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一、吐血是怎么回事?
吐血在医学上叫"呕血",是指食道、胃或十二指肠这些上消化道部位出血,然后从嘴里吐出来。吐出来的血可能是鲜红色,也可能是咖啡色的,这取决于出血的速度和血液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很多人容易把吐血和咳血搞混,其实咳血是从肺里出来的,通常伴有咳嗽;而吐血前往往会觉得恶心、想吐。
二、最常见的5种吐血原因
1. 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这是年轻人吐血的常见原因。长期饮食不规律、压力大、吃止痛药或者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都可能导致溃疡。出血前往往有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胃痛史,疼痛常在空腹时发作,吃点东西能缓解。溃疡侵蚀到血管时就会出血,轻的只是大便发黑,重的可能大口吐血。
2. 肝硬化导致的食管静脉曲张
长期喝酒或有肝炎的人容易得肝硬化,这会让食管里的静脉像吹气球一样胀大。这些鼓起来的静脉特别脆弱,可能因为吃硬食、呕吐或者没有任何原因就破裂,导致突然大吐血,这种情况非常危险,需要马上送医。
3. 急性胃黏膜损伤
大量饮酒、吃退烧止痛药(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或者遭遇严重外伤、大手术后,胃黏膜可能出现很多小伤口。这种出血通常量不太大,表现为呕吐物里有血丝或咖啡渣样的东西。
4. 贲门撕裂
剧烈呕吐(比如喝醉酒后)可能把食管和胃连接处的黏膜撕破,这种情况叫"贲门撕裂"。典型表现是先吐食物或胃酸,然后才开始吐血,出血量可大可小。
5. 胃癌或食管癌
中老年人如果出现没有明显原因的吐血,特别是伴随体重下降、吃饭咽着费劲时,要警惕肿瘤的可能。这类出血往往反复出现,吐血量一般不大,但会越来越频繁。
三、吐血后该怎么办?
1. 必须立即就医的情况:
吐鲜血且量比较大,感觉头晕、心慌、出冷汗,有肝硬化病史或长期酗酒,吐血后大便呈黑色柏油样。
2. 需要尽快检查的情况:
吐血后自己止住了,但不知道原因;反复小量吐血,伴有明显消瘦、食欲减退;年龄超过40岁第一次吐血。
3. 家庭应急处理:
立即停止进食进水、侧卧防止呛咳、记录吐血量和颜色、保存呕吐物供医生查看、尽快拨打120或前往医院。
四、医生会做哪些检查?
1.胃镜检查:这是最重要的检查,能直接看到出血点,还能同时止血。
2.抽血检查:看看失血有多严重,肝功能是否正常。
3.CT或B超:检查肝脏有没有肝硬化。
4.大便检查:确认消化道是否还在继续出血。
五、如何预防吐血?
1.有胃病的人要按时吃药,定期复查
2.避免长期大量饮酒
3.不要乱吃止痛药
4.肝硬化患者要定期做胃镜筛查
5.吃饭细嚼慢咽,避免吞下尖锐食物
6.保持规律作息,减轻精神压力
记住:无论吐血量多少,都应该去医院查明原因。特别是大量吐血时,一定要争分夺秒送医,这可能是生死攸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