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绿豆粳米粥

  • 时间:2025-05-27
  • 编辑:人之康

绿豆粳米粥

【来源】《普济方》

【组成】绿豆25g,粳米100g。冰糖适量。

绿豆粳米粥.png

【制作用法】绿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大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煮粥,直至豆熟米烂。最后将冰糖加水化开,兑入粥内,搅拌均匀即成。直接食用。

【专家点评】绿豆,又名青小豆,因其颜色青绿而得名,味甘性寒,归心、肝、胃经。具有清热消暑、利水解毒的功效,主治暑热烦渴、消渴、淋证、小便涩痛等病证,以及药物及食物中毒等。由于绿豆营养丰富,用途较多,李时珍称其为“菜中佳品”,是夏令饮食的上品。宋朝官方本草《开宝本草》记载:“绿豆,甘,寒,无毒。入心、胃经。主丹毒烦热,风疹,热气奔豚……消肿下气,压热解毒。”明代医学家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指出:“绿豆,甘寒能除热下气解毒。阳明客热则发出风疹,以胃主肌肉,热极生风故也,解阳明之热,则风疹自除。胀满者,湿热侵于脾胃也,热气奔豚者,湿热客于肾经也,除湿则肿消,压热则气下,益脾胃而肾邪亦自平也。” 现代研究表明,绿豆有解毒、抗菌抑菌、补充无机盐及维生素的作用;含胡萝卜素、核黄素、蛋白质和糖类等成分,有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肿瘤等作用;含丰富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可保护肝脏,减少蛋白分解,减少氮质血症,从而保护肾脏。 本方源于《普济方》。方中绿豆性寒清热,是夏季应季的豆类,兼加粳米护养胃气,冰糖补中调味。诸品合用,共奏清热、消暑、解毒之功,并且具有清热而不伤正的特点。适用于夏季心烦失眠、口渴便干等不适的调养,中暑证的预防,以及热毒壅盛所致疮痈肿毒等病的调治。

【使用注意】若兼见食欲不振、胃寒冷痛,或大便较稀,可在原方基础上,加入健脾益气的大枣10枚、渗湿止泻的赤小豆25g。

【适用季节】夏季

【适用节气】立夏

【适用人群】一般

 



为你推荐

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
相关文章

  • 中医药膳下的枸杞叶2025-05-13
  • 乌骨鸡:滋补圣品的千年传奇2025-05-13
  • 中医药膳七宝蔬菜羹2025-05-27
  • 中医药膳韭菜炒虾仁2025-05-27
  • 中医药膳首乌猪肝片2025-05-27
  • 中医药膳萝卜煲羊腩2025-05-27
  • 中医药膳春笋酿猪肉2025-05-27
  • 中医药膳中山四物汤2025-05-27
  • 中医药膳金橘小米粥2025-05-27
  • 中医药膳砂仁鲫鱼汤2025-05-2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