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


中医药膳金橘小米粥

金橘小米粥,金橘盆景,绿叶如碧,金果累累,颜色鲜亮,并有芳香,同时“橘”与“吉”谐音,寓意“吉祥”。因此,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常将其作为“年橘”,春节期间摆放于室内,既能增加节日喜庆气氛,同时也有怡情养生的保健价值。 金橘为芸香科植物金橘、金弹、金柑的成熟果实,既是水果,亦为良药。清朝医学家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辛甘,温。醒脾……化痰,消食”, 《中国药植图鉴》指出:“治胸脘痞闷作痛……食欲不佳”。因其味辛香、性质微温,故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功效。而其味甘甜,又有健脾开胃、消食化痰的作用。所以金橘是疏肝健脾的佳品。 本方又名“金橘山药小米粥”,方以金橘为主,合入健脾益胃的山药和小米组成,使全方具有疏肝健脾、行气止痛、开胃消食的综合功效。适用于雨水前后、正月时节的养生保健,可使肝气调畅、气血旺盛、脾胃强健、纳食馨香。亦适用于肝气郁结、脾胃虚弱所致情志抑郁、头痛烦躁、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嗳气打嗝、大便不畅等病证的调治。

2025-05-27

中医药膳砂仁鲫鱼汤

砂仁鲫鱼汤,鲫鱼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肠经,明代医学家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说:“鲫鱼入胃,治胃弱不下食;入大肠,治赤白久痢、肠痈”,明代医药学家兰茂《滇南本草》说:“和五脏,通血脉,消积”。功效健脾和胃、利水消肿、疏通血脉。主治脾胃虚弱所致食少反胃、产后乳汁不行,以及水肿、痢疾、痈肿等病证。 砂仁既是调料,又是药材,为药食两用物品。其味辛、性温,入脾、胃、肝经,有化湿行气、行郁消滞、温中安胎的作用,宜于脾胃虚弱、脾胃湿阻所致食少腹胀、腹痛泄泻,以及肝胃气滞所致胸闷嗳气、胃腹胀闷与妊娠呕吐、胎动不安的调治。如清朝汪绂《医林纂要》说:(砂仁)“和脾胃,开郁结”,清朝医学家黄元御《玉楸药解》说:“和中调气,行郁消滞。” 本方源于元朝饮膳大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方由鲫鱼和砂仁为主,配合药食两用、具行气除胀与温中止痛功效的陈皮、小茴香、辣椒、胡椒组成。全方合用,共奏温中行气、行郁消滞、健脾利水的作用。适用于雨水前后、正月时节的养生保健,可使肝气舒畅、气血旺盛、脾胃强健、消化正常。此外也适用于脾胃气虚、食积水停型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肾炎所致食少腹胀、腹痛泄泻、肢体水肿、小便不利,以及肝胃气滞引起妊娠呕吐、食欲不振、胎动不安等病证的调治。

2025-05-27

中医药膳姜韭滚猪红

姜韭滚猪红,生姜既是食材,又是药材,属药食两用的物品。其味辛辣、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解表散寒、温胃止呕、化痰止咳之功,宜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的调治。如南北朝时期医药学家陶弘景《名医别录》说:“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唐朝医学家甄权《药性论》说:“止呕吐不下食”。 民间亦有“上床萝卜下床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养生谚语。也就是说早晨起床后喝点姜汤、姜茶,早饭小菜吃点鲜姜丝、腌姜片,有振奋阳气、提神醒脑、散寒除湿、温暖脾肺的保健作用。 本方又名“拍姜韭菜滚猪红汤”,为广东地区民间验方。“拍姜”是广东地区烹调用姜常用方法,即把刮皮后的大块姜用刀背拍裂,放入汤中,其气与味更易溢出。“滚汤”则是广东地区汤品煲、滚、炖、烩四法之一,是清水与姜大火烧沸后,放入蔬菜与肉食材料,至刚熟即可,特点是汤清味鲜。 本方以拍姜为主,合入升阳温中、春季最佳应季食物韭菜,及其以血补血、具补血功用的猪血组成。全方共奏温补阳气、补血养血、散寒除湿之功。适用于雨水前后或春季“倒春寒”所致头痛身重、咳嗽咯痰、食欲不振、胃腹饱胀等的调治。 另外,由于本方由除尘利肺、通便排毒的猪血、韭菜,宣肺祛痰、发汗排毒的生姜为主组成,因此亦适用于经常处于雾霾地区的人。邓沂教授在本方基础上,加上祛痰通便、排除霾毒的桔梗、杏仁、决明子各10g,以及可减轻雾霾对人体毒害作用的橄榄油适量,组成“宣肺排毒汤”,排毒效果更好。

2025-05-27

中医药膳春笋鲫鱼汤

春笋鲫鱼汤

2025-05-27

中医药膳薏苡党参粥

薏苡党参粥

2025-05-27

中医药膳猴头菇鸡汤

猴头菇鸡汤

202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