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白扁豆,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材和中药材,以其高营养价值和独特功效深受喜爱。在中医中,白扁豆被誉为“脾之谷”,擅长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特别适合夏季湿热体质者。那么,白扁豆的功效有哪些?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其营养成分、药用价值及实用食用方法,带您解锁这一健康食材的养生奥秘!
白扁豆(学名:Lablab purpureus)是豆科扁豆属植物的干燥成熟种子,主要产于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地。其种子呈扁椭圆形,表面淡黄白色,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中医认为,白扁豆性味甘、微温,归脾、胃经,常用于调理脾胃虚弱、湿气重等症状。作为药食同源的食材,白扁豆既可入药,也可用于烹饪,深受养生爱好者青睐。
白扁豆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根据《中国科学院卫生研究所食物成分表》,每100克白扁豆含有以下营养素:
营养成分 | 含量(每100克) |
---|---|
蛋白质 | 2.8克 |
脂肪 | 0.2克 |
碳水化合物 | 5.4克 |
热量 | 35千卡 |
膳食纤维 | 1.4克 |
钙 | 116毫克 |
铁 | 1.5毫克 |
胡萝卜素 | 0.32毫克 |
维生素B1(硫胺酸) | 0.05毫克 |
维生素B2(核黄素) | 0.07毫克 |
维生素B3(尼克酸) | 0.7毫克 |
维生素C | 13毫克 |
这些成分使白扁豆成为素食者的优质蛋白来源,同时其高纤维和铁质含量有助于改善消化和预防贫血。
在中医中,白扁豆性味甘、微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止泻止带等功效。《本草纲目》称其为“脾之谷”,认为其“入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专治脾胃相关疾病。以下是其主要功效:
白扁豆能健脾益气、化湿止泻,适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者,尤其在湿气重的夏季效果显著。
夏季湿热交加,白扁豆可缓解暑湿引起的胸闷、腹胀、呕吐等症状,是“消暑第一豆”。
白扁豆对妇女白带过多、小儿疳积(营养不良)有调理作用,常用于改善湿热引起的妇科问题。
白扁豆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水分,缓解小便短赤或水肿症状。
现代研究进一步验证了白扁豆的健康益处。中研院基因体研究中心发现,白扁豆的萃取蛋白FRIL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甚至可能对新冠病毒有抑制作用,研究已发表在国际期刊。此外,其高膳食纤维含量有助于控制血糖,适合糖尿病患者或减肥人群。
白扁豆可通过多种方式融入饮食,以下是几种实用方法:
材料:白扁豆50克、排骨200克、生姜3片、盐适量
做法:白扁豆浸泡一夜,与排骨、生姜同炖1-2小时,加盐调味,适合健脾祛湿。
材料:白扁豆30克、莲子20克、红枣5颗、冰糖适量
做法:浸泡后同煮至软烂,加冰糖调味,适合滋补脾胃。
材料:白扁豆50克、瘦肉100克、青椒1个、酱油适量
做法:白扁豆焯水后,与瘦肉、青椒炒制,调味后食用,助消化。
选购白扁豆时,应选择颗粒饱满、色泽均匀、无虫蛀、无霉变的产品。保存时,需密封存放于阴凉干燥处,使用密封罐,保质期约1-2年。新鲜白扁豆可冷藏保存,1-2周内食用。
白扁豆生食或未煮熟含有皂素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可能引起中毒,需浸泡并彻底煮熟。阴虚火旺或热性体质者应适量食用,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