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药食同源产业深度洞察:从《本草纲目》到千亿市场的机遇

  • 时间:2025-06-23
  • 编辑:人之康

一:政策框架与市场脉动

药食同源,植根于中华传统养生智慧,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湖北省作为中医药文化重镇,其药食同源产业在国家法规与地方政策的双重驱动下,正从传统资源大省向现代产业强省加速转型。

国家法规与动态名录

中国的《食品安全法》为药食同源产业奠定了法律基石,明确规定可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先后发布了多批官方目录,将药食同源物质从最初的87种逐步扩充。截至2023年,目录共包含102种物质,涵盖了山药、枸杞子、菊花、当归、天麻、灵芝等重要品种 。2024年,该目录再次扩容,新增了地黄、麦冬、天冬、化橘红4种物质,使目录总数达到106种。2021年,《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的出台,确立了目录的动态管理机制,为更多道地药材进入食品领域创造了条件,也为湖北等资源大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表1:国家药食同源物质完整名录(截至2024年)

批次                

发布年份                

主要物质(部分列举)                

总计数量                

第一批                

2002                

丁香、八角茴香、山药、山楂、乌梅、木瓜、玉竹、甘草、白芷、百合、肉桂、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麦芽、大枣、金银花、枸杞子、茯苓、桑叶、桑椹、菊花、黄精、黑芝麻、蜂蜜、薏苡仁、覆盆子等。                

87种                

第二批                

2019                

当归、山柰、西红花(藏红花)、草果、姜黄、荜茇。                

6种                

第三批                

2023                

党参、肉苁蓉(荒漠)、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山茱萸、天麻、杜仲叶。                

9种                

第四批                

2024                

地黄、麦冬、天冬、化橘红。                

4种                


湖北特色政策与行业动态

湖北省积极作为,出台了《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及联动创新发展区食品用药食同源商品进口试点方案》,旨在将自身打造为国际药食同源商品的贸易与加工中心。该方案的核心突破在于,允许符合条件的试点企业在进口39种试点商品用于食品生产时,凭《食品用药食同源商品进口用途证明》即可通关,无需提供《进口药品通关单》,极大地提升了贸易便利性。

在政策激励下,湖北药食同源产业活力迸发。省政府已将中药材产业纳入“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并由省级领导担任链长,2021年省级财政投入5000万元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同时,地方政府与高校(如黄冈市与武汉轻工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日益紧密,围绕天麻、茯苓等特色资源进行技术攻关。产业发展也有效赋能了乡村振兴,在宣恩、竹溪等地,中药材种植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湖北药食同源.png

二:荆楚瑰宝:特色药食同源产品

湖北素有“华中药库”之称,为系统性挖掘资源优势,省农业农村厅与省卫健委联合评选出“十大楚药”和“五大特色药材”,并统一打造为“鄂优十六味”区域公用品牌,作为湖北中医药产业的集体名片推向全国。

表2:“十大楚药”与“五大特色药材”核心信息

类别                

名称                

主要产地                

药食同源状态                

核心特点与价值                

十大楚药                

蕲艾                

蕲春                

否(外用为主)                

品牌价值全国第一,产业链完整                

十大楚药                

半夏                

荆州、潜江                

否(需炮制)                

全国半夏良种供应和商品生产基地                

十大楚药                

天麻                

恩施、宜昌                

               

息风止痉,平肝潜阳,治疗头风良药                

十大楚药                

黄连                

恩施(利川)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产区之一                

十大楚药                

茯苓                

黄冈(罗田)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产量占全国1/3                

十大楚药                

福白菊                

黄冈(麻城)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可作日常饮品                

十大楚药                

苍术                

全省多地                

否(需炮制)                

燥湿健脾,湖北已成茅苍术道地产区                

十大楚药                

龟鳖甲                

汉川、洪湖                

否(动物药)                

滋阴潜阳,养血补心,滋阴要药                

十大楚药                

银杏                

随州、安陆                

是(种仁)                

敛肺定喘,种植规模全国前三                

十大楚药                

紫油厚朴                

恩施                

               

燥湿消痰,下气除满,占全国产量60%以上                

十大楚药                

黄精(并列)                

咸宁、十堰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滋阴要药                

五大特色                

资丘木瓜                

宜昌(长阳)                

               

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五大特色                

野菊花                

黄冈(麻城)                

               

清热解毒                

五大特色                

虎杖                

十堰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五大特色                

金刚藤(菝葜)                

全省多地                

               

祛风利湿,解毒消肿                

五大特色                

马蹄大黄                

恩施(利川)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                


明星品种与创新产品

蕲艾:作为“十大楚药”之首,品牌价值高达130.3亿元,位居全国中药材地标品牌之首,形成了集种植、加工、文旅、康养于一体的庞大产业集群。

九资河茯苓:产自罗田县,产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一,是应用广泛的药食同源代表。

天麻:2023年被纳入药食同源目录,为产业化发展打开新空间,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并被开发成天麻茶、天麻炖鸡等养生膳食。

崇阳黄精:其有效成分“黄精多糖”含量是国家药典标准的2倍多,品质卓越。当地通过“农户+基地+合作社”模式大力发展,并成功推出“觅心源”黄精茶等系列产品。

麻城福白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朵大肥厚,味甘醇美”闻名,既是良药也是深受喜爱的日常饮品,年产值达8亿元。

湖北的产业活力还体现在创新加工上。除了各类健康茶饮,通城县的“三毛姐”紫苏酱、劲牌公司的中国劲酒和毛铺苦荞酒等,都是将药食同源理念成功转化为市场畅销品的典范

三:千年文脉的文化根基

湖北药食同源产业的繁荣,深植于其千年不息的文化沃土。从炎帝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药圣李时珍的故乡身份,这些文化符号为湖北产品赋予了无与伦比的权威性和信任感。

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更是验证和提升湖北道地药材价值的“金标准”。书中“艾叶……则以蕲州者为胜”的记载,直接将蕲艾推上全国第一的宝座,成为其现代品牌价值的核心支撑。书中对玄参、茯苓、厚朴等多种“十大楚药”的论述,都为其道地性提供了坚实的文献依据。

湖北并非仅停留在对古籍的引用,而是通过举办学术会议、推进“药、养、游、医、健”五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模式,将古老智慧与现代产业紧密结合,实现了文化价值向产业价值的有效转化。

四:产业价值与市场潜力

湖北省中医药产业根基雄厚。2023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31万亩,综合产值超800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然而,产业面临“资源大省,产业不强”的挑战,精深加工和品牌影响力与资源禀赋尚不匹配。以黄冈市为例,虽药材资源丰富,但产值过亿的药企数量、市场交易额等指标与安徽亳州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表3:湖北省中医药及大健康产业核心数据(2023-2024年)

指标                

数据                

备注                

中药材种植面积                

531万亩                

2023年数据                

中药材综合产值                

超800亿元                

2023年数据                

大健康产业营业收入                

8810亿元                

2023年数据                

生物医药制造业营收                

1235亿元                

2024年数据                

外部市场需求强劲。全国药食同源线上市场规模年增长率超20%,人参、枸杞、阿胶等是消费热点。同时,35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已成为健康消费主力,占比高达72%,他们对产品的便捷性、科学性和个性化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为湖北指明了未来方向:通过精深加工提升价值链,将“李时珍”、“十大楚药”等文化IP转化为强势消费品牌,并融入康养旅游、养老等大健康产业生态,是实现价值倍增的核心路径。

五:领军企业与创新力量

湖北药食同源产业已形成一个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由流通巨头、消费品标杆、专业化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构成。

产业巨头

九州通医药集团:作为中国医药流通领军企业,通过其子公司九信中药集团,实现了从上游道地药材基地(如茯苓、天麻)到中游GMP生产,再到下游“九信”、“臻养”等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布局,扮演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者”的角色。

劲牌有限公司:作为保健酒行业领导者,其“中国劲酒”、“毛铺苦荞酒”等产品是药食同源理念商业化最成功的案例之一,通过科技研发和品牌营销,开辟了健康白酒的巨大市场,是“价值创造的引领者”。

李时珍医药集团:深度捆绑“李时珍”文化IP和“蕲艾”地理标志,开发出涵盖药品、保健品、日化品等领域的300多种产品,是“文化IP商业化”的典范。


特色企业与科研支撑

产业生态中还活跃着宏源药业济川药业等上市公司,以及香连药业三毛姐食品等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的特色企业。

湖北中医药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以及湖北时珍实验室等科研院所,为产业提供了从品种选育、技术攻关到标准制定的全方位智力支持,是推动产业持续创新的核心引擎 。

湖北省药食同源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与文化“双重富矿”,潜力巨大。当前的核心挑战在于弥合“资源大省”与“产业强省”之间的“价值转化差距”。未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和国民健康消费的升级,湖北若能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做强龙头企业、打造强势品牌,完全有能力在全国大健康产业版图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让源自荆楚的千年养生智慧创造出千亿级的经济价值。


为你推荐

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
相关文章

  • 天冬:润肺养阴的千年良药,揭秘你不知道的六大功效2025-05-09
  • 天麻的正确食用方法与健康功效2025-05-11
  • 西洋参的功效和主治功能:传统与现代的结合2025-05-11
  • 丁香基本信息2025-05-12
  • 党参的主要功效和作用:补气养血的平民补品2025-05-13
  • 化橘红的功效与作用:止咳化痰的天然秘方2025-05-13
  • 中医药膳粳米2025-05-13
  • 丁香药膳食疗方2025-05-13
  •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2025-05-13
  • 中医药膳蘑菇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