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茵陈粥

  • 时间:2025-05-27
  • 编辑:人之康

茵陈粥

【来源】《粥谱》

【组成】茵陈蒿30~50g,粳米100g,白糖适量。

茵陈粥.jpg

【制作用法】1.茵陈蒿洗净,入瓦煲加水200mL,煎至100mL,去渣。 2.入粳米,再加水600mL,煮至粥熟,调味即可。 3.每日2次,微温服,7~10天为一疗程。

【专家点评】本方所治之证为湿热熏蒸肝胆所致,治宜清肝泄热、利胆退黄。方中茵陈蒿味苦、辛,性微寒,主入脾、胃、肝、胆经,苦泄下降,寒能清热,善清利脾胃、肝胆的湿热,使邪从小便而出,故为治黄疸要药。正如《本草便读》所说:“下通水道,治湿热之黄痒。”因药性微寒而气清香,并非大苦大寒之品,故不论阳黄、阴黄,均可配伍用之。茵陈蒿配合粳米煮粥,健脾和中,且能佐制茵陈蒿微寒之性。酌加白糖,既能矫味,又可“助脾气,缓肝气”(《本草纲目》),实为肝脾两调之法。

【应用】肝胆湿热证。适用于湿热熏蒸、胆汁外溢所致之黄疸,症见目黄,身黄,小便不利,尿黄如浓茶等。还可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淤胆型肝炎、胆道阻塞、肝硬化等病的辅助治疗。

【使用注意】茵陈蒿应取每年三四月之蒿枝,药效尤佳。粥宜稀,不宜稠。

【附方】1.蚬肉茵陈汤(《饮食疗法》)由蚬肉150g,茵陈30g组成。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适用于黄疸湿热并重者。 2.茵陈桃花汤(《药膳汤羹》)由茵陈30g,桃花3g,粳米30g组成。功效:利湿退黄,泻下通便。适用于湿热蕴结中焦,熏蒸肝胆所致之阳黄。可用于辅助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胆结石、胆道感染属湿热者。

 



为你推荐

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
相关文章

  • 中医药膳下的枸杞叶2025-05-13
  • 乌骨鸡:滋补圣品的千年传奇2025-05-13
  • 中医药膳七宝蔬菜羹2025-05-27
  • 中医药膳韭菜炒虾仁2025-05-27
  • 中医药膳首乌猪肝片2025-05-27
  • 中医药膳萝卜煲羊腩2025-05-27
  • 中医药膳春笋酿猪肉2025-05-27
  • 中医药膳中山四物汤2025-05-27
  • 中医药膳金橘小米粥2025-05-27
  • 中医药膳砂仁鲫鱼汤202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