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依托丰富的药食同源资源(如邳州银杏、盐城菊花、淮安芡实等道地药材),构建起具备显著市场与产业价值的发展体系。目前中药工业规模居全国前列,拥有 41 家中药饮片企业与 104 家中成药企业,部分园区与企业围绕银杏、铁皮石斛等品种形成产业链(如吉泰公司开发银杏茶、保健品,昊盛集团试点生产铁皮石斛饮料)。政策层面,《江苏省中医药条例》等文件从多维度扶持产业规范化发展,北部地区还将中药材种植与精准扶贫结合。市场端,受老龄化及年轻群体养生需求驱动,全国药食同源相关产值超 3000 亿元且年增 14%,江苏消费潜力突出。科技方面,江苏大学等机构通过解决萃取、制剂技术难题,开发超临界萃取产品及 “行走的膏方” 等创新剂型,持续提升产业附加值。
2025-06-15
江苏省药食同源产业近期动态频现,京口科技小院攻克萃取技术难题并推进国际合作,苏州稻香村推出陈皮山药粽等创新药膳获行业奖项。此外,药膳技能大赛、种薯技术推广及产业沙龙等活动持续推动产学研融合,首批省级药食同源秘方保护名录发布,展现江苏在技术研发与文化传承上的双轮驱动态势。
2025-06-17
江苏省坐拥丰富食药同源特色产品,形成 “一县一品” 产业格局。宝应芡实、金湖芡实等水生作物药食两用,泰兴银杏、滨海白首乌成地标性单品,更有非遗工艺加持的黄氏玉容丸等创新产品。从千年贡品到现代深加工,江苏以地域资源为基,推动食药同源产业传统与创新融合发展。
2025-06-17
江苏食药同源文化底蕴深厚,《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古籍记载与葛洪、叶天士等名医实践奠定其理论基础。当地拥有苏菊、银杏、芡实等道地药食两用食材,衍生出桂花鸭、董糖等传统美食及甘汁园功能性红糖等现代产品。如今,文化传承面临产品创新不足、标准不统一等挑战,需通过产学研合作、完善标准体系等推动产业升级,让传统智慧在现代健康产业中焕发新生。
2025-06-17
江苏省食药同源领域聚集多方力量:南京中医药大学依托科研平台推动标准制定与成果转化;老字号如苏州稻香村以陈皮、黄精等开发创新粽子,南京庆余堂结合中医外科开发特色产品;现代药企中,康缘药业、苏中药业具备研发潜力,江大源专注功能食品产业化。这些单位与企业覆盖科研、传统品牌及现代生产,构成江苏食药同源产业的核心力量。
2025-06-17
江苏依托丰富的药食同源资源如邳州银杏、宝应芡实等道地食材,形成科研院校、老字号与现代药企协同的产业格局。政策支持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南京中医药大学等攻克技术难题,稻香村等企业推出创新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文化传承与现代发展结合,展现强劲发展动力。
2025-06-17
随着端午佳节临近,粽子市场再度升温。在众多品牌中,中华老字号苏州稻香村旗下的高品质食品品牌 “稻香私房” 再度以创新破局,除了延续以往经典口味外,今年以“药食同源・健康端午”为主题,深入挖掘传统“药食同源”文化,精选陈皮、牡丹、山药、黄精等兼具食补功效的天然食材,重磅推出四款融合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膳食需求的创新口味粽子:
2025-08-12
2月11日,市政协常委、民盟常州市委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张翠娥率常州民盟一行七人赴金坛区开展《加快构建以药食同源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生态》主题调研交流活动。民盟常州市委副主委、区政协副主席、民盟金坛区委主委朱亚群陪同调研,金坛区民盟盟员代表参与交流。
2025-08-12
为满足老年及残障群体的健康需求,传递夏日养生策略与中暑急救知识,7月22日,南通大学红十字会药学院分会志愿服务队前往南通市崇川区景和花苑社区,以“药食同源护健康 志愿奉献暖人心”为主题,开展了为老助残“定制化”养生科普健康服务。
2025-08-12
11月28日,我市首家现代农业科技馆与扬州市中医药文化药食同源科普馆正式启用。科普馆以“好看,好吃,更健康,药膳进万家”为主题,通过介绍中华传统药食同源的起源与发展,展示食物的“四性与五味”及食用要求等中医药养生相关知识,让大众了解药膳从怀孕到婴幼儿,青少年至老年全生命健康管理及疾病管理的作用,为扬州的农业发展和中医药文化传承开启了新篇章。
2025-08-12
中药坊飘出面包香,年轻人排起长队,传统中医智慧正以松软可口的形态走进现代人的日常生活。 扬州市中医院食堂门口,队伍已蜿蜒至院门口。人们等待的并非专家号,而是新鲜出炉的“七宝茯苓美髯包”和“五黑养生包”。
2025-08-12
隆冬时节,走进镇江经开区丁卯街道扬帆路2号,这家落户于江苏江大源生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技小院,空气中能闻到一股淡淡的中草药香味,沁人心脾。江大源董事长邵兴军自豪地介绍道,自去年5月开始,他们和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共建了这一科技小院,已经成功解决了食药同源萃取率低、产品制剂品质不稳定、成品率低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有效突破了食药同源的产业瓶颈,让科创成果不断促成食药同源的中草药高值化利用。
2025-08-12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大二学生梁爽带领学生科创团队开展创新研究及产品开发。他们利用复合酶法提高取苣荬菜多糖,又将植物多糖和益生菌有机结合,开发植物多糖益生菌软糖系列产品。相比传统提取法,复合酶法显著提高了苣荬菜多糖提取效率,而苣荬菜多糖与益生菌联合应用可显著改善菌群失调与肠道免疫功能,抑制肠道炎症反应,改善肠道组织氧化应激,为肠道保健产品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2项国家发明专利。
2025-08-14
滨海白首乌,别名白何首乌,是中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和地产、地道中药材,与人参、灵芝、虫草并称“四大仙草”,具有安神补血、滋补肝肾、健脾益气、乌须黑发等功效,有着重要的经济开发价值。
2025-08-14
2024-11-0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