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云南省药食同源的历史根脉
云南有许多道地药材,也是药食同源的重要品种。比如三七,是我国民间最早使用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有确切文字记载的种植历史至今已有 400 余年,使用历史已有 1600 余年,文山州是三七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天麻被誉为 “林下黄金”,云南是其重要产地,明代医药学家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为中医养生和药食同源提供了丰富素材,《中国植物志》收录中国产石斛 78 种,其中云南产 46 种,云南在药食同源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同时,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药食同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云南药食同源产业的发展。
傣族泼水节:必饮 "葩楠秀"(绞股蓝花水)净身祈福。
彝族火把节:分食 "茯苓火烤荞饼" 象征祛病消灾。
白族照壁题字:"福寿康宁"下必种 石斛(寓意健康)。
傣族竹编食盒:分层放 香茅草(防蛀)+ 食用花(入药)。
《滇南本草》(明·兰茂):早于《本草纲目》142年,载药食同源种 260种,如 "辣木通乳,酸角醒酒"。
《百夷传》(明·钱古训):记傣族 "以花为馔,以叶为药" 习俗。
民族文化:世居民族的药食密码
典籍:贝叶经《档哈雅》载 "四塔五蕴" 理论,将食物分为 "风火水土" 四性。
代表:"楠咪"(香茅草酱):佐食生鱼,解鱼毒、"埋嘎筛"(绞股蓝):制凉茶平衡湿热
大理古驿道:马帮创 "草血竭炖马肉" 抗疲劳,演变为今 "草血竭汽锅鸡"。
宗教融合:佛教斋食以 "黄精" 仿荤腥(如素火腿),载入《白国因由》。
火塘三宝:
"小黑药" 酒:根茎泡酒治风湿、"苦荞粑" 蘸蜂蜜:清肠解毒、烟熏 "云茯苓":悬于梁上防霉变
云南药食同源三千年,实为 “以山川为药柜,用民族智慧作方” 的生存哲学。当文山三七花茶成为上海白领手伴,当傣家绞股蓝现身东京药妆店,古老智慧正沿 “南方丝绸之路” 开启新的全球化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