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药食同源产业调研与市场机遇

  • 时间:2025-06-16
  • 编辑:人之康

黑土瑰宝,药食同源——黑龙江大健康产业新蓝海

在 “健康中国” 战略推动下,药食同源理念从传统文化符号演变为大健康产业增长极。黑龙江作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凭借寒地黑土孕育的人参、刺五加、北五味子等道地药材,打造 “寒地龙药” 品牌,推动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本报告从政策、产业动态、产品、文化、市场及企业六大维度,剖析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机遇。

LOCAL1696835606329ZEVV3WKV6D (1).jpg

一、政策与法规框架:产业发展指南针

1.国家层面:目录演进与管理

国家对药食同源物质实行目录制管理,历经三次扩容:2002 年公布 87 种,2020 年新增 6 种,2023 年再增 9 种,2024 年再增4种。列入目录的物质作为普通食品需遵守《食品安全法》,部分高价值药材如党参、西洋参等启动试点管理,为地方探索产业化路径提供政策空间。

2.省级层面:战略规划与实施

《黑龙江省 “十四五” 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推动灵芝、黄芪等试点,开发人参、刺五加系列食品、保健品及化妆品,弘扬药膳文化,目标到 2025 年培育 1-2 个产值过亿元的中药健康产品。规划提出 “中医药 +” 融合工程,推动与健康养老、文化旅游融合,并依托地缘优势扩大对俄中医药服务开放,争取增设中药材进口口岸。

3.知识产权与资源保护

我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推进《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管理条例》立法,要求依赖国内生物遗传资源的科研成果申请知识产权时出具合法来源证明,对保护 “寒地龙药” 资源意义重大。企业需重视合规经营,构建竞争壁垒。

黑龙江省采取 “存量开发 + 增量突破” 双轨策略,利用目录内品种快速形成产业基础,推动刺五加、人参等争取试点或入列,同时推动从 “原料输出” 到 “品牌输出” 转型,打造区域公共品牌。

二、产业动态与市场脉搏

1.行业展会与科技转化

第三十四届哈洽会上药食同源产品成亮点,刺五加茶、沙棘原浆等新型产品受关注,显示市场认知度提升。黑龙江举办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会议,推动产学研对接,加速药食同源大健康产品落地。

2.关键人物与企业发声

全国人大代表冷友斌建议将黑龙江作为 “功能标识食品” 试点,利用人参、黄芪资源开辟新赛道。学界呼吁推动刺五加 “药食两用” 申报,突破产业瓶颈。

3.政策与地方行动

国家卫健委对新品种申报持审慎态度,要求充分安全性评估。鸡西市提出打造 “寒地龙药刺五加名城”,虎林市签署共建协议并申请地理标志商标,地方政府积极推动资源优势转化。

黑龙江药食同源产业处于起飞阶段,政产学研协同生态加速形成,市场平台为产品提供 “压力测试”,终端反馈降低企业研发风险,为品种申报提供市场佐证。

三、龙江特色产品图谱:寒地龙药价值核心

1.人参:百草之王

黑龙江是全国最大人参种植区,2021 年种植面积 30.3 万亩,产量 4.33 万吨,鲜参供应占全国 70%。西洋参 2023 年入列药食同源目录,推动人参食品化开发,产品涵盖饮片、蜜片、茶、酒、化妆品等,向全株利用和现代消费场景延伸,种植向标准化迈进。

2.刺五加:北国神草

黑龙江是刺五加绝对主产区,野生蕴藏量、市场占有率等 14 项指标全国第一。当前因未入药食同源目录受限,企业开发刺五加茶、酒等准食品化产品培育市场,乌苏里江制药的刺五加注射液占全国 80% 以上份额。

3.其他核心品种

北五味子:铁力市产品为国家地理标志,开发保健食品与化妆品;

黄芪:2023 年入目录,林口县打造 “黄芪谷”,开发超微粉、茶饮等;

沙棘:已入目录,开发原浆、饮料;紫苏:桦南县为 “中国紫苏之乡”,开发 120 余种产品;

蓝靛果:新兴浆果,开发冻干粉、饮料等。

黑龙江产品开发呈 “梯队化” 布局:人参、刺五加为旗舰,五味子等为支柱,蓝靛果等为潜力新品。产品形态创新是关键,需融入现代消费趋势,实现从药材到商品的价值链跃升。

四、药食文化历史根脉与传承

1.古籍记载与文化溯源

《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典籍对北五味子、刺五加等有高度评价,为产品提供文化背书。金代女真人 “肉粟兼食” 的饮食传统,奠定东北 “炖菜” 文化基础,为药食同源理念扎根埋下伏笔。

2.民族食疗智慧

满族 “炖补” 文化中,人参、鹿茸等既是佳肴也是补品,萨满文化中药用动植物用于祭祀与治疗;赫哲族以渔业为主,利用 140 余种野生药用植物和山野菜,与自然共生的方式为产品开发提供生态知识。

文化是品牌差异化核心,营销需从 “讲功效” 到 “讲故事” 转变,结合民族谚语与文化符号。传统食谱为产品创新提供灵感,降低市场风险,实现传统与现代融合。

五、市场与产业价值评估

1.产业规模与目标

2022 年黑龙江中药材种植面积 408 万亩,增速全国领先,人参鲜参市场规模占全国 70%。黑龙江确立打造 “中医药千亿元产业” 目标,注入政策动力。

2.产业链分析

上游:形成 “一县一业” 种植布局,加强良种繁育;中游:精深加工率不足 30%,需推动龙头企业技术升级,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下游:构建线上线下营销体系,建设仓储物流与产地市场;生态闭环:打造 “种植 + 加工 + 药渣利用 + 养殖” 模式。

3.消费者洞察

Z 世代成养生消费主力(83.7%),偏好便捷化、零食化的 “懒系健康” 产品,注重颜值与体验,易受社交媒体影响,认同国潮文化,为产业创新指明方向。

4.国际市场机遇

俄罗斯医药市场 70% 依赖进口,对天然药物需求增长。黑龙江依托口岸优势,绥芬河等打造俄罗斯中药材集散地,中俄贸易额 2023 年有望突破 2000 亿美元,中医药贸易成新增长点。

产业核心矛盾是 “强资源、弱加工”,需补齐加工短板。Z 世代消费特征带来 “换道超车” 机遇,应开发功能性食品,对接国际双循环,打造中药材贸易与加工枢纽。

六、知名企业与科研机构

1.龙头企业

珍宝岛药业:布局全产业链,打造中药材交易中心与 “神农谷” 项目,推动产业整合;

葵花药业:以品牌和渠道为核心,开发金银花露等药食同源产品,构建多维营销模式;

乌苏里江制药:刺五加注射液市场占比超 80%,建立 20 万亩种植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


2.科研院所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承办科技成果转化会议,参与省级规划制定,在药食同源研究方面成果丰硕;

哈尔滨商业大学:开发功能性果冻等产品,利用现代技术研究药食同源物质;

黑龙江大学:郑春英团队深入研究刺五加成分,提供科学依据;黑龙江省农科院:为中药材种植提供技术支撑,提升 “寒地龙药” 科技含量。

企业战略差异化,从产品制造商向生态构建者转型,产学研合作需提升转化效率,破解 “从实验室到货架” 的堵点。

科技、文化与市场三重奏

黑龙江药食同源产业具备资源与文化优势,但面临加工、品牌与转化挑战。未来需以科技赋能,推动生物技术与 AI 应用,实现品质升级;以文化赋能,打造国潮品牌,引发情感共鸣;以市场赋能,融入生活方式,对接双循环。唯有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胜势,才能让寒地龙药产业新蓝海真正奔涌。



为你推荐

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
相关文章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治疗哪些疾病?

麦冬被誉为“滋阴上品”,其甘润微寒的特性使其成为调理肺、胃、心三经的良药。无论是干咳无痰、心烦失眠,还是口干舌燥,麦冬都能发挥独特的疗效。那么,麦冬具体有哪些功效?它主要治疗哪些疾病?本文将深入解析麦冬的药用价值,帮助您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一中药材。

2025-05-08

天冬:润肺养阴的千年良药,揭秘你不知道的六大功效

“一到秋冬喉咙干,喝再多水也不解渴”——你是否也常被这类问题困扰?在中医典籍中,一味名为“天冬”的药材,因其独特的润燥生津功效,被历代医家视为调理肺阴不足、肠燥便秘的“天然润肤露”。这株攀附于山林石缝间的百合科植物,究竟藏着哪些养生智慧?现代研究又如何验证它的千年药用价值?

2025-05-09

地黄:千年药草背后的十大科学验证功效

“春采生地黄,秋取熟地黄”——这句流传千年的中医谚语,道出了地黄在中药配伍中的核心地位。 作为“四大怀药”之首的地黄,不仅出现在《神农本草经》的上品名录中,现代研究更发现其活性成分对糖尿病、贫血、免疫调节等疾病具有突破性干预价值。

2025-05-09

杜仲叶的功效:从传统滋补到现代保健的全面解析

杜仲叶作为中国传统中药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因其显著的保健功效和药食同源特性备受关注。它不仅承载着千年的中医智慧,更在现代科学研究中被验证出多种生理活性。本文将从传统杜仲叶功效、现代药理研究、适用人群及食用方法等方面,全面解析杜仲叶的独特价值。

2025-05-10

天麻的正确食用方法与健康功效

天麻(学名:Gastrodia elata,中文名:天麻),作为一种珍贵的兰科植物,根茎在中医和东亚饮食文化中已有超过2000年的应用历史。这种生长于中国、日本、韩国等地的草本植物,因其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显著功效而备受推崇。本文将详细探讨天麻的传统用途、现代科学研究、正确食用方法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为您提供全面的健康指南。

2025-05-11

山茱萸:千年药食瑰宝的现代价值解析

深秋的山野间,一簇簇鲜红的果实如繁星点缀枝头,这便是被誉为”植物红宝石”的山茱萸。 这种看似普通的落叶灌木,却在中医药典籍中记载了超过2000年,从《神农本草经》到《本草纲目》,历代医家都将它列为滋补要药。如今,随着现代研究的深入,山茱萸的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025-05-11

灵芝的用途与功效

灵芝(学名:Ganoderma lucidum),又称Reishi或灵芝,是一种在传统中医中应用超过2000年的珍贵药用真菌。它生长在温暖湿润地区的阔叶树基部或树桩上,因其稀有性和健康益处被誉为“仙草”。本文将从传统用途、现代科学研究、食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全面探讨灵芝的用途和功效,为您提供科学且实用的健康指南。

2025-05-11

黄芪泡水喝的作用与功效

黄芪(学名:Astragalus membranaceus),又称黄芪或乳草,是一种在传统中医中应用超过2000年的珍贵药用植物。其根部常被用来泡水制成黄芪茶,因其潜在的健康益处而备受关注。本文将从传统用途、现代科学研究、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全面探讨黄芪茶的作用与功效,为您提供科学且实用的健康指南。

2025-05-11

西洋参的功效和主治功能: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西洋参(学名:Panax quinquefolius),又称美国人参,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珍贵药用植物。在传统中医中,西洋参以其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特性而闻名,常用于治疗气虚、阴虚等症状。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西洋参的健康益处逐渐被揭示。本文将从传统中医和现代科学的角度,详细探讨西洋参的功效和主治功能,为您提供科学且实用的健康指南。

2025-05-11

铁皮石斛的功效、作用与主治功能

铁皮石斛(学名:Dendrobium officinale),又称“石斛”或“仙草”,是传统中医中备受推崇的滋补药材。作为一种兰科植物,其干燥茎部因补阴生津、清热润燥的特性而被广泛用于养生和治疗。本文将从传统中医和现代科学的角度,详细探讨铁皮石斛的功效、作用与主治功能,为您提供全面的健康指南。

2025-05-12

热门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