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乌梅粥,绿豆素有“济世之良谷”的说法,是我国传统的豆类食物,其味甘、性寒,入心、肝、胃经,具清热、消暑、利水、解毒之功,主治暑热烦渴、感冒发热、呕吐泄泻、痰热哮喘、头痛目赤、口舌生疮、水肿尿少、痘疹疮疡、药物及食物中毒。《本草纲目》评价说:“绿豆,消肿治痘之功虽同赤豆,而压热解毒之力过之,且益气、厚肠胃、通经脉,无久服枯人之忌。” 绿豆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维生素,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胡萝卜素,矿物质钙、磷、铁,富含赖氨酸、亮氨酸、苏氨酸,但是蛋氨酸、色氨酸、酪氨酸比较少。现代研究,绿豆所含蛋白质、磷脂成分均有兴奋神经、增进食欲的功能;多糖与球蛋白成分可通过增强血清脂蛋白酶的活性,促进胆固醇在肝脏中分解的作用降低血脂,从而预防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绿豆含有丰富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可减少蛋白分解、减少氮质血症,因而起到保护肝肾功能等作用。 本方为民间验方,以绿豆为主,加入乌梅、粳米组成。夏至暑热为患,又兼湿邪,易伤津耗气、湿阻脾胃。绿豆与乌梅搭配,辅以粳米,既消暑利湿,恢复脾胃升降之职,又益气生津,补充人体耗损的津、气。本方适用于夏至时节的养生保健,能缓解因为暑热、湿热天气导致的厌食纳呆、心烦汗多、体劳身倦、口干便干等不适。
2025-05-27
归戟羊肉汤,羊肉肉质较猪肉或牛肉都更为细嫩,其味甘、性热,入脾、胃、肾经,有温中健脾、补肾助阳、益气养血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每100g羊肉中,蛋白质含量19g,脂肪含量14.1g,较猪肉和牛肉的脂肪、胆固醇含量都要少,含有B族维生素、维生素A、烟酸等,是一种高动物蛋白的良好食物。 本方原名“当归温阳汤”,为邓沂教授自拟习用方,刊录于《生活与健康》杂志,实由张仲景《金匮要略》“当归生姜羊肉汤”改创。方中以当归与羊肉为主,合入枸杞子、红枣与巴戟天、生姜组成。当归补血活血、散寒止痛;羊肉温肾助阳、益精补血。枸杞子滋补肝肾、养阴补血;红枣益气养血、健脾益胃;巴戟天温肾助阳、散寒止痛;生姜温中散寒、开胃醒脾。张仲景原方以当归、羊肉兼补兼温,而以生姜宣散其寒,邓沂方又加入枸杞子、红枣强化养阴作用,巴戟天强化温阳功效,故具温阳散寒、养血补虚之功。夏至日为全年阳气极盛之时,夏至前后食用本膳取“冬病夏治”之意,可减轻脾肾阳气不足、冬重夏轻的症状。适用于冬日加剧之脾胃虚寒、脾肾不足之人脘腹冷痛、大便泄泻、畏寒肢冷、关节肿痛等病的调养。
2025-05-27
银花天葵汤,明朝官方本草《本草品汇精要》说:“金银花,花初开则色白,经一二日则色黄,故名金银花。”因此金银花亦有银花、双花、二宝花等别称,其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 现代研究认为,金银花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及绿原酸、异绿原酸、木犀草素等,金银花煎剂及醇浸液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此外还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炎解热、加强防御机能,以及降低血脂等作用。 天葵草为保健蔬菜,又名紫背天葵、紫背菜、血皮菜、观音苋、红背菜,其味苦、性微寒,具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生津止渴、散瘀消肿的功效。 本方为民间验方,方中金银花与菊花质地轻盈,遇水而浮,有升散之性,能疏散肌表风热,托发疮毒,佐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天葵草、七叶一枝花、淡竹叶、生甘草,共奏清热解毒、托疮排脓、消肿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夏季皮肤油脂分泌旺盛,其氧化产物易堵塞毛孔,加之细菌感染,容易引起毛孔发炎化脓等皮肤问题。本方适用于夏至大暑时节疔疖疮疡红肿热痛,伴见身热口苦、便干尿浊等不适的调治。
2025-05-27
豌豆柿饼糕
2025-05-27
紫菜排骨汤
2025-05-27
忽思慧桂浆
2025-05-27
2024-11-0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