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福建的食药同源文化历史悠久,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智慧,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风俗紧密相连。从古籍记载、经典药膳到传承发展,食药同源在福建大地展现出丰富的内涵与独特魅力。
福建的食药文化在诸多古籍中留下痕迹。南宋泉州人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堪称经典,这本宋代文人食谱集倡导以食养为主体的康养食疗理念,主张利用日常生活中具有康养效果和药食同源特性的药物与食物进行食疗。书中记录的一百多种山家食品,原料丰富多样,除常见的米、面、豆、粟、芝麻制作的各类主食,还搭配了各色蔬果,如萝卜、竹笋、莲藕,以及苦菜、蕨菜、槐叶等野菜,甚至用上了牛蒡、地黄、百合等药物。在宋代,牛蒡就被视为 “药食同源” 的食材,随着当时人们饮食理念从追求大鱼大肉转向蔬菜、瓜果等素食方向发展,《山家清供》的理念正与这种趋势相契合,也与现代社会追求有机、绿色、环保、天然,注重原材料与节气时令匹配及营养搭配的饮食理念不谋而合。
此外,在有关荔枝的古籍专著《闽中荔支通谱》中,也能看到食药同源的影子。荔枝不仅滋味鲜美,更具药用价值。其性温,入心、脾、肝经,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等功效 。书中详细记载了福建荔枝的品种、种植、贮藏、加工等内容,从侧面反映出福建地区对具有食药两用特性食材的深入认知与利用。
福建各地有着许多经典药膳,承载着食药同源文化。在泉州,四物番鸭汤是一道家喻户晓的药膳汤品。它以番鸭为主要食材,搭配当归、熟地、白芍、川芎这四种药材慢炖而成。当归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熟地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与番鸭搭配,使得这道汤具有补血调经、滋养身体的功效,成为闽南常见的滋补佳品。还有猪肝枸杞汤,将猪肝与枸杞同煮,枸杞能养肝明目,猪肝富含铁质和蛋白质,此汤有助于补肝益血,尤其适合视力不佳或体虚者食用 。
漳州的药膳同样丰富多样。“虎尾轮排骨汤”“七指毛桃老鸭汤” 等深受当地人喜爱。漳州地处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常年湿盛,病多夹湿热,民间常用性味甘平、药食两用的健脾利水渗湿药来调节人体内环境。如虎尾轮,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消痈等功效;五指毛桃又被称为 “南芪”,既有类似黄芪补肺益气的功效,又适合南方人偏 “湿” 的体质,可健脾利湿、行气活络,使补而不腻。这些药膳巧妙地将食物与药材结合,满足味蕾的同时达到养生保健目的 。
福建食药同源文化在民间代代相传,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漳州,每天清晨,酒楼会采购大批中草药,与青菜、海鲜、肉类等食材相结合,烹饪出美味可口的药膳,深受食客欢迎。遍布街头巷尾的 “炖罐小吃”,也是市民品尝药膳的常去之处。各大菜市场售卖金针根、虎尾轮、五指毛桃等草药,市民会根据所买食材搭配中草药做药膳 。
药膳的传承离不开人才培养。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多年来致力 “承中药传统技能,扬闽南药膳文化”,多次与漳州市卫健委联合举办药膳制作技能比赛,参赛队伍围绕传统的二十四节气现场制作养生药膳。作为全省首批中医药文化教育试点学校的漳州市岳口小学,在校内百草园种植车前草、薄荷、鱼腥草等中草药,老师带领学生参与种植过程,让中医药文化从小扎根 。
随着时代发展,福建食药同源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例如,来自宁德屏南的郑晓铃,借助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数字化技术,通过专属小程序、智慧供应链中台、24 小时数字养生顾问以及线下体验空间等形式,将屏南的药食文化传承与创新,让古老的药食智慧借助现代科技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
福建食药同源文化从古籍记载走来,在经典药膳中彰显魅力,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它是福建人民智慧的结晶,也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着宝贵的经验与借鉴,值得深入挖掘与弘扬。
麦冬被誉为“滋阴上品”,其甘润微寒的特性使其成为调理肺、胃、心三经的良药。无论是干咳无痰、心烦失眠,还是口干舌燥,麦冬都能发挥独特的疗效。那么,麦冬具体有哪些功效?它主要治疗哪些疾病?本文将深入解析麦冬的药用价值,帮助您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一中药材。
2025-05-08
“一到秋冬喉咙干,喝再多水也不解渴”——你是否也常被这类问题困扰?在中医典籍中,一味名为“天冬”的药材,因其独特的润燥生津功效,被历代医家视为调理肺阴不足、肠燥便秘的“天然润肤露”。这株攀附于山林石缝间的百合科植物,究竟藏着哪些养生智慧?现代研究又如何验证它的千年药用价值?
2025-05-09
“春采生地黄,秋取熟地黄”——这句流传千年的中医谚语,道出了地黄在中药配伍中的核心地位。 作为“四大怀药”之首的地黄,不仅出现在《神农本草经》的上品名录中,现代研究更发现其活性成分对糖尿病、贫血、免疫调节等疾病具有突破性干预价值。
2025-05-09
杜仲叶作为中国传统中药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因其显著的保健功效和药食同源特性备受关注。它不仅承载着千年的中医智慧,更在现代科学研究中被验证出多种生理活性。本文将从传统杜仲叶功效、现代药理研究、适用人群及食用方法等方面,全面解析杜仲叶的独特价值。
2025-05-10
天麻(学名:Gastrodia elata,中文名:天麻),作为一种珍贵的兰科植物,根茎在中医和东亚饮食文化中已有超过2000年的应用历史。这种生长于中国、日本、韩国等地的草本植物,因其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显著功效而备受推崇。本文将详细探讨天麻的传统用途、现代科学研究、正确食用方法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为您提供全面的健康指南。
2025-05-11
深秋的山野间,一簇簇鲜红的果实如繁星点缀枝头,这便是被誉为”植物红宝石”的山茱萸。 这种看似普通的落叶灌木,却在中医药典籍中记载了超过2000年,从《神农本草经》到《本草纲目》,历代医家都将它列为滋补要药。如今,随着现代研究的深入,山茱萸的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025-05-11
灵芝(学名:Ganoderma lucidum),又称Reishi或灵芝,是一种在传统中医中应用超过2000年的珍贵药用真菌。它生长在温暖湿润地区的阔叶树基部或树桩上,因其稀有性和健康益处被誉为“仙草”。本文将从传统用途、现代科学研究、食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全面探讨灵芝的用途和功效,为您提供科学且实用的健康指南。
2025-05-11
黄芪(学名:Astragalus membranaceus),又称黄芪或乳草,是一种在传统中医中应用超过2000年的珍贵药用植物。其根部常被用来泡水制成黄芪茶,因其潜在的健康益处而备受关注。本文将从传统用途、现代科学研究、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全面探讨黄芪茶的作用与功效,为您提供科学且实用的健康指南。
2025-05-11
西洋参(学名:Panax quinquefolius),又称美国人参,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珍贵药用植物。在传统中医中,西洋参以其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特性而闻名,常用于治疗气虚、阴虚等症状。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西洋参的健康益处逐渐被揭示。本文将从传统中医和现代科学的角度,详细探讨西洋参的功效和主治功能,为您提供科学且实用的健康指南。
2025-05-11
铁皮石斛(学名:Dendrobium officinale),又称“石斛”或“仙草”,是传统中医中备受推崇的滋补药材。作为一种兰科植物,其干燥茎部因补阴生津、清热润燥的特性而被广泛用于养生和治疗。本文将从传统中医和现代科学的角度,详细探讨铁皮石斛的功效、作用与主治功能,为您提供全面的健康指南。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