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中国药典》重磅发布!关注药食同源产品的要注意了~

  • 时间:2025-06-07
  • 编辑:人之康

来源:河南健康产业研究会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1. 新版药典主要改了啥?2. 对药食同源产品开发有啥影响?3. 未来做养生食品,哪些方向更吃香?
     一、2025版药典改了啥?重点盯紧这3大变化!
     药典,相当于药品和食品的“国家标准”,每5年更新一次。这次2025版药典,主要涉及药材质量、检测方法、安全标准的调整,尤其是药食同源类物品(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的管理更严格了!
     变化1:部分药食同源物品标准升级,检测更严
     比如:枸杞:新增农药残留和重金属限量要求,可能影响部分低品质枸杞的流通。山药:对多糖含量的检测方法优化,以后“掺假山药”更难蒙混过关。阿胶:驴皮源鉴定技术升级,防止用马皮、猪皮冒充。通俗点说:以后市场上的药食同源产品质量门槛更高,劣质货、假冒货会越来越难卖!
     变化2:生产工艺要求更严格,小作坊难存活
     新版药典对提取工艺、灭菌标准、包装储存等提出更高要求,比如: 传统“晒干”可能不够,部分药材要求低温烘干,以防有效成分流失。 直接口服的中药饮片(比如三七粉、黄芪粉)微生物限度标准提高,小作坊式生产可能被淘汰。
     变化3:新增/调整部分药食同源物品名单
     (具体名单待官方正式发布),但根据前期申报,可能涉及部分品种(如刺五加、八月炸等)被纳入药食同源目录;此外,对于通过科学试点验证有效的品类,红参、人参等已通过保健食品原料目录试点,证明其安全性及功能性,可能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而葛根粉、酸枣仁等在慢性病调理和年轻化养生场景中需求旺盛,符合政策对“药食融合”的支持方向。做代用茶、固体饮料、养生零食的厂家,要密切关注最终目录,避免违规!
     二、对药食同源产品开发的影响:机会VS挑战
     机会方面:一是未来高品质养生食品将更吃香,消费者越来越看重“真材实料”,新标准下,有资质、工艺规范的企业更容易脱颖而出。比如:“零农残”枸杞可能成为高端卖点。精准标注有效成分(比如“黄芪甲苷含量≥0.5%”)的产品可能更受信赖。二是药膳、功能性食品或爆发。如有更多的传统中药材等被纳入药食同源目录,可以开发:本草代餐粉(补气养阴)降糖茶(辅助控血糖)。
     挑战方面:一是成本上涨,低价竞争难以为继。检测项目增加、工艺升级,可能导致生产成本提高,低价劣质产品会被淘汰。二是备案审批更严格,新品上市周期拉长。未来开发药食同源新品,可能需要更多检测报告、稳定性试验数据,小企业研发压力增大。
     三、未来趋势:药食同源行业该怎么走?
     趋势1:“科学养生”成主流,讲故事不如摆数据
     消费者不再盲目跟风,而是看真实而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成分含量,企业要更注重科研背书。
     趋势2:养生产品开发进入"精准时代"
     未来,药食同源的功能及保健食品的开发必将进入精准时代。在杭州某保健品企业研发中心,质检主管李工正对着新标准发愁:"以前灵芝孢子粉只要破壁率达标就行,现在必须同时满足灵芝三萜≥1.5%、总多糖≥1.2%。"这意味着企业要投入数百万元升级提取设备。
     政策倒逼下,行业正在发生三大转变:一是检测成本上涨30%-50%,中小企业面临洗牌;二是"概念炒作"时代终结,功效成分透明化成趋势;三是跨界融合加速,出现"药食同源+生物科技"新赛道
     【典型案例】云南某企业通过"低温超微粉碎+低温萃取"技术,使葛根素提取率从12%提升至18%,产品溢价达40%。
     趋势3:跨界融合,药食同源+快消品
     比如:山药猴菇饼干(养胃零食)、山楂茯苓气泡水(祛湿概念) 但要注意:不能夸大功效,避免“治病”宣传!
     趋势4:溯源体系成标配,透明化生产是趋势
比如:区块链溯源枸杞,让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种植、检测全流程。



为你推荐

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
相关文章

  • 天冬:润肺养阴的千年良药,揭秘你不知道的六大功效2025-05-09
  • 天麻的正确食用方法与健康功效2025-05-11
  • 西洋参的功效和主治功能:传统与现代的结合2025-05-11
  • 丁香基本信息2025-05-12
  • 党参的主要功效和作用:补气养血的平民补品2025-05-13
  • 化橘红的功效与作用:止咳化痰的天然秘方2025-05-13
  • 中医药膳粳米2025-05-13
  • 丁香药膳食疗方2025-05-13
  •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2025-05-13
  • 中医药膳蘑菇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