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一、分布范围
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但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江苏北部和河南南部也有少数品种,某些品种已在华北引种成功。日本和朝鲜也有
二、主要功效
生津止渴
乌梅的酸味能刺激唾液分泌,缓解口干舌燥,尤其适合夏季或阴虚体质人群。传统方剂“乌梅汤”常用于消暑解渴。
敛肺止咳
乌梅可收敛肺气,改善久咳、干咳无痰等症。常与杏仁、半夏等搭配,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或肺部虚损引起的咳嗽。
涩肠止泻
乌梅能减少肠道水分流失,缓解腹泻。对于慢性肠炎、痢疾后重(排便不尽感)等,可与黄连、干姜等配伍使用。
抗氧化与调节代谢
乌梅含苹果酸、柠檬酸及多酚类物质,可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动物实验表明其提取物可能辅助调节血糖、血脂。
调节肠道功能
有机酸可促进消化液分泌,缓解食欲不振;其鞣酸成分还能抑制肠道有害菌,改善腹胀、便秘。
三、食用智慧
1、治久咳不已:乌梅肉(微炒)、御米壳(去筋膜,蜜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睡时蜜汤调下。(《本草纲目》)
2、治小儿头疮,积年不瘥:乌梅肉,烧灰细研,以生油调涂之。(《圣惠方》)
3、治伤寒蛔厥及久痢: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伤寒论》乌梅丸)
4、治咽喉肿痛:乌梅30g,双花60g,雄黄12g。为末,蜜丸,每丸3g。每次含化1丸,徐徐咽下,每日3次。(《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禁忌人群:胃酸过多、胃溃疡患者慎用;外感咳嗽初起(如风寒感冒咳嗽)不宜,以免收敛邪气。
食用量:每日建议不超过10克,过量可能引起反酸或胃肠不适。
药材选择:药用乌梅需经炮制,与零食话梅(含糖、添加剂)区别使用。
乌梅作为药食同源的食材,合理使用可发挥养生作用,但需结合体质与症状,必要时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