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大麦煮米粥

  • 时间:2025-05-27
  • 编辑:人之康

大麦煮米粥

【来源】《二十四节气药膳养生》

【组成】大麦粉、粳米各适量。白糖或红糖适量。

大麦煮米粥.png

【制作用法】取一碗清水,加入两小勺大麦粉调匀,备用。取粳米适量,按常法煮粥,粥熟,一边用勺搅拌大麦粉,一边缓缓注入粥内,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白糖或红糖调味即可。直接食用,晾凉后食用,口感更好。

【专家点评】大麦粉是用大麦磨成的粗粉,味甘性凉,入脾、肾二经,具有健脾和胃、清热凉血、宽肠利水的功效,主治饮食积滞、脘腹胀满、大便泄泻、小便淋痛、水肿、汤火灼伤等病证。唐代《新修本草》说:“大麦面平胃,止渴,消食,疗胀。”陶弘景《名医别录》说:“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本草纲目》说:“宽胸下气,凉血,消积,进食。”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评价说:“大麦,功用与小麦相似,而其性更平凉滑腻,故人以之佐粳米同食。或歉岁全食之,而益气补中,实五脏,厚肠胃之功,不亚于粳米。” 现代研究,大麦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族等营养物质,含淀粉酶、水解酶、蛋白分解酶等多种酶,能促进人体消化功能,还含尿囊素,能促进化脓性创伤及顽固性溃疡愈合。 本方又名“大麦粥”,来源于大运河畔江苏丹阳的民间验方。夏天丹阳有家家户户喝大麦粥养生的习惯。本方以大麦粉为主,合入粳米,可增强方中补脾养胃的作用,加入白糖,以增强方中清热利尿的功效。全方合用,有健脾和胃、清热消暑、消积通便的功效。适用于夏季、小满前后食欲不振、胃腹胀满、口干口苦、大便干结等不适的调养。粥中加入益气补血、温脾暖胃的红糖,亦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胃腹冷痛、大便泄泻等病的调治。

【使用注意】传统上煮大麦粥有放碱的习惯,以求快熟黏烂,味美好吃。现代营养学研究认为,谷米中的维生素B1、B2喜酸怕碱,煮粥放碱会使米粥里的养分大量损失,因此煮大麦粥禁忌放碱。

【适用季节】夏季

【适用节气】小满

【适用人群】一般

 



为你推荐

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
相关文章

  • 中医药膳下的枸杞叶2025-05-13
  • 乌骨鸡:滋补圣品的千年传奇2025-05-13
  • 中医药膳七宝蔬菜羹2025-05-27
  • 中医药膳韭菜炒虾仁2025-05-27
  • 中医药膳首乌猪肝片2025-05-27
  • 中医药膳萝卜煲羊腩2025-05-27
  • 中医药膳春笋酿猪肉2025-05-27
  • 中医药膳中山四物汤2025-05-27
  • 中医药膳金橘小米粥2025-05-27
  • 中医药膳砂仁鲫鱼汤2025-05-2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