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日期: 2024-05-30 来源: 紫荆网
香港浸会大学(浸大)在5月28及29日举办了首届“药食同源会议”,主题为“食品与传统中医药的融合:探索人类健康的科学技术与方法”,汇聚了300名来自食品和中医药领域的科研人员、行业创新者、业界专家和监管机构代表出席。
浸大校长卫炳江教授(右八)、食物安全中心顾问医生(社会医学)(风险评估及传达)张勇仁医生(左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教授(右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外国投资所副主任张菲博士(左四)、德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副总领事Stefanie Seedig女士(左六)、浸大暂任首席创新总监暨食品安全联盟主席刘乐庭教授(左七)等出席 “药食同源会议”。
为会议开幕的主礼嘉宾包括浸大校长卫炳江教授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顾问医生(社会医学)(风险评估及传达)张勇仁医生。为期两天的“药食同源会议” 旨在促进专家互相交流,一同揭开食物的潜在疗效,并探讨其发展趋势以支援社会基层医疗保健。
卫炳江教授致欢迎辞时指出,药食同源的概念深深植根于数千年的人类文化之中,而全球社会还未完全发掘这些传统智慧在改善公共卫生方面的潜力。
卫炳江教授致欢迎辞
卫教授表示:“在中西文化共融的香港,中医药有重要的策略意义,浸大对于推动此领域的发展不遗余力。除中医药外,浸大的跨学科研究结合生物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在多方面积极推动‘药食同源’的创新和技术开发。我们通力合作,不单加强了饮食健康的科学基础,更催生了崭新的营养和保健策略, 为健康与预防疾病重新定义。”
浸大暂任首席创新总监暨食品安全联盟主席刘乐庭教授在会议上表示:“是次会议探讨食物衍生化合物的巨大潜在健康效益,以及科技创新如何塑造药食同源概念的发展和技术转化的实践。会上投资者和企业家分享他们的创业历程,专家的真知灼见让我们窥探尖端科技所带来的无限可能。”
刘乐庭教授致辞
是次会议云集多名高瞻远瞩的专家作主题演讲,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教授解说食药同源在健康和防病中的重要作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外国投资所副主任张菲博士解构中国食品和药品行业的开放与监管现状及投资机遇,前食品法典委员会秘书Tom Heilandt先生探讨药食同源监管框架的格局,联合国粮农组织顾问Maura Di Martino 博士分享个人化营养及保健食品面临的安全问题、监管挑战和未来发展。
35位来自本地、内地及海外的讲者在两天的会议上发表演讲,主题涵盖药食同源的监管框架;安全与质量;科学及综合方法;创新、科学验证及循证实践;中医药与食品同源的转化;产业与投资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发展。
其他讲者包括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驻华办公室主任萨昭辰博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教授;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及课题组长、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及课题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祖华教授,以及曾担任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与人畜共患疾病部主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副总干事、联合国粮农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秘书的宫城岛一明博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