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在日常生活中,你或许有过这样的经历:一觉醒来,眼皮突然红肿疼痛,仔细一看,眼皮上冒出个类似 “痘痘” 的小疙瘩。这很可能就是麦粒肿,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了解麦粒肿长什么样,对于及时发现、治疗以及预防都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将全面介绍麦粒肿的外观特征、不同阶段表现、分类特点以及相关防治知识。
麦粒肿,医学上称为睑腺炎,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典型外观具有炎症的共性,即红、肿、热、痛。当麦粒肿初起时,眼睑局部会出现明显的红肿,颜色较正常皮肤更为鲜红,范围可大可小,有的如米粒般大小,有的则会扩散至较大面积。此时触摸红肿部位,能感觉到明显的硬结,且压痛感强烈,患者眨眼时也会感觉到疼痛。随着病情发展,在红肿区域可能会出现黄色脓点,这是麦粒肿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脓点可能位于眼睑表面,也可能隐藏在眼睑内部,需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麦粒肿初期症状相对隐匿,可能仅表现为眼部的轻微异物感,就像眼睛里进了小沙子,同时伴有轻微的发痒和灼热感。此时眼睑外观可能只是略微泛红,局部皮肤微微隆起,不太容易引起注意。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不适感会逐渐加重,红肿范围也会慢慢扩大,眼睑处能摸到一个质地较硬的小结节,按压时疼痛明显。例如,小张某天早上起床后,感觉右眼上眼皮有点不舒服,照镜子时发现眼皮微微发红,当时没太在意,结果到了下午,眼皮的红肿和疼痛愈发明显,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麦粒肿初期。
进入中期,麦粒肿的症状变得更为显著。眼睑红肿加剧,范围进一步扩大,硬结也更加明显,疼痛程度加深,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的睁眼和闭眼动作。在这个阶段,细心的患者可能会发现,红肿部位的中心开始出现黄色的小点,这就是脓点开始形成的迹象。脓点起初可能很小,不太容易察觉,但会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变大。以小李为例,他在麦粒肿初期未及时处理,几天后,眼皮的红肿范围从睫毛根部扩散到了整个上眼皮,原本的硬结处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黄色脓点,眼睛分泌物也增多了。
当麦粒肿发展到成熟期,脓点会变得更大更明显,周围的红肿可能会有所局限,不像中期时那么弥散。此时,硬结开始软化,有波动感,意味着内部已经积聚了较多的脓液。患者可能会感觉疼痛有所减轻,这是因为脓液即将排出。如果麦粒肿是外麦粒肿(后文会详细介绍麦粒肿的分类),脓点可能会在皮肤表面破溃,流出黄白色的黏稠脓液,随后炎症会逐渐减轻,红肿也会慢慢消退。而内麦粒肿则可能向睑结膜面破溃,不过从外部看,依然能看到眼睑红肿逐渐减轻的过程。比如,小王的麦粒肿在经过一周左右的发展后,到达成熟期,眼皮上的脓点自行破溃,流出脓液,他明显感觉眼部轻松了许多,之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护理,眼部逐渐恢复正常。
根据感染腺体的不同,麦粒肿可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它们在外观表现上存在一些差异。
外麦粒肿主要是睫毛毛囊所属的皮脂腺(Zeis 腺)或变态汗腺(Moll 腺)感染所致,炎症部位最常位于睫毛根部的睑缘处。初期时,眼睑边缘会出现局限性红肿,范围相对较弥散,触摸时能感觉到明显压痛的硬结,同侧耳前淋巴结可能会肿大,按压也有疼痛感。随着病情进展,炎症向皮肤方向发展,在红肿的中心部位会出现黄色脓点,最后脓点破溃,脓液排出,红肿逐渐消退。从外观上看,外麦粒肿就像在眼睑边缘长了一个 “痘痘”,十分显眼。例如,小赵的外麦粒肿初期,上眼皮边缘发红,摸上去有个硬疙瘩,过了几天,疙瘩中心出现了黄色脓头,随后自行破溃,流出脓液,慢慢就好了。
内麦粒肿是睑板腺感染引起的,由于睑板腺被睑板组织包裹,所以炎症范围比较局限,肿胀通常也较为局限,但疼痛却比较明显。在初期,从眼睑外面看,可能只是轻微红肿,不太容易发现异常,但翻开眼皮,可以看到睑结膜面局限性充血、肿胀,有硬结且压痛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在睑结膜面会形成黄色脓点,一般会向结膜囊内破溃,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向皮肤面破溃。破溃后,炎症会逐渐减轻,多数患者在一周左右痊愈。像小钱的内麦粒肿,一开始他只感觉下眼皮有点疼,从外面看眼皮稍微有点肿,翻开眼皮后,发现睑结膜面有一处明显的红肿,还有个黄色脓点,后来在医生的处理下,脓点破溃,症状逐渐缓解。
在判断是否为麦粒肿时,需要与其他一些眼部疾病进行区分,以免误诊误治。
霰粒肿多局限在眼睑内侧面,主要表现为无痛结节,与麦粒肿有明显区别。霰粒肿是因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病程缓慢,一般无明显症状,仅在眼睑皮下可触及圆形肿块,表面光滑,不与皮肤粘连,边缘清楚,无触痛。翻转眼睑,在肿块的结膜面上可见紫红色或灰红色局限隆起。而麦粒肿在发病初期就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两者从症状上较易区分。
睑板腺癌好发于老年人,常在睑板肿物刮除后原位再发。它与麦粒肿的区别在于,睑板腺癌通常没有明显的炎症表现,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眼睑皮下小结节,质地较硬,边界不清,可与皮肤粘连,随着病情进展,结节会逐渐增大,甚至出现溃疡、出血等症状。而麦粒肿一般病程较短,经过正确治疗后可较快痊愈。对于难以鉴别的情况,必要时可通过组织病理学诊断进行明确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