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


中医药膳马齿苋菜粥

马齿苋菜粥,马齿苋又名太阳草、酸米菜等,李时珍《本草纲目》谓:“其叶比并如马齿,而性滑利似苋”而得名。其味酸、性寒,归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除湿通淋的功效,主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妇女带下、痈肿疮毒等病证。《滇南本草》说:“消暑热,宽中下气,润肠,消积滞,杀虫,疗疮红肿疼痛。” 现代研究,马齿苋还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炎症的辅助治疗,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称。另外,马齿苋全草含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多量钾盐,有良好的利水消肿作用,钾离子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壁,使血管壁扩张,阻止动脉管壁增厚,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本方源于《本草纲目》,是在调中和胃的粳米粥中加入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杀虫利尿的马齿苋,不仅清淡鲜香,风味独特,还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养胃的功效。适用于夏季常发的肠炎、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疮痈肿毒等病的辅助食疗。

2025-05-27

中医药膳木瓜蒸米糕

木瓜蒸米糕,小满时节多雨潮湿,脾喜燥恶湿,最易受到湿邪侵害,致使人体消化功能失调,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泄泻。现代人常喜过食辛辣、辛燥重口之品,其虽能化湿但亦易耗伤胃液,过食则进一步影响脾胃消化功能,反助生内湿。此类胃燥脾湿之人常饥不欲食。此时欲服辛燥之品除湿又有伤胃阴之弊,服阴寒之品又有加重脾湿之忧,调治之法宜从平和之品入手。 番木瓜即木瓜,属瓜类水果,味甘性平,香甜味美,质润汁丰,食用价值突出,《中华本草》指出:“消食下乳,除湿通络,解毒驱虫。主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乳汁稀少、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湿疹、烂疮肠道寄生虫病。” 现代研究,番木瓜含有番木瓜碱、木瓜蛋白酶、脂肪酸、果糖、维生素及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被称为“百益之果”。半个中等大小的木瓜足供成人整天所需的维生素C。根据药理研究,番木瓜的蛋白酶能帮助分解肉类蛋白质,可帮助人体消化和吸收肉食,对防治胃溃疡、肠胃炎、消化不良等有较好的辅助疗效。 本方出自清朝手抄菜谱、厨艺秘籍孤本《调鼎集》。成品外观色泽白净清爽,鲜亮橙黄的木瓜点缀其间,色彩搭配清新,入口细嚼,能品尝到木瓜的甜香与牛奶的乳香,口感软韧适宜,有激发食欲、开胃醒脾的作用,又因木瓜能消食导滞,可以减轻脾胃消化的负担,木瓜与面粉、牛奶配伍,健脾的同时又能护养胃阴。因此,本方具有和胃化湿、助运消食的保健功效。适用于小满节气前后,脾湿胃燥所致脘腹胀满、食欲不振、饥不欲食、反酸呃逆、形体消瘦、大便干湿不调等不适的调理。

2025-05-27

中医药膳大麦煮米粥

大麦煮米粥,大麦粉是用大麦磨成的粗粉,味甘性凉,入脾、肾二经,具有健脾和胃、清热凉血、宽肠利水的功效,主治饮食积滞、脘腹胀满、大便泄泻、小便淋痛、水肿、汤火灼伤等病证。唐代《新修本草》说:“大麦面平胃,止渴,消食,疗胀。”陶弘景《名医别录》说:“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本草纲目》说:“宽胸下气,凉血,消积,进食。”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评价说:“大麦,功用与小麦相似,而其性更平凉滑腻,故人以之佐粳米同食。或歉岁全食之,而益气补中,实五脏,厚肠胃之功,不亚于粳米。” 现代研究,大麦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族等营养物质,含淀粉酶、水解酶、蛋白分解酶等多种酶,能促进人体消化功能,还含尿囊素,能促进化脓性创伤及顽固性溃疡愈合。 本方又名“大麦粥”,来源于大运河畔江苏丹阳的民间验方。夏天丹阳有家家户户喝大麦粥养生的习惯。本方以大麦粉为主,合入粳米,可增强方中补脾养胃的作用,加入白糖,以增强方中清热利尿的功效。全方合用,有健脾和胃、清热消暑、消积通便的功效。适用于夏季、小满前后食欲不振、胃腹胀满、口干口苦、大便干结等不适的调养。粥中加入益气补血、温脾暖胃的红糖,亦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胃腹冷痛、大便泄泻等病的调治。

2025-05-27

中医药膳芹菜拌豆腐

芹菜拌豆腐

2025-05-27

中医药膳冬瓜海薏汤

冬瓜海薏汤

2025-05-27

中医药膳祛热除湿汤

祛热除湿汤

202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