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是怎么回事?该如何预防?

  • 时间:2025-06-17
  • 编辑:人之康

一、咯血和吐血有什么区别?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道出血,经咳嗽从口腔排出。和吐血最大的区别是:咯血前会有喉咙发痒、想咳嗽的感觉,血液呈鲜红色,可能带有气泡;而吐血是从消化道出来的,通常伴有恶心感,血液多为暗红色或咖啡色。分清这两点很重要,因为它们的病因和处理方法完全不同。

6a418e0b47e9715747a7f4948b65dd33_3ef1600119abae58953bd6cf8920e113.jpeg

二、咯血的常见原因

1. 支气管扩张

长期咳嗽、咳痰的患者容易出现支气管变形扩张,这些变形的血管容易破裂出血。特点是反复少量咯血,痰中常带血丝,多在感冒后加重。

2. 肺结核

肺结核患者可能出现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常伴有午后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现在结核病虽然可以治愈,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发生大咯血。

3. 肺癌

中老年人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咯血,特别是长期吸烟者,要警惕肺癌的可能。早期可能只是痰中带血丝,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咯血量增加。

三、咯血后的正确处理

1. 必须立即就医的情况:

一次咯血量超过100毫升(约半杯);

咯血后出现呼吸困难;

伴有高热、胸痛;

有肺结核病史或接触史;

长期吸烟的中老年人首次咯血。

2. 家庭应急处理:

保持镇静,采取半卧位,轻轻将血咳出,不要憋着;

暂时禁食禁水;

记录咯血的时间和量;

尽快前往医院急诊。

四、医生会做哪些检查?

1.胸部CT:最常用的检查,能发现肺部大部分病变。

2.痰检查:找结核菌或癌细胞。

3.支气管镜:直接观察气管内部情况。

4.血液检查:了解感染情况和出血程度。

五、预防咯血的建议

1.戒烟并避免二手烟。

2.肺结核患者要规范治疗。

3.支气管扩张患者要注意预防感冒。

4.40岁以上吸烟者建议定期做肺部检查。

5.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刺激性气体。

重要提醒:任何咯血都应该重视,特别是首次咯血、不明原因咯血或咯血量较大时,必须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为你推荐

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
相关文章

心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一文揭秘心慌背后的真相与应对方法

本文从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角度,详细剖析心慌的常见原因,涵盖运动、情绪、饮食、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多个方面。同时给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与预防措施,并强调紧急就医的情况,帮助读者全面认识心慌问题,科学维护心脏健康。

2025-06-09

呼吸困难喘不过气来是怎么回事?深度解析与应对指南

本文围绕 “呼吸困难喘不过气来是怎么回事”,从呼吸、心血管等多系统疾病,以及心理、环境等因素入手,深入分析成因,并给出紧急处理、病因治疗和预防措施,还强调了就医指征,帮助读者全面认识该症状并科学应对。

2025-06-09

心慌是什么病的预兆?警惕这些健康隐患​

本文围绕 “心慌是什么病的预兆”,从心血管、内分泌、呼吸等多系统疾病出发,详细阐述心慌可能预示的病症,包括心律失常、甲亢、贫血等。同时给出应对心慌的方法与就医建议,帮助读者识别健康隐患,科学应对心慌问题。

2025-06-09

心慌是怎么回事?一文读懂心慌的常见原因与应对方法

本文围绕 “心慌是怎么回事有哪些原因” 展开,从生理性、病理性两大层面,详细分析剧烈运动、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常见诱因,并提供针对性应对策略与预防方法,同时明确紧急就医指征,助力读者科学认识和处理心慌问题。

2025-06-09

频繁咳嗽别忽视!一文读懂咳嗽成因、分类与正确应对方法

咳嗽频繁让人困扰,它为何发生又该如何解决?本文深入解析咳嗽成因,涵盖呼吸道感染、过敏等因素,介绍咳嗽分类,给出不同类型咳嗽的科学应对方案与日常护理方法,助你正确处理咳嗽问题。

2025-06-13

咳嗽喉咙痒苦不堪言?五大高效疗法助你快速止痒止咳

咳嗽喉咙痒让人难受不已,如何快速缓解?本文深入分析病因,从药物治疗、盐水漱口、蒸汽吸入、食疗调理到中医调理,分享五大高效疗法,还提供日常防护措施,助你摆脱咳嗽喉咙痒困扰,重获健康咽喉。

2025-06-13

深夜干咳喉咙痒到崩溃?揭秘原因与正确应对全攻略

深夜干咳喉咙痒严重影响睡眠?本文揭秘其在夜间加重的原因,涵盖过敏、呼吸道疾病、胃食管反流等因素,提供改善睡眠环境、调整睡姿等缓解方法,以及药物、中医等科学治疗方案,助你摆脱夜间咳嗽困扰。

2025-06-13

嗓子痒干咳难忍?一招快速止咳止痒的终极秘诀

嗓子痒干咳发作难受?本文揭秘快速缓解的 “一招”—— 温盐水含漱法,详解其原理与操作,同时分享蜂蜜润喉、蒸汽吸入等辅助方法及日常预防措施,助你快速摆脱不适,守护咽喉健康。

2025-06-13

胸闷气短喘不上气?六大原因与治疗方案

突然胸闷气短喘不上气令人担忧,本文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调节紊乱等六大方面深度解析原因,科普症状表现与潜在风险,并给出应对建议,助你读懂身体信号,科学守护健康。

2025-06-13

胸闷气短救急!五招快速缓解法与长效防护指南

胸闷气短发作难受?本文分享调整呼吸、放松身心等五大快速缓解妙招,涵盖紧急自救、居家护理,还提供后续治疗与日常防护方法,助你快速摆脱不适,有效预防胸闷气短再次发作。

2025-06-13

热门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