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成为制造商 药食同源企业为何更应关注用户需求

  • 时间:2025-07-31
  • 编辑:人之康

比起成为制造商 药食同源企业为何更应关注用户需求

在药食同源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不少企业仍困在 “重制造、轻需求” 的误区中。若仅沦为单纯的制造商,终将陷入价格竞争的泥潭。事实上,用户需求才是驱动行业升级的核心引擎,这既是国际经验的启示,也是中国药食同源产业传承与创新的必然选择。

陷入制造依赖,终将困于价格红海

单纯以制造为核心的发展逻辑,早已不适应药食同源行业的新竞争格局。当企业将全部精力投入生产环节,必然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最终只能通过压低价格争夺市场。药食同源原料的炮制工艺虽有传承,但若脱离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再好的制造技术也难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消费者需要的不是标准化的原料,而是能解决自身健康痛点的产品,过度沉迷制造只会让企业与市场需求渐行渐远。

国际巨头启示:需求洞察才是核心壁垒

国际知名营养健康原料公司的发展路径,为我们提供了鲜明参照。它们往往通过并购等资本手段整合制造资源,自身则牢牢把控用户需求的挖掘与满足。这种 “轻制造、重需求” 的模式,让其能精准捕捉消费者对健康的细分诉求,从而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对于中国药食同源企业而言,与其在制造环节与同行内卷,不如借鉴这种思路,将重心转移到理解用户的健康需求上,从源头构建差异化优势。

文化基因赋能:从传统智慧中挖掘需求密码

中国药食同源文化本身就蕴含着对 “人” 的深度关注。几千年前,先人们在没有现代学科支撑的情况下,通过实践总结出食材与健康的关联,这种以解决人们健康需求为导向的智慧,正是当代企业可依托的宝贵财富。无论是针对现代人的亚健康状态开发的养生配方,还是结合快节奏生活推出的便捷产品,都是将传统智慧与当下需求结合的体现。抓住用户需求,才能让药食同源的文化价值真正落地,实现从原料供应到健康解决方案的跨越。

药食同源企业的竞争,早已超越制造能力的比拼。唯有跳出 “制造商思维”,深耕用户需求,才能将传统优势转化为市场动能,在健康产业的蓝海中占据主动。毕竟,用户需要的从来不是 “好的原料”,而是 “对的解决方案”。

 



为你推荐

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
相关文章

  • •2025年“药食同源”新趋势:健康生活从餐桌开始2025-06-25
  • •“食药同源”新趋势:传统智慧与现代健康的融合2025-06-25
  • •药食同源产品:健康消费新蓝海,传统智慧焕发新生机 2025-06-25
  • •解锁 115 种药食同源食品,拥抱健康生活2025-06-25
  • •探寻药食同源食材:解锁健康生活密码2025-06-25
  • •黄精:药食同源的滋补佳品,真有这么神奇?2025-06-25
  • •探寻药食同源食物:探寻健康养生新密码2025-06-25
  • •解码药食同源:探寻大自然的养生宝藏 2025-06-25
  • •药食同源数据库:开启健康生活新钥匙2025-06-25
  • •当归:药食同源的滋补圣品2025-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