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 | 兰州百合——大西北开出的美丽奇葩 

  • 时间:2025-07-10
  • 编辑:人之康

来源:搜狐网(摘抄)

色泽洁白、个头硕大、味道香甜、纤维极少……

若要给世上千万种花排名,百合必然名列前茅。

参加婚宴和各类宴席时,百合或粉或白的花瓣尽力绽放,暖香袭人,寄托以“百年好合”或“健健康康”的寓意,搏一个好彩头;拨开种植百合的土壤,白嫩、粉糯,清香中带着微甜的百合鳞茎清炒或制成甜品,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

风雅又务实,无论是做人还是做花,百合都牢牢卡在了成功的标准线上。

百合的家族十分庞大,野生百合在我国分布广泛,海拔200-3200之间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就连经典民歌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里的山丹花也是百合的一种。2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发现了百合这一观食俱佳的花,开始将其入药入食。

* 为了方便叙述,无特别提及,下文中的“百合”均指百合鳞茎

01

最早出现在《神农百草经》中

药食同源

千百年前百合刚从地里刨出来时,是完完全全的药材。过了那么几百年,才逐渐变成人们的食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药食同源”是百合绕不开的话题。

image.png

龙牙百合田

图源:知乎@西西

我国目前有 四大百合产地:江苏宜兴、湖南隆回、江西永丰、甘肃兰州。宜兴出产宜兴百合,隆回、永丰出产龙牙百合,兰州出产兰州百合,其中“ 兰州百合”和“ 龙牙百合”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除兰州百合外,其他种类药用居多。

百合得名非常早,百合百合,取其地下鳞茎百片抱合之意。它最早出现在东汉 《神农本草经》中:“主治邪气腹胀,心痛,利二便,补中益气”,医圣张仲景 《金匮要略》中也有记载,妥妥的药材无遗。在如今止 咳润肺、清火安神的中成药里,百合也是一味常见的药材,下次购买到时不妨看一看,很有可能发现百合的名字。

百合的日常食用始于南北朝,那时的人们开始自己栽种百合。不过南北朝的古人更多把这种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当做 粮食果腹,而非以菜入席。当然,那时的百合也没现在这么好吃,当粮食不亏。

直到 唐代,百合才逐渐成为餐桌上的菜肴。王右丞王 维就曾赋《百合》诗一首:“冥搜到百合,真使当重肉。软温甚蹲鸱,莹净岂鸿鹄。”对百合颇为赞美。百合的吃法也随时间逐渐多了起来,愈加丰富。

image.png

我国百合食用、药用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在 国际舞台上也拥有巨大竞争力。截至2015年底,全国食用百合 种植面积约30万亩,产量约17万吨。产品不仅俘获了庞大国际市场,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国家,而且在产业研发上也处于领先地位,未来可期。

image.png

02

色泽洁白、个头硕大、味道香甜、纤维极少

兰州百合

百合中的奇葩

这样听来,既有广泛的分布,又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兰州百合”也无非是兰州长的百合,“平平无奇”。 但其实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百合中,兰州百合都是一朵珍贵的奇葩。与其他种类相比, 兰州百合色泽洁白、个头硕大、味道香甜、纤维极少,是非常稀有的甜百合。兰州百合为何独得上天眷顾,集众多优点于一身呢?

兰州百合的 历史其实不到两百年,它的出现源于一次 尝试性的品种引进。《皋兰县志》载,清咸丰八年(1858年),当地一位农民从陕西长武、彬县引种百合到兰州,用了五年后才试种成功。得了当时陕甘总督的支持才逐渐发展起来,但还是只有当地的达官贵人或京城的皇族才能享用。又过了几十年,兰州百合终于出现在普通百姓的菜市场上。

image.png

工人们正在分拣百合

图源:甘肃日报

兰州百合对栽培环境很是苛刻。

高海拔(2000米左右)、质地疏松却土层深厚的土壤、一定的坡度、较大的昼夜温差、良好的排水、凉爽温和的气候……这些因素缺一不可。 正是兰州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了“甲天下”的百合。其他地区“风土”略逊,百合品质自然无法媲美。

兰州百合种植过程十分艰难。

首先, 兰州百合生长周期极长,短则六年,长则九年。这时间单听起来就令人生畏,毕竟,人生又有几个十年。其次,兰州百合一般只能在土里连续生长三年, 三年后必须挖出换地重新栽种。百合生长需要很多营养,十分影响土壤营养平衡,土壤盐碱化、病虫害增多…… 必须与其他作物倒茬,让土地休养生息。

兰州百合生长可用“ 生三年,养三年,长三年”概括。

“ 生三年”:母株孕育茎生球需三年;

“养三年”:茎生球长成种球需三年;

“长三年”:种球成为合格商品需三年。

如果想要得到更加硕大、品质更好的百合,还需要将生长了三年的种球挖出重新栽种,又是 下一个三年。

百年前的大胆尝试创造了它,兰州厚实的西北土地滋养了它,大地上数十年如一日劳作的农民抚育了它。 说兰州百合“得天独厚”,不如这是它理应修得的“正果”。

2004年,“兰州百合”正式批准成为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兰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稳步增加,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2021年兰州百合已形成 40亿级“独一份”特色产业集群,远销全国各大城市及港、澳、台、东南亚、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兰州百合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产量达4万吨,外销量达3.5万吨左右。除牛肉面外,兰州拥有了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那就是兰州百合。

 

 


 



为你推荐

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
相关文章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治疗哪些疾病?

麦冬被誉为“滋阴上品”,其甘润微寒的特性使其成为调理肺、胃、心三经的良药。无论是干咳无痰、心烦失眠,还是口干舌燥,麦冬都能发挥独特的疗效。那么,麦冬具体有哪些功效?它主要治疗哪些疾病?本文将深入解析麦冬的药用价值,帮助您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一中药材。

2025-05-08

天冬:润肺养阴的千年良药,揭秘你不知道的六大功效

“一到秋冬喉咙干,喝再多水也不解渴”——你是否也常被这类问题困扰?在中医典籍中,一味名为“天冬”的药材,因其独特的润燥生津功效,被历代医家视为调理肺阴不足、肠燥便秘的“天然润肤露”。这株攀附于山林石缝间的百合科植物,究竟藏着哪些养生智慧?现代研究又如何验证它的千年药用价值?

2025-05-09

地黄:千年药草背后的十大科学验证功效

“春采生地黄,秋取熟地黄”——这句流传千年的中医谚语,道出了地黄在中药配伍中的核心地位。 作为“四大怀药”之首的地黄,不仅出现在《神农本草经》的上品名录中,现代研究更发现其活性成分对糖尿病、贫血、免疫调节等疾病具有突破性干预价值。

2025-05-09

杜仲叶的功效:从传统滋补到现代保健的全面解析

杜仲叶作为中国传统中药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因其显著的保健功效和药食同源特性备受关注。它不仅承载着千年的中医智慧,更在现代科学研究中被验证出多种生理活性。本文将从传统杜仲叶功效、现代药理研究、适用人群及食用方法等方面,全面解析杜仲叶的独特价值。

2025-05-10

天麻的正确食用方法与健康功效

天麻(学名:Gastrodia elata,中文名:天麻),作为一种珍贵的兰科植物,根茎在中医和东亚饮食文化中已有超过2000年的应用历史。这种生长于中国、日本、韩国等地的草本植物,因其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显著功效而备受推崇。本文将详细探讨天麻的传统用途、现代科学研究、正确食用方法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为您提供全面的健康指南。

2025-05-11

山茱萸:千年药食瑰宝的现代价值解析

深秋的山野间,一簇簇鲜红的果实如繁星点缀枝头,这便是被誉为”植物红宝石”的山茱萸。 这种看似普通的落叶灌木,却在中医药典籍中记载了超过2000年,从《神农本草经》到《本草纲目》,历代医家都将它列为滋补要药。如今,随着现代研究的深入,山茱萸的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025-05-11

灵芝的用途与功效

灵芝(学名:Ganoderma lucidum),又称Reishi或灵芝,是一种在传统中医中应用超过2000年的珍贵药用真菌。它生长在温暖湿润地区的阔叶树基部或树桩上,因其稀有性和健康益处被誉为“仙草”。本文将从传统用途、现代科学研究、食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全面探讨灵芝的用途和功效,为您提供科学且实用的健康指南。

2025-05-11

黄芪泡水喝的作用与功效

黄芪(学名:Astragalus membranaceus),又称黄芪或乳草,是一种在传统中医中应用超过2000年的珍贵药用植物。其根部常被用来泡水制成黄芪茶,因其潜在的健康益处而备受关注。本文将从传统用途、现代科学研究、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全面探讨黄芪茶的作用与功效,为您提供科学且实用的健康指南。

2025-05-11

西洋参的功效和主治功能: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西洋参(学名:Panax quinquefolius),又称美国人参,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珍贵药用植物。在传统中医中,西洋参以其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特性而闻名,常用于治疗气虚、阴虚等症状。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西洋参的健康益处逐渐被揭示。本文将从传统中医和现代科学的角度,详细探讨西洋参的功效和主治功能,为您提供科学且实用的健康指南。

2025-05-11

铁皮石斛的功效、作用与主治功能

铁皮石斛(学名:Dendrobium officinale),又称“石斛”或“仙草”,是传统中医中备受推崇的滋补药材。作为一种兰科植物,其干燥茎部因补阴生津、清热润燥的特性而被广泛用于养生和治疗。本文将从传统中医和现代科学的角度,详细探讨铁皮石斛的功效、作用与主治功能,为您提供全面的健康指南。

2025-05-12

热门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