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五香酒料

  • 时间:2025-05-27
  • 编辑:人之康

五香酒料

【来源】《清太医院配方》

【组成】砂仁、丁香、檀香、青皮、薄荷、藿香、甘松、山柰、官桂、大茴香、白芷、甘草、菊花各12g,红曲、木香、细辛各8g,干姜2g,小茴香5g,烧酒1L。

五香酒料.jpg

【制作用法】1.以上药食以绢袋盛好,入烧酒中浸泡,10日后可用。 2.每日早、晚各饮1次,每次20~30mL。

【专家点评】本方所治之证有三,病位在脾胃及肝,由寒凝、湿阻、气滞所致,治宜化湿醒脾、散寒止痛、发表散邪。方中砂仁、藿香、红曲行气温中,化湿醒脾,配合甘松、檀香、木香、青皮行脾胃之气,消积化滞,而除胀止痛。可用于湿阻中焦或脾胃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等症。同时木香、青皮尚具疏肝破气之功,也可治疝气疼痛。干姜、官桂、大茴香、小茴香、丁香、山柰皆为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之品,官桂、大茴香、小茴香尚能暖肝散寒止痛,丁香也可降逆止呕,山柰能加强消食之功,主治寒湿凝滞之脘腹冷痛、疝气疼痛、饮食不消、恶心呕吐等症。细辛、白芷并藿香辛温,解表散寒,可用于外感风寒之头身疼痛、鼻塞流涕等症。薄荷、菊花辛以发散,凉以清热,用以发散表邪,且能入肝经而疏肝解郁,以减轻疝气及胁肋疼痛,并可缓解上药辛温伤阴耗液之弊。薄荷、藿香、甘松、山柰芳香辟秽,兼能化湿和中,可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酒为辛温之品,既可助细辛、白芷、藿香解表散邪,又与红曲一起温通血脉,取“气病治血”之意。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化湿醒脾、散寒止痛、发表散邪之功。

【应用】本方应用有三:一是脾胃气滞证,二是寒凝肝郁证,三是阴暑证。可用于寒邪凝结、痰饮阻滞、饮食积滞等所致的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食欲不振等;寒湿凝滞、肝气郁结引起的疝气疼痛;及暑季内有暑湿,而又贪凉感寒所致之呕恶恶食、头身疼痛等。

【使用注意】忌食生冷、油腻等物。

【附方】1.小茴香粥(《寿世青编》)由小茴香10~15g,粳米30~60g组成。功效暖肝散寒,行气止痛。适用于寒凝肝脉证之下腹胀痛、睾丸肿胀偏坠;或寒滞胃脘证之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得温则减,舌淡苔白,脉弦等。 2.香楝酒(《万病回春》)由南木香9g,大茴香9g,小茴香9g,川楝肉9g,连须葱白5根,白酒100mL,食盐适量组成。功效疏肝理气,散寒止痛。适用于寒凝肝脉证之寒疝腹痛的治疗。

 



为你推荐

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
相关文章

  • 中医药膳下的枸杞叶2025-05-13
  • 乌骨鸡:滋补圣品的千年传奇2025-05-13
  • 中医药膳七宝蔬菜羹2025-05-27
  • 中医药膳韭菜炒虾仁2025-05-27
  • 中医药膳首乌猪肝片2025-05-27
  • 中医药膳萝卜煲羊腩2025-05-27
  • 中医药膳春笋酿猪肉2025-05-27
  • 中医药膳中山四物汤2025-05-27
  • 中医药膳金橘小米粥2025-05-27
  • 中医药膳砂仁鲫鱼汤202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