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一、关于甘肃省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
在甘肃省医疗机构推广食疗药膳工作中,也明确规定 “药食同源” 产品从中药材种植、加工到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等环节,必须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相关规定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发布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党参生产卫生规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黄芪生产卫生规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肉苁蓉生产卫生规范》等 3 项标准,对食药物质党参、黄芪、肉苁蓉的加工、选址及厂区环境、厂房和车间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试点工作方案:省卫生健康委会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制订了《甘肃省党参黄芪肉苁蓉等食药物质开展生产经营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对省内种植规模和产量大的中药材党参、黄芪、肉苁蓉按照食药物质进行试点管理,明确了试点范围、期限、工作重点等内容。要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食用安全风险监测和消费量调查工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监督食品企业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二、实事新闻动态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健康甘肃行动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20〕3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国民营养计划(2018—203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政办发〔2018〕111号),充分发挥食疗药膳在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中的积极作用,促进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近日,甘肃省卫健委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食疗药膳工作。结合营养学与药食以及健身的有效相融,大力提升全体居民的整体健康素养。
三、当地特色药食同源产品
兰州百合:世界上唯一可食用的 “药食同源” 甜百合,对肺热咳嗽、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陇西黄芪:陇西是我国黄芪的道地产区,所产黄芪根条粗大、质坚而绵、粉性足,药用成分含量高,被誉为芪中精品。民间常用其煎汤或泡水代茶饮,以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渭源白条党参:产于甘肃定西渭源县,具有气血双补、增强免疫等功效,对术后体虚、产后调理效果显著
肉苁蓉:甘肃的肉苁蓉也是当地的特色药食同源产品之一。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有补肾壮阳、益精养血的作用
四、甘肃省食药同源历史文化
先秦时期: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黄帝相传均诞生于甘肃,药食同源” 思想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其中提出了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的食与药相结合理念,为甘肃食药同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唐宋时期:唐代《药性论》记载 “虚而客冷,用陇西黄芪”,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巩昌府志》物产部中对黄芪有记载,说明当时黄芪一直为陇西的重要物产,甘肃省药食同源的历史根脉与华夏文明的发展、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以及古丝绸之路的贸易交流密切相关。
五、本地知名企业与科研机构
甘肃固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成立于 2021 年,由张掖农发集团发起,联合多所科研院所组建研发团队。是一家集健康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型企业
甘肃陇脉药材有限公司2:成立于 2007 年,是省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以甘肃道地药材为依托,在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开发特色饮片、药食同源健康食品等大健康产品。
甘肃渭水源药业科技有限公司4:2022 年 1 月开始生产药食同源产品,与多家合作社和种植农户合作与多所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体系,保障产品安全可靠。
科研机构
兰州大学药学院3:承担了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 ——《陇源食药物质鲜贮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和产品研发》” 项目,协同攻关,围绕延长陇源食药物质鲜贮期和开发创新产品,针对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取得多项成果
甘肃中医药大学:在中医药研究方面具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和专业人才队伍,在药食同源领域开展了诸多研究工作,
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作为专门的中医药科研机构,在药食同源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推动药食同源理论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核心产值与发展规模
国内市场
2023 年,甘肃省中医药全产业链规模达到 808 亿元,其中药食同源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贡献了相当比例的产值。2024 年中医药全产业链总产值达 381 亿元,其中药食同源产品占比显著,全省现有 60 余家药食同源试点生产企业,开发了 200 多个产品品种,全国药食同源市场规模 2024 年 Q1 达 122.54 亿元,同比增长 31.54%,预计 2030 年将突破 2000 亿元,
国际市场
出口快速增长:2025 年一季度,甘肃中药材出口值达 2216 万元,同比增长 24.8%,产品覆盖东南亚、欧洲等 15 个国家和地区,未来,随着政策支持、科技转化和品牌建设的推进,甘肃药食同源产业有望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占据更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