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食药同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

  • 时间:2025-06-16
  • 编辑:人之康

一、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顶层设计强化战略导向
安徽省将食药同源纳入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024 年出台《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打造 “功能食品” 产业集群,目标到 2030 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 1 万亿元17。皖北地区重点发展高端小麦制品、低 GI 稻米、鲜食玉米等健康食品,并推动植物基蛋白产品开发,强化 “粮头食尾” 增值链条15。

十大皖药工程:霍山石斛、灵芝、亳白芍等 10 大道地药材被列为重点发展品种,建成 50 个产业示范基地,总面积达 20 万亩,推动 “药食两用” 资源规模化开发614。

区域集聚效应显著

亳州核心引领:作为全国最大中药材集散地,亳州形成年产值约百亿元的花茶产业,市场份额占全国 70%,2023 年花茶快递量达 3.55 亿件,连续 5 次获评全国 “邮政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819。当地企业如古井健康科技、协和成药业等通过智能发酵、配方颗粒等技术创新,推动药食同源产品向高端化发展,其中古井健康科技酵素产品年销售额超 1.5 亿元,协和成药业中药配方颗粒出口量连续 10 年居全国前十39。

皖北协同发展:阜阳、宿州等地依托优质粮食和高蛋白大豆资源,开发低 GI 主食、植物基肉制品等功能性食品,全产业链产值快速增长15。

二、产业规模与市场拓展

产值快速增长
安徽省中药企业销售收入从 2019 年的 398 亿元增至 2022 年的 749 亿元,年均增长 23.5%,其中药食同源产品贡献显著16。亳州花茶、灵芝孢子粉、黄精制品等特色品类通过电商渠道覆盖全国,2023 年亳州花茶网络零售额占当地网络零售总额的一半以上813。

市场多元化发展

年轻化消费驱动:针对年轻群体需求,企业推出 “草本气泡水”“纳米级植物干细胞胶囊” 等创新产品,2023 年天猫双十一期间,30 岁以下消费者占药食同源类目购买者的 67.8%18。

出口竞争力提升:协和成药业等企业的中药饮片出口额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2022 年安徽省中药企业国内销售额中,药食同源产品占比超 40%316。

三、技术创新与科研支撑

企业技术升级
古井健康科技研发的智能发酵工艺将中药材发酵周期从 1 年缩短至 3 个月,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控制,产能提升 3 倍以上39。协和成药业投资建设数字化中成药车间,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数据实时监控,产品一致性显著提高3。

产学研深度融合

合肥师范学院实验室:安徽省药食同源天然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实验室开发出蓝莓、石斛等功能性食品,并推动数字化中药饮片生产线落地,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0。

亳州学院试验站:与企业合作建立食药同源综合试验站,针对地方特色药材开展功效评价和产品研发,促进技术转化11。

四、挑战与应对策略

主要瓶颈

同质化竞争:亳州花茶企业超千家,但自主品牌不足 5%,产品配方雷同,依赖低价竞争819。

产业链短板: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程度低,精深加工企业占比不足 20%,原料追溯体系尚未全覆盖1617。

技术壁垒:功能成分提取、活性保持等关键技术依赖外部合作,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普遍低于 3%1018。

破局路径

品牌建设:亳州推动 “谯城花茶” 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授权企业使用统一标识,并通过专利池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8。

标准引领:合肥师范学院牵头制定《植物酵素》团体标准,古井健康科技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提升产品质量门槛410。

科技赋能:安徽省设立 “中药产业大脑”,推动种植、加工、流通全链条数字化监管,2024 年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中,85% 的原料基地实现智能监测17。

五、未来展望

安徽省计划到 2030 年培育 5 家年产值超 100 亿元的药食同源龙头企业,打造 10 个一线品牌,并依托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将食药同源产品在长三角市场占有率提升至 15% 以上715。随着 “十大皖药” 工程深化、智能发酵等技术普及,以及年轻消费群体需求升级,安徽有望成为全国药食同源产业创新高地。

04.jpg



为你推荐

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
相关文章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平衡膳食八准则

​准则一 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核心推荐: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搭配。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2025-06-06

安徽省食药同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

安徽食药同源产业以亳州为核心,依托 “十大皖药” 工程,形成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亳州花茶市场份额占全国 70%,古井健康科技、协和成药业等企业推动产品高端化,2022 年中药企业销售收入达 749 亿元。产业面临同质化竞争等挑战,正通过品牌建设、标准引领和数字化监管破局,目标 2030 年全产业链产值破万亿,成全国创新高地。

2025-06-16

山东省:食药同源产业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产业价值

山东省食药同源产业依托政策支持(如纳入国家规划、地方产业园建设与补贴),形成文登西洋参(占全国产量 60% 以上,品牌价值超百亿,深加工产品丰富)、菏泽健康食品(山药深加工集群)等特色产业。随消费群体多元化(老年、白领、年轻群体),全国药食同源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山东作为产业大省,市场与产业价值潜力巨大,助力地方经济与乡村振兴。

2025-06-16

广西食药同源产业价值解析

广西依托 4600 余种药用植物资源(罗汉果产量占全国 90%、八角肉桂产量全球领先)与民族医药文化,食药同源产业市场价值显著,产品涵盖食品、饮料等多领域,畅销国内外。产业带动农业结构升级,协同工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大量就业。叠加通关便利化与产业扶持政策,广西食药同源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

2025-06-16

    热门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