增加过敏性疾病的风险。而适当补充硒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减少过敏原引起的过度反应,从而预防和缓解过敏性疾病。三、如何合理补充硒以预防过敏性疾病 为了充分发挥硒在预防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我们应该注意合理补充硒。但需注意,补充硒时应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避免过量摄入。四、硒补充的注意事项 虽然硒对预防过敏性疾病有益,但过量摄入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总之,硒作为一种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的微量元素,在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了解硒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并合理补充硒,我们可以更好地增强抗过敏能力,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2024-11-10
前列腺疾病是男性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其中包括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等。这些疾病不仅影响男性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健康造成长期威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微量元素硒在预防和治疗前列腺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11-10
硒与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在保护胃黏膜方面,硒通过抗氧化减少自由基对胃黏膜细胞损伤,还能促进黏液分泌、维持细胞间紧密连接,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对于胃肠道免疫,硒可增强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活性,抵御病原体入侵,同时调节免疫因子平衡,防止炎症过度激活。在预防消化道肿瘤上,硒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减少 DNA 损伤和抑制其增殖、转移,还可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对消化道健康意义重大。
2024-11-10
克山病是以心肌病变为主的地方病。发病机制上,硒缺乏使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自由基在心肌细胞内积聚,引发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和心肌代谢紊乱,损伤心肌细胞。在预防方面,补硒可增强抗氧化能力,促进相关酶合成,清除自由基,保障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降低高发区发病率。治疗时,补硒能减轻患者心肌细胞损伤、缓解炎症,对急性患者可提高生存率,对慢性患者可改善心肌代谢和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补硒意义重大。
2024-11-10
大骨节病是地方性骨关节病。在发病机制方面,硒缺乏使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自由基增多,干扰软骨细胞代谢,破坏细胞膜完整性,还可能与其他微量元素失衡共同损伤关节软骨。在防治中,补硒有重要作用。预防上,能增强抗氧化防御系统,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维持软骨细胞代谢和细胞膜稳定,降低发病风险。治疗时,可减轻软骨细胞损伤、缓解关节症状、改善功能,促进受损软骨修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4-11-10
2024-11-0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