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极经典方剂技术研讨会暨植提桥“君臣佐使”药食同源创新大赛成果分享

  • 时间:2025-06-02
  • 编辑:人之康

来源:中国网

2025年5月22日,由无限极主办的无限极经典方剂技术研讨会暨植提桥“君臣佐使”药食同源创新大赛成果分享在广州无限极广场A座成功举办。

大会现场,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科创官马军,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健康食品研发总监史珅,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日化产品研发总监唐青涛,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前沿技术研究高级经理周勇,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健康食品研发高级经理李文治,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前沿技术高级研究员陈洁华等领导,植提桥创始人/药食同源|滋补品升维开发联盟发起人、营养健康洞见研究院院长张淑丽,植提桥总经理/药食同源|滋补品升维开发联盟联合发起人、营养健康洞见研究院副院长任静出席并参加分享会。

清华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十多所院校的所有获奖团队来到现场进行分享。作为行业头部企业,无限极冠名“君臣佐使”药食同源创新大赛【中医经典方剂组】赛事,并邀请获奖团队开展经典方剂的面对面交流分享。此举将加速经典方剂从科学研究到落地转化应用的进程,是无限极对经典方剂产学研落地深耕贯通路径的有力探索,必将推动药食同源产业与中医经典方剂的传承发展,为相关领域的创新与实践注入新活力。

活动当天上午,获奖高校团队在无限极的工作人员介绍下参观了无限极全球体验中心和全球科研中心。

随后,清华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广东省中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在内的12个【中医经典方剂组】获奖团队代表围绕团队的研发背景、研发方向、研发优势以及转化案例进行展示。

无限极分享了以中草药科技推动经典方剂传承与创新的实践,通过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为健康养生领域发展提供新思路与范例,助力传统方剂焕发新生机。

当天下午,来自无限极、植提桥的领导、特邀经典方剂领域专家以及获奖团队代表带来了非常精彩的专题演讲与项目分享。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科创官马军进行了欢迎致辞。他亲切表示,与各院校师生相聚于此是特别的缘分。致辞中,马军分享了无限极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健康养生理念,并展示了经典方剂在免疫调节、延缓衰老、肠胃健康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充分体现了无限极对经典方剂传统与创新的重视。

谈及“君臣佐使”药食同源创新大赛【中医经典方剂组】,马军满怀期许,希望赛事能够持续举办。他认为,通过赛事平台的举办,能有效整合产学研资源,加速中医经典方剂的现代化转化,为市场带来更多兼具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创新产品,推动健康养生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植提桥创始人/药食同源|滋补品升维开发联盟发起人、营养健康洞见研究院院长 张淑丽回顾了赛事评选,她阐述了举办第2届“君臣佐使”药食同源创新大赛【中医经典方剂组】大赛对于整个营养健康产业的重要意义,回顾了赛程点滴与亮点;并对冠名单位无限极表示了感谢,同时对经典名方大健康产品开发与未来开发趋势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接下来由获奖团队代表进行了多个获奖项目的详细介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 博士研究生王蓉燕齐带来了【基于三神散的新产品研发】的项目分享,她表示,项目诞生于脑健康、延衰市场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源自经典名方,团队通过将三神散与功能因子相结合,针对记忆力方向,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现代化的工艺,让产品的浓度更高、口味更好。

来自中南民族大学微生物学 博士研究生杨紫祎分享了【基于琼玉膏产品开发】的项目,她介绍项目关注到皮肤光老化的问题和需求,项目来自于“琼玉膏”,是经过大量筛选之后确定下来的。她介绍了项目的技术路线与实验研究的发现,并对产品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 硕士研究生陈星昊分享【基于龟鹿二仙膏开发方案】,他表示,项目以龟鹿二仙膏核心功能为主,针对配方进行加减化裁并详细介绍了化裁思路。同时介绍了项目的成分分析与功效评价,阐述产品在特定健康方向的突出表现与不俗潜力。

广东药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 博士研究生 陈祥宇介绍了【基于补阳还五汤的产品开发】项目,他谈到团队通过对补阳还五汤化裁实现古方新生,用于心血管健康领域。团队进行了原料创新、配方创新、工艺创新优化与功效验证,确保产品的安全与有效。

清华大学卫健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专业硕士 庄诺亚分享了她们的研究项目【基于当归补血汤化裁的产品开发】,阐述项目基于人群、使用场景、产品形态等多个维度出发,从而进行定位,开发了针对女性人群的补气血产品。产品源自传统经方、结合创新工艺、科学验证并在剂型上面进行了创新。

随后,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程建明教授分享了【基于经典名方的药食同源产品开发】,程教授谈到,中医药理论是药食同源产品的灵魂,他介绍了药食同源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并谈到了药食同源产品开发的基本原则,如药材要道地、工艺可行、功能确切、风味适宜等等。此外程教授还特地强调了技术对于药食同源经典方剂产品开发的助力,如酶解技术、包衣技术、AI精准养生系统等等,并介绍了多个基于经典方剂开发的健康产品。

活动最后,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前沿技术研究经理赵宏伟带来《经典方剂在大健康产品中的现代化应用研究》主题分享。她深入剖析经典方剂在大健康领域的发展机遇与现代化路径,结合无限极实践,分享经典方剂在养生保健健康食品中的应用案例与研究成果。

赵宏伟表示,无限极立足用户需求,以严谨态度对经典方剂进行化裁组方,注重明确并传递组方的科学内涵。分享中,她介绍了多款源自经典方剂的产品,通过具体案例详细阐释无限极如何将传统方剂与现代健康需求结合,精准开发适用于不同健康方向的产品,展现了经典方剂现代化应用的创新探索与实践成果。

通过本次无限极与国内一线“经典方剂”研究团队的深度交流,将催生更多基于经典方剂的产品创新,也将率先开辟企业与院校强强联合的新路径,挖掘经典方剂应用价值,推动中医药经典智慧融入日常生活。这一探索不仅助力发扬光大传统智慧,更将为消费者带来多元健康选择与体验,赋能经典方剂在现代健康领域的创新发展。




为你推荐

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
相关文章

全国食药同源产业创新工程药膳专项工程座谈会在京召开

2025年3月20日,全国食药同源产业创新工程药膳专项工程座谈会在北京食药同源产业发展创新中心举行。

2025-05-28

天冬纳入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药食同源管理

天冬正式纳入国家药食同源目录,四川内江作为道地产区,依托 “中国天冬之乡” 品牌,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东兴区以 “七位一体” 战略构建育苗、种植、加工、研发、康养旅游全产业链,种植面积达 5 万亩(占全国 60%),研发天冬蜜饯(省级非遗)、原浆啤酒、护肤品等 40 余种大健康产品,亮相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等国际平台。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抗氧化、抗衰老等活性,结合《中国药典》记载的养阴润燥功效,内江天冬正通过产学研合作加速成果转化,目标实现百亿产值规模。

2025-05-28

麦冬、天冬等4种物质获批药食同源 四川“小药材”加快冲刺百亿产业

国家将麦冬、天冬等 4 种物质纳入药食同源管理,四川三台(麦冬主产)、内江东兴区(天冬主产)产业初具规模,两大产业产值超 50 亿元,正冲刺百亿目标,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2025-05-28

药食同源——被“正名”后的三台麦冬会不会“一飞冲天”?

家将麦冬纳入药食同源目录后,全国最大麦冬产销基地三台县(产量占 70%+)麦冬价格涨至 140 元 / 公斤。依托全产业链布局(产值超 40 亿),正加速开发食品、保健品,冲刺百亿级产业园,引领麦冬产业升级。

2025-05-28

2025年会理端午节暨第二届“药膳”文化节活动今日启动

2025 年会理端午节暨第二届 “药膳文化节” 5 月 26 日启动,以 “半夏端午 当归会理” 为主题,推出端午药市、万人药根宴等 13 项活动,发放 30 万元消费券,融合食药同源理念,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2025-05-28

商洛市放宽“药食同源” 中药饮片经营准入

商洛市自 2025 年 5 月 13 日起放宽 “药食同源” 中药饮片经营准入,药品零售企业可销售定型包装产品,无需配备执业中药师及斗柜。政策降低企业成本、便利群众购用,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2025-05-28

南岸:AI赋能药食同源农产品数智加工中试基地揭牌 青山羊、茵红李产业达成产学研合作

2025 年 5 月,南岸区 AI 赋能药食同源农产品数智加工中试基地揭牌,采用 “技术中试 + 市场验证” 模式,推动青山羊、茵红李产业达成跨区域校政企合作,助力重庆打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2025-05-28

四川饭扫光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到天府中医药创新港洽谈交流

2025 年 4 月,四川饭扫光食品集团赴天府中医药创新港洽谈,围绕 “药食同源” 理念及功能性食品研发展开研讨,依托创新港全链条创新服务,推动中医药技术转化与健康食品开发,深化产学研合作,助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升级。

2025-05-29

宁夏构建枸杞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

宁夏构建枸杞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创建保存 2000 余份种质的资源库,“宁杞” 良种覆盖全国 90% 产区。开展基因组学等研究,开发改善脑功能、治疗糖尿病等 15 种功能产品,依托东西部合作引才建平台,助力枸杞产业升级。

2025-05-29

2025年杜仲叶行业市场分析:杜仲叶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025 年杜仲叶行业持续增长,国家卫健委将其纳入药食同源目录,陕西、湖南等地年补超 3 亿。华恒生物实现绿原酸微生物合成(成本降 60%),2023 年市场规模破 120 亿,日本、德国需求年增 30%,欧盟有机认证溢价 250%,行业向大健康领域升级。

2025-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