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籽降气汤:古法改良的止咳平喘方,痰多气促的食疗良方

  • 时间:2025-06-09
  • 编辑:人之康

苏籽降气汤是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经典食疗方,以紫苏籽为主要原料,配以半夏、当归等食药物质,能有效缓解痰多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现代人可将其改良为养生茶饮,取紫苏籽6克搭配少量陈皮、生姜煎水代茶,既保留古方功效又更适口。特别适合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的日常调理,能温和化痰、平喘顺气。作为食药同源的调理方,比单纯药物更安全温和,秋冬季节每周饮用2-3次,可帮助呼吸系统保持通畅。注意阴虚燥咳者不宜饮用,建议在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

1749455757023.png

苏籽降气汤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紫苏、半夏(汤洗七次),各二两半(75克),川当归(去芦),一两半(45克),甘草(灸)二两(60克),前胡(去芦)、厚朴(去粗皮,姜汁拌炒),各一两(30克),肉桂(去皮),一两半(45克)〔一方有陈皮(去白)一两半(4克)〕。【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克),水一盏半,入生姜二片,枣子一个,苏叶五叶,同煎至八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2片,枣子1个,苏叶2克,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上实下虚喘咳证。痰涎壅盛,胸膈满闷,喘咳短气,呼多吸少,或腰疼脚弱,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滑。

【方解】本方证由痰涎壅肺,肾阳不足所致。其病机特点是“上实下虚”。“上实”,是指痰涎上壅于肺,使肺气不得宣畅,而见胸膈满闷、喘咳痰多;“下虚”,是指肾阳虚衰于下,一见腰疼脚弱,二见肾不纳气、呼多吸少、喘逆短气,三见水不化气而致水泛为痰、外溢为肿等。本方证虽属上实下虚,但以上实为主。治以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为重,兼顾下元。方中紫苏子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为君药。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厚朴下气宽胸除满,前胡下气祛痰止咳,三药助紫苏子降气祛痰平喘之功,共为臣药。君臣相配,以治上实。肉桂温补下元,纳气平喘,以治下虚;当归既治咳逆上气,又养血补肝润燥,同肉桂以增温补下虚之效;略加生姜、苏叶以散寒宣肺,共为佐药。甘草、大枣和中调药,是为使药。诸药合用,标本兼顾,上下并治,而以治上为主,使气降痰消,则喘咳自平。

本方原书注“一方有陈皮去白一两半”,则理气燥湿祛痰之力增强。《医方集解》载:“一方无桂,有沉香”,则温肾之力减,纳气平喘之效增。

【运用】本方为治疗痰涎壅盛,上实下虚之喘咳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胸膈满闷,痰多稀白,苔白滑或白腻为辨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属上实下虚者。

使用注意:本方药性偏温燥,以降气祛痰为主,对于肺肾阴虚的喘咳以及肺热痰喘之证,均不宜使用。


为你推荐

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
相关文章

  •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治疗哪些疾病?2025-05-08
  • 地黄:千年药草背后的十大科学验证功效2025-05-09
  • 杜仲叶的功效:从传统滋补到现代保健的全面解析2025-05-10
  • 山茱萸:千年药食瑰宝的现代价值解析2025-05-11
  • 灵芝的用途与功效2025-05-11
  • 黄芪泡水喝的作用与功效2025-05-11
  • 铁皮石斛的功效、作用与主治功能2025-05-12
  • 肉苁蓉的功效与用法2025-05-13
  • 葛根:千年药食传奇,解锁抗衰老与护心脑的天然密码2025-05-15
  • 菊花:秋日里的“全能养生师”,这样用效果翻倍!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