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被“正名”后的三台麦冬会不会“一飞冲天”?

  • 时间:2025-05-28
  • 编辑:人之康

发布日期: 2024-09-04 来源: 绵阳日报


川观新闻 记者 任紫鑫 绵阳观察 郭超英

 

“截至今天,麦冬干果每公斤的价格已上涨了10元,达到每公斤140元。”9月1日,三台县农业农村局麦冬办副主任张明告诉川观新闻记者,这是自8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化橘红、地黄、麦冬、天冬列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后,麦冬价格7天来迎来的第一波大涨。

 

随着价格上涨,其他“连锁反应”也在三台持续发酵——麦冬收购商收购力度不断加大,麦冬深加工企业火力全开,麦冬种植户扩种意愿强烈,餐饮企业今后在食品中添加麦冬不再涉嫌在食物中非法添加药物……

 

“药食同源”消息一出,一颗小小的麦冬为什么会在三台“一石激起千层浪”?

 

据了解,三台县常年种植麦冬面积7.3万亩,总产量1.8万吨以上,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出口量占全国的8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麦冬产销基地。

 

截至目前,三台县有麦冬规范化加工点30个、麦冬交易市场1个、中国麦冬博物馆1个,建成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麦冬生产基地6个、麦冬绿色加工中心15个,麦冬数字化管理溯源云平台1个。

 

一直以来,麦冬被归类于中药材,麦冬在未被认证为可安全食用食品时,饭店在菜品里加入麦冬原料,就有涉嫌在食物中非法添加药物的嫌疑。受此影响,三台本地各大餐饮企业均不敢大胆开发麦冬类菜品。此外,三台县麦冬深加工企业也深受其困,企业生产的麦冬茶、麦冬果汁等深加工产品,因拿不到食品生产许可证而无法顺利销售。

 

“药食同源”的重新界定,为三台麦冬产业发展打开了另“一扇门”。

 

麦冬被“正名”,对三台麦冬产业有什么影响?对三台县这个全国最大的麦冬产销地意味着什么?

 

“政策的发布,对三台麦冬产业发展至少有三大利好。”张明介绍,以往,全国麦冬年饱和市场份额需要约12000吨,出口约1000吨,特殊年份麦冬产量和市场需求量会出现供需关系倒挂。他认为,药食同源后,麦冬销路会随着麦冬衍生食品、日化品、保健品等的开发而增加,产业市场前景更好。

 

麦冬含有麦冬皂苷、麦冬多糖、氨基酸等多种成分,作为食材,其精深加工值得进一步挖掘。目前,三台麦冬主产区已聚集有代代为本、太极集团、领旗食品等多家企业对麦冬衍生产品进行战略布局,未来将会有更多含麦冬成分的饮料、糕点等精深加工食品问世,麦冬的经济价值有望得到进一步提高。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药食同源后,可加速三台麦冬全产业链及产值的增加。最直观的表现是可以打破主产区90%以上的麦冬只能作为中药材原料外销的局面。同时,三台县还可发挥全国最大原产地集聚效应,吸引更多食品、药品企业到三台投资建厂,为三台加速建成百亿级大健康食品医药产业园,带动麦冬特色小镇农文林旅康融合发展等增添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前,为使三台麦冬未来更具价值,三台县依托四川省麦冬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制开发麦冬系列产品,目前已开发出380余种中成药、190余个保健品,以及麦冬汤料包、麦冬茶、麦冬苏打水等衍生产品,全链条产值超40亿元。

 

如今,三台已引育太极集团、绵德堂制药、四川领旗食品、四川中兴药业等一批食品医药企业,建立麦冬食品药品产业园。建起“三园四中心一体系”,即良种繁育园、标准化种植园、综合利用园;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仓储物流中心、电子交易中心以及综合服务体系。并依托7个大型麦冬加工配送中心、63个大型超市麦冬专柜以及43个麦冬专业合作社和30余家麦冬生产加工企业,全面采集麦冬生产、仓储、包装、流通等各环节信息,为三台道地药材、食品溯源等保驾护航。

 

此外,三台县还建成了省级五星级麦冬—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申报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麦冬)质量安全示范区,麦冬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被成功列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纳入国家发改委“新兴产业重大工程中药标准化项目”。

 

张明预测,参考同类中药材药食同源后的变化,三台麦冬未来的价格会持续走高,直到新一轮供需平衡到来。

 



为你推荐

峡谷葛根粉(测试产品,勿下单)

价格: ¥28.0

立即购买
相关文章

全国食药同源产业创新工程药膳专项工程座谈会在京召开

2025年3月20日,全国食药同源产业创新工程药膳专项工程座谈会在北京食药同源产业发展创新中心举行。

2025-05-28

天冬纳入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药食同源管理

天冬正式纳入国家药食同源目录,四川内江作为道地产区,依托 “中国天冬之乡” 品牌,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东兴区以 “七位一体” 战略构建育苗、种植、加工、研发、康养旅游全产业链,种植面积达 5 万亩(占全国 60%),研发天冬蜜饯(省级非遗)、原浆啤酒、护肤品等 40 余种大健康产品,亮相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等国际平台。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抗氧化、抗衰老等活性,结合《中国药典》记载的养阴润燥功效,内江天冬正通过产学研合作加速成果转化,目标实现百亿产值规模。

2025-05-28

麦冬、天冬等4种物质获批药食同源 四川“小药材”加快冲刺百亿产业

国家将麦冬、天冬等 4 种物质纳入药食同源管理,四川三台(麦冬主产)、内江东兴区(天冬主产)产业初具规模,两大产业产值超 50 亿元,正冲刺百亿目标,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2025-05-28

药食同源——被“正名”后的三台麦冬会不会“一飞冲天”?

家将麦冬纳入药食同源目录后,全国最大麦冬产销基地三台县(产量占 70%+)麦冬价格涨至 140 元 / 公斤。依托全产业链布局(产值超 40 亿),正加速开发食品、保健品,冲刺百亿级产业园,引领麦冬产业升级。

2025-05-28

2025年会理端午节暨第二届“药膳”文化节活动今日启动

2025 年会理端午节暨第二届 “药膳文化节” 5 月 26 日启动,以 “半夏端午 当归会理” 为主题,推出端午药市、万人药根宴等 13 项活动,发放 30 万元消费券,融合食药同源理念,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2025-05-28

商洛市放宽“药食同源” 中药饮片经营准入

商洛市自 2025 年 5 月 13 日起放宽 “药食同源” 中药饮片经营准入,药品零售企业可销售定型包装产品,无需配备执业中药师及斗柜。政策降低企业成本、便利群众购用,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2025-05-28

南岸:AI赋能药食同源农产品数智加工中试基地揭牌 青山羊、茵红李产业达成产学研合作

2025 年 5 月,南岸区 AI 赋能药食同源农产品数智加工中试基地揭牌,采用 “技术中试 + 市场验证” 模式,推动青山羊、茵红李产业达成跨区域校政企合作,助力重庆打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2025-05-28

四川饭扫光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到天府中医药创新港洽谈交流

2025 年 4 月,四川饭扫光食品集团赴天府中医药创新港洽谈,围绕 “药食同源” 理念及功能性食品研发展开研讨,依托创新港全链条创新服务,推动中医药技术转化与健康食品开发,深化产学研合作,助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升级。

2025-05-29

宁夏构建枸杞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

宁夏构建枸杞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创建保存 2000 余份种质的资源库,“宁杞” 良种覆盖全国 90% 产区。开展基因组学等研究,开发改善脑功能、治疗糖尿病等 15 种功能产品,依托东西部合作引才建平台,助力枸杞产业升级。

2025-05-29

2025年杜仲叶行业市场分析:杜仲叶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025 年杜仲叶行业持续增长,国家卫健委将其纳入药食同源目录,陕西、湖南等地年补超 3 亿。华恒生物实现绿原酸微生物合成(成本降 60%),2023 年市场规模破 120 亿,日本、德国需求年增 30%,欧盟有机认证溢价 250%,行业向大健康领域升级。

2025-05-29