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陕西省在对药食两用食材相关食品生产许可审查时,以此通则为基本原则,确保企业在生产场所、设备设施、人员管理、管理制度等方面符合要求。
《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2021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该规定,标志着我国药食同源物质管理正式进入依法管理阶段。陕西省依据此规定对药食两用食材进行管理,明确了相关物质的范围,如山楂、大枣、桑椹、菊花、玫瑰花、莲子、枸杞子等都在目录之中。
《对黄芪等 5 种物质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管理试点工作方案》:2022年1月,经国家卫健委会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审核,批准我省对黄芪、山茱萸、杜仲叶等3种物质开展食药物质试点,为期1年。
二、主体行业动态及发展
略阳县嘉木杜仲产业有限公司,陕西百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略阳县锦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试点产品涉及代用茶、固体饮料等,试点物质为杜仲叶。这些是陕西省公布的第一批 “食药同源” 物质试点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汉中市的略阳县和佛坪县,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进,可能会有更多企业参与进来。
全国人大代表王小琴提出的《关于将宁强县列为天麻食药同源试点县的建议》,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会同省卫健委制定该方案,拟在宁强县开展天麻食药物质试点,天麻是否能够作为食药物质,待国家卫健委和市场监管总局审议评价后即可作出最终结论。
三、核心药食同源药材与特色产品
《黄帝内经》的理论奠基:成书于战国至秦汉的《黄帝内经》提出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其作者相传与陕西黄帝陵文化圈相关。书中 “治未病” 思想直接影响后世药食同源实践,如陕北人用黄芪炖羊肉防治虚寒,即体现 “药食同补” 的理念。
唐代孙思邈的药食同源贡献:京兆华原(今铜川)人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中系统提出 “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的原则,收录 200 余种药食两用食材,如杏仁、枸杞、茯苓等。他在秦岭隐居时总结的 “山茱萸粥补肾”“杜仲叶煮水降压” 等验方,至今仍是陕西民间的食疗方。
五、陕西省药食同源领域知名企业与科研机构:
1、知名企业
榆林合力天芪生物公司:该公司参与制定了《陕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 子洲黄芪》,与陕西中医药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完成多项实验课题,获评 “2024 年度药食同源创新企业”。
陕西健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公司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力,深化产学研合作,深度布局银发健康生态,助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陕西沣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陕西省粮油科学研究设计院合作建设陕西省功能食品研发与中试基地,围绕陕南丰富的食药同源和富硒粮食资源开展新产品开发、副产品综合利用等研发中试。
2、科研机构
陕西省粮油科学研究设计院:与陕西沣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陕西省功能食品研发与中试基地,在药食同源产品研发方面中试生产。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由 “食品科学研究团队”“中药学研究团队”“药食同源交叉学科研究团队” 组成,在富硒食品研究与开发等领域具有较扎实的研究基础。
六、市场规模与核心产业价值
2023 年陕西省中药材产业产值达 166.73 亿元,全省已形成 “种植基地 - 加工企业 - 科研机构 - 销售网络” 的全链条体系。汉中市拥有 15 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如宁强天麻、佛坪山茱萸)
丰富的资源与品牌优势,产业科技技术的升级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药食同源产业被纳入陕西省 24 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享受资金倾斜、税收优惠等扶持5。2024 年实施的《陕西省食用植物提取物生产许可审查方案》进一步规范生产标准,到 2025年,陕西药食同源产业规模有望突破 200 亿元,成为全国药食同源创新发展的重要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