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常见类型及成因

  • 时间:2025-07-08
  • 编辑:人之康

蹲下起身时突然眼前发黑、头晕目眩,平时稍微活动就心慌气短,脸色和嘴唇总是苍白…… 这些可能是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范围,无法为组织器官充分供氧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及时找出病因才能有效改善。

一、先分清:贫血的常见类型及成因

  1. 缺铁性贫血

这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约占所有贫血的 50%。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红细胞中负责携氧的蛋白质)的关键原料,当铁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丢失过多时,就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

  • 常见原因:长期素食、节食减肥导致铁摄入不足;女性月经量过多、消化道溃疡出血等慢性失血;慢性腹泻、胃切除术后影响铁吸收。

  • 高发人群:育龄女性(月经失血)、孕妇(需铁量增加)、婴幼儿(生长发育快,铁储备不足)、素食者。

  1. 巨幼细胞性贫血

因缺乏叶酸或维生素 B12 引起,这两种营养素是红细胞成熟的必需物质,缺乏会导致红细胞成熟障碍,出现 “大而无用” 的未成熟红细胞。

  • 常见原因:长期不吃肉类、蛋类(维生素 B12 主要来源)的纯素食者;慢性腹泻、肠道吸收不良综合征影响叶酸和 B12 吸收;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甲氨蝶呤、避孕药)抑制叶酸代谢。

  • 特殊人群:孕妇(叶酸需求增加)、胃切除患者(内因子缺乏,影响 B12 吸收)易患。

  1. 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速度超过生成速度而引发的贫血,红细胞寿命缩短(正常约 120 天),骨髓造血功能无法代偿。

  • 常见原因: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导致抗体攻击红细胞;地中海贫血、蚕豆病(G6PD 缺乏症)等遗传性疾病;输血时血型不合、感染、某些药物(如磺胺类)诱发。

  1. 再生障碍性贫血

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属于较严重的贫血类型。

  • 常见原因: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长期接触放射线或化学物质(如苯、氯霉素)、自身免疫异常。

二、贫血的典型症状:从身体到生活的影响

  1. 全身缺氧表现

  • 乏力易疲劳:稍微活动就觉得累,走几步路就气喘,休息后也难恢复,这是因为肌肉缺氧导致能量生成不足。

  • 皮肤黏膜苍白:脸色、嘴唇、甲床(指甲盖下)最明显,缺铁性贫血者可能伴随皮肤干燥、毛发枯黄;巨幼细胞性贫血者皮肤可能发黄(轻度黄疸)。

  • 呼吸循环异常:心慌、心跳加快(身体试图通过增加心率弥补缺氧),长期贫血可能导致心脏扩大,甚至引发心衰(贫血性心脏病)。

  1. 各类型特有症状

  • 缺铁性贫血:还可能出现口角炎(嘴角溃烂)、舌炎(舌头红肿疼痛)、吞咽困难(食管黏膜萎缩),儿童可能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异食癖(爱吃泥土、纸片)。

  • 巨幼细胞性贫血:舌面光滑(舌乳头萎缩)、手脚麻木、刺痛(周围神经病变)、行走不稳(平衡障碍),严重时出现精神异常(健忘、易怒、抑郁)。

  • 溶血性贫血:黄疸(皮肤、眼白发黄)、血红蛋白尿(尿色呈浓茶色或酱油色)、脾肿大,急性发作时伴随高热、腰痛。

  • 再生障碍性贫血:除贫血外,还因白细胞减少易感染(反复发热),血小板减少易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

  1. 不同人群的症状差异

  • 儿童:贫血会影响生长发育,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缓慢、免疫力差(易感冒)、注意力不集中、哭闹不安。

  • 孕妇:除自身乏力外,还可能导致胎儿发育迟缓、早产、低出生体重,严重时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

  • 老年人:贫血症状可能被其他疾病掩盖,表现为头晕、记忆力下降、活动耐力降低,易被误认为 “衰老正常现象”,实则可能加重心脑血管负担。

三、贫血的诊断:简单检查即可初步判断

  1. 血常规检查:最基础的筛查,通过血红蛋白(Hb)水平判断是否贫血:

  • 成年男性 Hb<120g/L,成年女性 Hb<110g/L,孕妇 Hb<100g/L,即可诊断为贫血。

  •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可帮助区分类型:MCV 降低多为缺铁性贫血,MCV 升高多为巨幼细胞性贫血,MCV 正常可能是溶血性或再生障碍性贫血。

  1. 进一步检查

  • 缺铁性贫血:查血清铁、铁蛋白(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

  • 巨幼细胞性贫血:查叶酸、维生素 B12 水平(降低),骨髓穿刺可见巨幼红细胞。

  • 溶血性贫血:查胆红素(升高)、网织红细胞(升高,反映骨髓代偿性增生)、Coombs 试验(自身免疫性溶贫阳性)。

  •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穿刺显示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

四、常见误区:这些做法可能耽误治疗

  1. 认为 “贫血就是缺铁,多吃菠菜就行”

菠菜含铁量不高(每 100g 约 2.9mg),且含草酸会抑制铁吸收,补铁效果远不如红肉;且贫血原因多样,巨幼细胞性贫血补再多铁也无效,需先明确类型。

  1. 依赖保健品代替药物

阿胶、红枣等 “补血” 食物含铁量低,无法替代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严重贫血时需药物干预,仅靠食疗会延误病情。

  1. 铁剂补到 “不头晕” 就停药

缺铁性贫血患者需在血红蛋白正常后继续补铁 3-6 个月,补足体内铁储备,否则易复发。

3a5635188957aa201392608c51c17eec.png




为你推荐

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
相关文章

  • 全身乏力别轻视!警惕这四种可能暗藏的疾病信号2025-06-10
  • 浑身酸痛乏力感觉疲惫?深度解析背后的六大原因2025-06-10
  • 全身无力没精神感觉好累?六大因素深度剖析2025-06-10
  • 全身酸痛无力没精神?深度拆解六大根源与应对策略2025-06-10
  • 浑身无力背后的健康密码:成因解析与应对策略2025-06-10
  • 告别失眠困境:12 个科学有效的助眠方法2025-06-10
  • 多梦成因与治疗全解:探寻根源,摆脱夜间纷扰2025-06-10
  • 女人睡觉多梦需警惕!这些潜在风险与科学应对2025-06-10
  • 梦多背后的 “推手”:深度解析成因与科学应对2025-06-10
  • 头晕目眩背后的真相:深度解析成因与应对策略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