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米为豆科植物槐的花蕾,又名槐蕊、白槐、槐花、槐花米、槐籽,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是《中国药典》收录的传统常用中药材,也是我国首批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的药材之一。
2025-05-26
槐花(槐米)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采收干燥而成。其性味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具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功效。针对血热所致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及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等症,可组配药膳。如槐米茶:取槐米 5 - 10 克,沸水冲泡代茶饮,借其苦寒之性清泻肝火、凉血止血。遵循中医 “热者寒之” 理论,适配血热出血、肝火旺人群,为中医临床及日常养生提供凉血清肝方案。
2025-06-21
槐米(豆科植物槐干燥花 / 蕾 )性味苦寒,归肝与大肠经,具凉血止血 核心功效,对痔血、便血、血痢等下部血热出血尤擅。组方时,可配荆芥、侧柏叶强化清肠凉血,或合白茅根治吐血衄血。如 “槐米侧柏茶”:取槐米 5 - 10 克、侧柏叶 3 克,沸水冲泡,借中医 “苦寒泄热、凉血止血” 理论,适配大肠火盛致便血痔血人群。
2025-06-21
经典方剂槐花散,出自《普济本事方》,组方严谨:槐花炒 12 克(君药,清大肠湿热、凉血止血 )、柏叶(杵,焙 )12 克(臣药,清热止血助君 )、荆芥穗 6 克(疏风止血 )、枳壳麸炒 6 克(行气宽肠 )。功能清肠止血、疏风行气,主治风热湿毒壅遏肠道之肠风脏毒下血。方解贴合中医 “肠风脏毒” 病机,风热湿毒侵袭肠道血分,脉络受损致血溢,治以清肠凉血为主、疏风行气为辅。现代常用于痔疮、结肠炎、肠癌便血属风热湿毒证型者。药性寒凉,暂用不宜久服,气血虚、脾胃弱人群慎用。传承宋代名方智慧,为肠道风热出血提供专业中医方案。
2025-06-21
中医食药同源药膳槐花马齿苋粥,组方遵循清热凉血止血原则:槐花 30 克(焙干研末,清大肠湿热、凉血止血 )、鲜马齿苋 50 克(辅助清热凉血 )、粳米 100 克(和中养胃 )、红糖 20 克(调味缓急 )。制作时,先处理槐花、马齿苋,与粳米共煮,粥成兑入槐花末续煮,红糖调味。功效紧扣中医 “血热妄行” 病机,具清热凉血、清肝止血之功,主治春夏季节血热出血证, 血色鲜红、妇女崩漏下血,及肝火内盛、迫血妄行致便血(如痔疮出血、肛裂、大肠功能性子官出血 )。
2025-06-21
中医食疗佳作槐花饼,组方融合药食同源智慧:鲜槐花 250 克(清热凉血、入肝大肠经 )、海米 50 克(补肾益精 )、绿豆芽 / 韭菜各 100 克(清热通利 ),佐以面粉 500 克及调味辅料。制作遵循传统技法:槐花焯水去生,海米泡发提鲜,诸菜切配炒香作馅,面粉揉剂包制,文火烙至酥香。本方紧扣中医 “治未病” 理念,借槐花苦寒之性清泻肝热、凉血润燥,协同海米、芽菜调畅气血,实现软化血管、降脂降压 功效,适配高血压、高血脂及血管硬化倾向人群日常食养。现代药理研究佐证,槐花含芦丁等成分,可增强血管韧性、调节脂质代谢;海米富含矿物质,辅助维护血管稳态。作为应季食疗方,春夏季食用尤佳,既能尝鲜又能借中医食养调理三高、守护血管。
2025-06-21
槐米是药食两用的 “清热高手”,既能泡茶喝缓解上火,又能入药发挥凉血止血的功效。但市场上的槐米质量有好有坏,还有用槐花落瓣、其他树的花萼冒充的情况。别担心,掌握这 4 个鉴别技巧,就能选到优质槐米。
2025-07-18
2024-11-0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