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信行”理论服务
一、概念
“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KABP或KAP)理论是一种应用于个体水平的行为改变理论,是西方学者20世纪60年代所提出的行为理论模式。“知”是知识和学习,“信”是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行”指的是行动。这一理论提出了知识、信念、态度和行为实施之间的递进关系模式。换言之,KAP理论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动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转变危害健康的行为。
二、“知信行”理论的实践与应用
目前KAP模式在我国社区层面的运用尤为广泛,多数研究集中在多种慢性病的干预与患者的自我管理方面,研究主要人群集中在老年人与妇女儿童。研究者通过KAP模式的调查制定不同疾病健康教育的方向和干预措施,得到的数据结论有利于基层医疗机构有的放矢的开展相关工作。在一项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推广疾病自我管理的项目中,倡导者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把疾病相关的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的知识传授给老年人,并告知患者如何制定个体化饮食和运动方案的方法,指导患者学习书写每日活动情况和膳食日记。老年人在接受相关知识后,通过思考加强了自身健康意识,形成科学疾病管理、促进健康的信念,在信念支配下,逐步建立超常规的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