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药食同源资源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实用价值。
01、产品类型
目前我国的药食同源产品主要包含药品、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等类型,剂型广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对中医药药理功能的认可,药食同源产品的种类与数量也在日益增加。
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
药食同源物质因具有特定功效,被广泛用于功能食品和保健食品的研究与开发。目前发布的食药物质名单有三批,共102种物质,包括《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关于当归等6种新增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2019年第8号)和《关于党参等9种新增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2023年第9号)。
02、产品功能
2023年8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保健食品新功能及产品技术评价实施细则 ( 试行) 》,文件指出:新功能保健食品是指同时提出新功能建议和对应功能产品注册申请的保健食品,具体分为补充膳食营养物质、维持或改善机体健康状况、降低疾病发生风险因素三类。对于“建议纳入保健功能目录”结论的其中一个条件就包括:以传统养生保健理论为指导的保健功能,符合传统中医养生保健理论。
03、产品研发关键
在药食同源产品研发关键问题中,文章提出四点注意事项:
1、原料的合规性
以药食同源类中药为主要原料研发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等,应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应从法律规定、加工工艺、质量标准及体系、风险因素控制等现代食品要求去研究及发展传统的“药食同源” 类中药,而不是仅仅依靠古文献记载。此外,药食同源产品研发还应该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 试行) 》《植物提取 物国际商务标准》等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
日本厚生劳动省于2001年制定并实施《保健机能食品制度》,主要对象为营养补助食品以及声称具有保健作用和有益健康的产品,将其分为特定保健用食品和营养机能食品两类,从法律上将之与一般食品和医药品区分开。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规定膳食补充剂标签中不允许出现“治疗”“疾病”等名词,但可以出现符合规定的包括健康声称、营养含量声称和结构/功能声称。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八条则明确标识“保 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其功能和成分应当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
综合观之,如何将药食同源中药进行现代营养学客观表达,并建立相应的食品控制体系,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2、产品配方的合理性
在药食同源产品研发过程中,中医药理论是灵魂,配方组成是基石。应当以中医学理论为准则,合理选择相关药食同源原料,既要注意对古代本草及 医籍记载的性味归经及功效进行总结,遵循配伍原则,亦要与现代生理功效和营养学建立关联。运用 辨证论治、体质学说和五行学说等,提高中药保健产 品的养生效果,才能使大健康产业下的药食同源产 品的配方更具有合理性。同时,中药健康行业应坚持科学研究,运用现代科学和传统的养生理论进行深层次研究,努力创制具有中药特色和优势的保健产品。
3、产品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功能食品是药食同源产品研发的重要方向,目前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制备工艺落后、质量控制方法简单、功能因子不明确,功效不明显等共性问题。加强功能食品的功效因子与营养因子的基础研究,在制备工艺中采用芳香成分环糊精包合等稳定化技术、膜分离纯化技术、挤压膨化熟化技术、微胶囊矫味技术等,对避免产品同质化、建立技术壁垒,提高产品质量和生命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4、产品技术要求的实用性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保健食品往往是胶囊、口服液、片剂、冲剂等形式,使人们有一种吃药的精神压力。有的规定食用方法和药品类似,每日3次,每次数粒。故开发一种令人普遍接受的剂型是药食同源产品研发的“面子工程”。另外一个保健食品能否为大众所接受还是得看重其“里子”—实用性。
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相关药食同源物质现有资源,将其作为一种功能因子融入一日三餐进入预制食品、方便食品和休闲食品中,坚持以“保健应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出更 多满足现代人群健康需求,具有创新性、针对性、安全性、有效性的时代精品,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以及现代医药、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助力。当前市场保健食品涉及范围较广,受消费者需求影响,减肥瘦身、排毒养颜、提高免疫力以及帮助睡眠一类的保健品在市场中深受欢迎,拥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04、最新药食同源物质名单(102种)
2025年3月20日,全国食药同源产业创新工程药膳专项工程座谈会在北京食药同源产业发展创新中心举行。
2025-05-28
天冬正式纳入国家药食同源目录,四川内江作为道地产区,依托 “中国天冬之乡” 品牌,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东兴区以 “七位一体” 战略构建育苗、种植、加工、研发、康养旅游全产业链,种植面积达 5 万亩(占全国 60%),研发天冬蜜饯(省级非遗)、原浆啤酒、护肤品等 40 余种大健康产品,亮相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等国际平台。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抗氧化、抗衰老等活性,结合《中国药典》记载的养阴润燥功效,内江天冬正通过产学研合作加速成果转化,目标实现百亿产值规模。
2025-05-28
国家将麦冬、天冬等 4 种物质纳入药食同源管理,四川三台(麦冬主产)、内江东兴区(天冬主产)产业初具规模,两大产业产值超 50 亿元,正冲刺百亿目标,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2025-05-28
家将麦冬纳入药食同源目录后,全国最大麦冬产销基地三台县(产量占 70%+)麦冬价格涨至 140 元 / 公斤。依托全产业链布局(产值超 40 亿),正加速开发食品、保健品,冲刺百亿级产业园,引领麦冬产业升级。
2025-05-28
商洛市自 2025 年 5 月 13 日起放宽 “药食同源” 中药饮片经营准入,药品零售企业可销售定型包装产品,无需配备执业中药师及斗柜。政策降低企业成本、便利群众购用,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2025-05-28
2025 年 5 月,南岸区 AI 赋能药食同源农产品数智加工中试基地揭牌,采用 “技术中试 + 市场验证” 模式,推动青山羊、茵红李产业达成跨区域校政企合作,助力重庆打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2025-05-28
2025 年 4 月,四川饭扫光食品集团赴天府中医药创新港洽谈,围绕 “药食同源” 理念及功能性食品研发展开研讨,依托创新港全链条创新服务,推动中医药技术转化与健康食品开发,深化产学研合作,助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升级。
2025-05-29
宁夏构建枸杞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创建保存 2000 余份种质的资源库,“宁杞” 良种覆盖全国 90% 产区。开展基因组学等研究,开发改善脑功能、治疗糖尿病等 15 种功能产品,依托东西部合作引才建平台,助力枸杞产业升级。
2025-05-29
2025 年杜仲叶行业持续增长,国家卫健委将其纳入药食同源目录,陕西、湖南等地年补超 3 亿。华恒生物实现绿原酸微生物合成(成本降 60%),2023 年市场规模破 120 亿,日本、德国需求年增 30%,欧盟有机认证溢价 250%,行业向大健康领域升级。
2025-05-29
2025 年山东泰山灵芝集团成立,依托泰山生态建标准化种植基地,融合基因组学等技术开发孢子粉、功能性食品、化妆品等多元产品。全球灵芝市场规模预计 2030 年达 150 亿美元,集团以 “科研 + 全产业链” 模式布局国内外市场,引领行业绿色高效发展。
2025-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