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内容(二)
一、日常生活健康教育
1.饮食卫生与膳食营养教育
合理的膳食搭配,均衡饮食,合理的食物烹调,有规律的定时、定量饮食。
炊具、食具的消毒方法,食品的冷藏与储藏方法。
暴饮暴食、偏食,无规律饮食的危害。
常见食物中毒的预防知识。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者等特殊人群的膳食知识。
2.居室卫生知识教育
居室的合理布局。
居室的外现卫生需求。
居室的装修卫生要求。
居室健康微小气候的维护。
居室的朝向与采光需求。
煤气中毒的预防。
烟尘污染的防治等。
3.婚姻与生育健康教育
婚前健康教育,使育龄妇女懂得孕前应考虑的优生问题。
孕产期健康教育,使孕妇了解孕期劳动、休息、营养和性生活常识以及分娩和新生儿保健的知识等。
科学育儿健康教育,使母亲们懂得儿童营养、卫生、保健等知识。
4.控烟健康教育
吸烟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危害。
吸烟对妇女和婴幼儿的影响。
介绍戒烟的新方法。
控烟的政策与法规等。
5.预防意外伤害与家庭急救健康教育
意外伤害是城乡居民致残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也给社会经济带来极大危害,但可以教育居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防护措施,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教育的内容包括: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自救与他救方法,意外伤害的防范等。
家庭急救包括:
1、烧、烫伤、触电、跌伤、刀伤、溺水、有害气体、农药中毒和心脑血管病发作等意外事故的简易急救方法和处理原则。
2、人工呼吸操作方法。
3、家庭中常用药物、小型医疗器械的保存与使用方法等。
6.卫生法规健康教育
提倡良好的卫生道德观念和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社区居民自觉维护社区形象,与破坏社区卫生与文明的不良现象作斗争,要求社区居民学习和掌握有关城乡卫生管理的法规,提高居民的法制意识,主要包括:
1、与疾病相关的《传染病防治法》。
2、与公共卫生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3、与饮食卫生有关的《食品卫生法》。
4、与妇女儿童保健相关的《母婴保健法》。
5、与城乡环境卫生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
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目前,在没有特效药物和预防用疫苗的情况下,健康教育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动员社区力量,营造社区氛围,增强居民自我保护意识,采纳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和改变艾滋病传播的高危行为,最大限度降低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和危害,既是当前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目标,也是中国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策略。
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
1、艾滋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教育。
2、艾滋病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认识教育。
3、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行为性疾病教育。
4、消除艾滋病社会歧视教育。
5、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法律法规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