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省食药同源信息汇总

  • 时间:2025-06-18
  • 编辑:人之康

在华夏文明的长河中,药食同源的理念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中华民族对健康与养生的智慧光芒。浙江省作为这一理念的重要实践地,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构建起独具特色的药食同源产业体系。从古籍中的智慧沉淀到现代企业的创新实践,从传统药膳的千年传承到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浙江正以多元融合的姿态,书写着药食同源文化的新篇章。

1.jpg

一、药食同源文化的历史根基与传承脉络

浙江药食同源文化的根源,深植于浩瀚的古籍经典之中。清康熙年间,浙江籍名医沈李龙在潜心研读《本草纲目》等经典著作后,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著成了药膳食疗领域的经典之作《食物本草会纂》。这部著作系统全面地总结了药膳与诊疗理论,为后世的药食同源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书中对枸杞、黄精等众多药食两用食材的性味、功效及应用方剂均有详细阐述,如记载枸杞 “味甘,性平,入肝、肾经,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并列举了枸杞粥等药膳方用于养生保健,至今仍具指导意义。

在历史的长河中,浙江涌现出众多传承药食同源文化的经典代表。乾隆二十一年(1756 年),沈旬义在杭州大井巷创立 “延年药膳坊”,后发展为闻名遐迩的 “宫延楼”。宫延楼以 “治未病” 为核心理念,开创性地推出 “先诊后食” 模式 —— 食客需先经医堂专业诊脉,再依据自身体质定制专属药膳。其菜品严格遵循《食物本草会纂》,如延年梨藕汤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之效,黄芪人参粥能大补元气、健脾益肺。历经数代传承,宫延楼在嘉庆年间跻身 “杭州八大名楼”,光绪年间更是在江南大疫中以秘制膏方拯救无数生命,如今作为浙江老字号、杭州老字号品牌,依然为现代人提供着契合需求的养生产品与服务。--浙江省:药食同源文化的传承与绽放


二、地方特色药膳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磐安县作为浙江药食同源文化的重要地标,其药膳历史可追溯至 1700 多年前的东晋时期。相传东晋道士许逊游历至磐安玉山,教当地百姓辨认药食同源草药并传授药膳制作之法;南朝时期,昭明太子萧统隐居大盘山,将宫廷药膳方无私相授,传说由此诞生了磐安经典药膳 —— 黄精炖鸡。磐安境内药用植物达 1000 余种,大盘山自然保护区更是我国唯一以野生药用生物种质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药膳发展提供了优质原料。

近年来,磐安积极挖掘整理药膳文化,成立浙江省求是药膳科学研究院和药膳产业协会,组建跨领域专家研发团队。2016 年推出首批 16 道用道地中药材制作的药膳并制定技术标准,如今已开发出 180 多种涵盖餐饮、临床、调理等系列的药膳产品。其中,黄精炖猪蹄经非遗传承人胡萍改良为 “黄精元蹄”,连续两届荣获 “浙江省十大药膳” 金奖并入选中国 “十大黄精金牌膳食”;玉竹炖老鸭煲荣获 2023 年 “味美浙江・百县千碗” 全省家禽类菜品挑战赛第一名,元胡煮鸡蛋、莲子百合泥等也入选地方风味美食名录。2023 年,磐安县成功跻身 “药膳美食地标城市名录”,药膳成为当地亮丽的文化名片。--浙江特色食药同源产品盘点:黄精、灵芝等多品类引领养生新风潮

三、食药同源产业动态与产学研融合实践

浙江省药食同源产业正以产学研融合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2025 年 6 月 6 日,第十一届中国森山文化节在义乌森山健康小镇召开,以 “弘扬丹溪滋阴文化,发展石斛黄精食药同源产业” 为主题,发布多项科研成果,推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生物科技融合,森宇集团与当地签署 “中药材共建共富基地” 协议。同期举办的食药同源产学研高峰论坛,吸引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位秋等 200 余位专家学者,探索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新路径。

在品牌建设与推广方面,5 月 9 日在德清县举办的 2025 品牌农业生态合作大会上,新华网与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联合发起 “溯源中国食药同源专题” 项目。2024 年 5 月,第四届中国 “浙产名药” 暨食药两用产业共创发展大会在武义县开幕,数百位专家学者与产业精英探讨产业创新发展,武义县依托寿仙谷等龙头企业构建中药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也为产业注入新活力。苍南县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签约,计划投入 2500 万元打造黄精产业集群,开发多种黄精类健康食品,建立 “企业 + 村集体 + 农户” 共富模式;杭州三叶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与胡庆余堂达成合作,产品进入浙江省医保名录并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及标准制定;台州学院 “智方同源” 团队研发的青钱柳饮品,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功能食品配方设计,核心成果已申请国家专利。--浙江食药同源产业动态:产学研融合推动石斛黄精等产业创新发展

四、特色食药同源产品的多元价值与市场潜力

浙江省拥有丰富多样的特色食药同源产品,在市场与产业层面展现出巨大价值。黄精作为代表性品种,在多地形成特色产业:磐安黄精通过改良药膳荣获多项大奖;景宁澄照乡黄精种植基地超 300 亩,产值 300 万元,带动 30 多人就业,其 “九制黄精” 经古法制作被视为益寿珍品;苍南黄精类大健康产品年销量超 600 万元,开发出黄精肉燕、九制黄精月饼等创新产品。

灵芝与铁皮石斛作为浙江道地药材,在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寿仙谷推出的 “芝斛太极养生盅” 等融合灵芝养生功效的菜品获高度评价,其铁皮石斛叶饮料等产品在食药同源领域表现突出,企业还主导制定相关国际标准。宣莲、杭菊、三叶青、桃胶、陈皮、茯苓等产品也各具特色,如宣莲作为 “武七味” 之一形成 3 万多亩种植基地,桃胶融入茶饮刮起新中式养生之风,茯苓馒头、芡实茯苓糕等美食深受喜爱。

从市场价值看,食药同源产品价格区间因品种、产地、加工方式及供需差异显著,每斤从 10 元到 150 元不等。随着中医药养生热潮兴起,市场需求攀升,产品通过美食、大健康产品等形式进入消费市场,传统名贵中药材如灵芝借助政策与美食文化提升竞争力,新兴市场如苍南将桃胶融入茶饮吸引年轻群体。

产业价值方面,多地形成规模化种植,如景宁澄照乡黄精基地、武义宣莲基地等;产业链带动效应明显,寿仙谷等企业形成集良种选育、研究、栽培、生产、营销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铁皮石斛产业向深加工、高科技方向转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优化农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形成 “一二三产紧密衔接、药养文旅深度融合” 的产业体系;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如苍南与浙江农林大学在黄精领域的协同,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浙江食药同源产业价值凸显:市场创新与产业协同双驱动

五、知名企业与机构的全链条布局与创新驱动

在浙江药食同源产业发展中,众多知名企业与机构发挥着关键作用。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构建了灵芝、铁皮石斛等名贵中药材的全产业链模式,培育出多个优质品种,建立身份证可追溯制度与全程质量控制体系,2017 年成为灵芝、铁皮石斛行业主板上市第一股,主导制定 ISO 国际标准,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与良好口碑。

浙江森宇控股集团创立 28 年来,从铁皮石斛产业起步发展为多元化集团,制定《铁皮石斛栽培技术规程》填补行业空白,培育耐寒耐热种源,研发高端品牌 “森山野养”,近年来积极拓展黄精产业,建立 9 大名贵珍稀中药材栽培基地,其 GMP 标准化车间实现生产自动化控制,旗下 “森山” 牌产品涵盖九大系列 50 多款,2024 年牵头制定《石斛》林业行业标准。

浙江贝尼菲特药业有限公司作为浙江省率先研发生产中药配方颗粒的企业,年消耗丽水道地药材超 1000 吨,采用先进技术实现中药标准化生产,完成近 700 种中药配方颗粒标准研究,在松阳县建设三叶青种植基地打造全国首个 GAP 示范基地,新冠疫情期间积极捐赠物资彰显担当。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与龙泉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助力建立灵芝、铁皮石斛科创中心,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地方产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中国药科大学中医药科创发展中心(丽水)作为科创平台,积极开展产学研活动,为食药同源产品研发、技术升级提供专业支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升级。

从古籍中的智慧沉淀到现代产业的创新发展,浙江省药食同源产业已形成从文化传承、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到市场拓展的完整生态体系。未来,在政策支持、企业创新与消费升级的多重驱动下,浙江药食同源产业有望进一步释放潜力,为大健康产业发展贡献更多经验与智慧,在新时代续写属于它的精彩篇章。--浙江省食药同源知名单位与企业:全链布局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为你推荐

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
相关文章

  • 天冬:润肺养阴的千年良药,揭秘你不知道的六大功效2025-05-09
  • 天麻的正确食用方法与健康功效2025-05-11
  • 西洋参的功效和主治功能:传统与现代的结合2025-05-11
  • 丁香基本信息2025-05-12
  • 党参的主要功效和作用:补气养血的平民补品2025-05-13
  • 化橘红的功效与作用:止咳化痰的天然秘方2025-05-13
  • 中医药膳粳米2025-05-13
  • 丁香药膳食疗方2025-05-13
  •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2025-05-13
  • 中医药膳蘑菇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