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一、产地生境
佛手在中国广东多种植在海拔300-500米的丘陵平原开阔地带,而在四川则多分布于海拔400-700米的丘陵地带,尤其在丘陵顶较多。
中国长江以南各地有栽种。南方各省区多栽培于庭院或果园中。浙江、广西、安徽、云南、福建等省区也有栽培出产。其中浙江金华佛手最为著名,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称“金佛手”。
佛手为热带、亚热带植物,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严寒、怕冰霜及干旱,耐阴,耐瘠,耐涝。以雨量充足,冬季无冰冻的地区栽培为宜。最适生长温度22-24℃,越冬温度5℃以上,年降水量以1000-1200毫米最适宜,年日照时数1200-1800小时为宜。适合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沙壤土或粘壤土中生长。
二、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苦、酸。归肺经、脾经、肝经。
三、功效与作用
舒肝理气、和胃止痛。属理气药。
四、临床应用
用量3~9克,煎服。用治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陈佛手2~3钱,水煎饮,治痰气咳嗽(《闽南民间草药》)。
五、药理研究
平喘;解痉;中枢抑制;增加心脏的冠脉流量和提高耐缺氧能力,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和减少肾上腺抗坏血酸耗竭;抗炎。醇提取物有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以及增加冠脉血流量和降压作用。醇提取物对离体大鼠肠管有明显抑制作用;且给猫静脉注射有短时间抑制心脏和降压作用;其柠檬油素具对豚鼠离体气管有抗过敏作用。
六、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黄酮、香豆精、多糖、橙皮苷、柠檬油素、6,7-二甲氧基香豆素、香叶木素、香叶木苷、白当归素、5-甲氧基糠醛等成分。
七、使用禁忌
阴虚有火,无气滞症状者慎服。
八、配伍药方
①治面寒痛,胃气痛:佛手柑,新瓦焙,为末(黄色)。烧酒送下,每服9克。(《滇南本草》)
②治食欲不振:佛手、枳壳、生姜各3克,黄连l克。水煎服,每日1剂。(《全国中草药汇编》)
③治肝胃气痛:鲜佛手12~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或佛手、延胡索各6克,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④治臌胀发肿:佛手120克,人中白90克。共为末。空腹白汤下。(《岭南采药录》)
⑤治湿痰咳嗽:佛手、姜半夏各6克,砂糖等分。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九、主要功效
1.佛手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症瘕瘰疬。《本草再新》
2、佛手治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气。《滇南本草》
3、佛手治痰气咳嗽:陈佛手二至三钱。水煎饮。《闽南民间草药》
4、佛手治湿痰咳嗽(包括慢性支气管炎):佛手、姜半夏各6克,水煎去渣,加砂糖温服。
5、佛手治专破滞气。治痢下后重,取陈年者用之。《本经逢原》
6、佛手治久咳痰多,胸闷作痛:佛手芳香醒脾,苦温燥湿而善健脾化痰,辛行苦泄又能疏肝理气。佛手治咳嗽日久痰多,胸膺作痛者,可与丝瓜络、瓜蒌皮、陈皮等配伍。
7、佛手治气滞脘腹疼痛:佛手辛行苦泄,气味芳香,能醒脾理气,和中导滞。佛手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呕恶食少等,多与木香、香附、砂仁等同用。
8、佛手治恶心呕吐:佛手15克,陈皮9克,生姜3克,水煎服。
9、佛手治白带过多:佛手20克,猪小肠适量,共炖,食肉饮汤。治妇女白带:佛手五钱至一两,猪小肠一尺。水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10、佛手治哮喘:佛手15克,藿香9克,姜皮3克,水煎服。
11、佛手治肝气郁结、胃腹疼痛:佛手10克,青皮9克,川楝子6克,水煎服。
12、佛手治肝郁胸胁胀痛:佛手辛行苦泄,善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佛手治肝郁气滞及肝胃不和之胸胁胀痛,脘腹痞满等,可与柴胡、香附、郁金等同用。
13、佛手的果实还能提炼佛手柑精油,是良好的美容护肤品。佛手的花与果实均可食用,可作佛手花粥、佛手笋尖、佛手炖猪肠等;有理气化痰、舒肝和胃、解酒之功效。
14、佛手治鼓胀发肿:香橼去瓤四两,人中白三两。共为末,空腹白汤下。《岭南采药录》
15、佛手治醒胃豁痰,辟恶,解酲,消食止痛。《随息居饮食谱》
16、佛手治慢性胃炎、胃腹寒痛:佛手30克,洗净,清水润透,切片成丁,放瓶中,加低度优质白酒500毫升。密闭,泡10日后饮用,每次15毫升。
17、佛手治肝胃气痛(包括慢性胃炎,胃神经痛等):鲜佛手12—15克(干的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或佛手、玄胡索各6克,水煎服,治胃气痛有效。
18、佛手治老年胃弱、消化不良:佛手30克,粳米100克,共煮粥,早晚分食。
19、佛手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