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椇子:解酒安神的自然瑰宝

  • 时间:2025-05-23
  • 编辑:人之康

枳椇子,别名拐枣、鸡爪梨,为鼠李科落叶乔木的果实,其药用价值与独特形态在中医药典籍中早有记载。这种外形奇特的果实带有肉质果柄,成熟时果柄梗呈凹字形,肉质膨大如鸡爪,表面光滑呈红褐色,味甘如蜜,既可入馔又可入药,堪称自然馈赠的养生佳品。

一、中医药记载与功效

枳椇子味甘,性平,归脾、肺经,主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其入药首载于唐代官方药书《新修本草》,书中称其“主头风,小腹拘急”。同代的《食疗本草》最早发现其解酒作用:“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误落一片入酒瓮中,酒化为水也。”宋代《本草图经》也记载它“能败酒味,若以其木为柱,则屋中之酒皆薄也”。宋代以前多以原植物解酒,至金元时期,才偏重于用枳椇子来解酒。

二、现代研究与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枳椇子蕴含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功效:

1.解酒醒神机制:含有的葡萄糖与有机酸可扩充人体血容量,加速酒精代谢产物排出,有效缓解醉酒后的头痛、呕吐等症状,实现醒酒安神。

2.利尿通便作用:丰富的水分、葡萄糖、有机盐及脂类物质,能促进尿液排泄与肠道蠕动,改善湿热内蕴导致的二便不畅,兼具排毒与助消化功效。

3.神经肌肉保护:大量钙元素与枳椇子皂苷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可抗惊厥、缓解手足抽搐痉挛,对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等症有显著疗效。

4.综合保健效能:其抗脂质过氧化成分可延缓衰老,降血压、抗溃疡作用为心血管健康与消化系统保驾护航,多糖类物质更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三、食用价值与方法

枳椇子的食用部分为果柄,果实不可食用。其味甘甜略带涩,经霜后涩味消失,味道尤其甘美。在古代,它就被做成妇人馈赠亲友的蜜饯,是消化人体过多脂肪的保健果品,常吃可减肥健美。如今,枳椇子可制成糖、酱、膏、汁、口服液、罐头等多种食品,满足不同人的食用需求。

枳椇子作为药食两用的植物,无论是在古代医学中还是现代研究与应用中,都展现出了重要的价值,为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提供了自然的帮助。

8aecb46ca75a3cf7baa6a19235cd41b0.jpg



为你推荐

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
相关文章

  •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治疗哪些疾病?2025-05-08
  • 地黄:千年药草背后的十大科学验证功效2025-05-09
  • 杜仲叶的功效:从传统滋补到现代保健的全面解析2025-05-10
  • 山茱萸:千年药食瑰宝的现代价值解析2025-05-11
  • 灵芝的用途与功效2025-05-11
  • 黄芪泡水喝的作用与功效2025-05-11
  • 铁皮石斛的功效、作用与主治功能2025-05-12
  • 肉苁蓉的功效与用法2025-05-13
  • 葛根:千年药食传奇,解锁抗衰老与护心脑的天然密码2025-05-15
  • 菊花:秋日里的“全能养生师”,这样用效果翻倍!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